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

 钟海忠,朱佳磊

桐庐县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桐庐  311500

摘要:市政道路交通设计是一项较为繁琐的系统性工程,隶属概念设计范畴,在城市道路系统设计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市政道路交通规划有利于市政道路空间的科学分配,科学设计市政道路交通结构,促使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道路交通;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

1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分析

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思路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1)道路拥堵不能仅凭单纯地拓宽道路来处理;(2)通过市政道路交通线形科学设计提升道路设计水准。就前者而言,对先进城市交通实际情况的研究分析表明,交通拥堵程度与道路交通宽度不存在制约关系。在国内城市中,多数道路均采用环形交叉与立交桥设计,不但不能有效处理交通拥堵问题,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塞车问题。因而,应该在出行方面加大探究力度,而不是控制汽车行驶数量。因此,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需要逐步提倡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针对后者而言,科学的交通规划设计,不仅能给城市交通运输提供诸多便利通道,将沿线自然环境进行融合,还能缓解乘客在奔波中的疲惫[1]。从安全观点与景观方面而言,采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要比使用短线或直线更为科学合理。

2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2.1提升街道活力

从道路到街道,这是从汽车交通空间到步行生活空间的回归。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道路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道路不仅是车辆的交通空间,也是确保安全、促进互动、展示魅力和激发能量的公共活动空间。对道路设计的强调已从满足快速生产过渡的要求转向更注重人类交流、休闲、健身和娱乐的慢生活。

2.2注重人文关怀

城市交通的发展已经从主要关注“机动车辆的转变”转向全面关注人类交流和“以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在道路工程施工期间,设计师必须确保设计的特定多样性,满足所有年龄段人群的移动需求,同时考虑行人、骑自行车者、机动车辆驾驶员、公共汽车乘客和所有残疾人的安全移动。在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时代的背景下,道路设计特别关注老年人的流动需求。

2.3强化智慧赋能

随着5G通信、移动互联、无人驾驶、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慧赋能形成智慧网联、全息感知、仿真推演、精准调控、全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道路交通系统。道路新建和改扩建中应同步建设和预留相关智慧设施。通过智慧赋能,面向政府端实现城市级的精细调控,面向企业端支撑运营系统优化,面向公众端提升出行体验。

3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要点

3.1线形设计分析

道路交通规划的线形设计,不但能够创造出便捷、安全的交通条件,还能确保自然环境与道路两侧沿线景色的有机结合,这一设计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司乘人员在途中的疲劳。从景观与安全层面来讲,较大的半径圆弧曲线,势必要比直线设计效果好。在主干道与交通性干道中,很多转折部位是不宜应用的。通常状况下,在部分市政道路交通中,可应用适当的转折,曲线能够进行大幅度设计,让沿线建筑物与自然风景具有一定变化,以此弱化直线设计带来的单调性,让司乘人员的疲劳度得到有效缓解,这也能最大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3.2做好实地考察,提高道路安全性

安全是市政道路交通设计的第一要素,也是设计人员在设计道路路线时应遵循的原则。首先,设计人员应从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出发,了解驾驶员对市政道路路线设计的需要,提升驾驶员对市政道路路线设计方案的接受度,为驾驶员安全驾驶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其次,设计人员需重视开展实地考察工作,市政道路路线设计应与实际环境条件相符,因此设计人员应深入市政道路交通规划区域了解实际环境条件,并结合周边环境特点对市政道路路线设计方案进行调整,提升道路路线设计方案的实用性价值。在设计路线时应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了解最真实的设计需要,保证市政道路路线设计可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便利。第一,设计人员应对周边地形条件与水文条件进行检测,明确自然环境对路线设计工作开展的影响。第二,与城市规划部门保持联系,明确该区域的发展方向,使路线设计与发展方向相适应。第三,调查周边居民对市政道路路线设计的看法,居民是市政道路交通项目的服务对象,听取居民的意见对路线设计方案进行调整是提升设计方案可行性最有效的方式。最后,提高设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加强市政道路路线设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帮助设计人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刻保持学习热情,能够将市政道路路线设计最新研究成果与设计理念用于日常工作开展,提升市政道路路线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3平面交叉口设计

市政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分为竖向设计、纵断面与平面线形设计。针对交叉口竖向设计而言,不但要全面思考道路行车的舒适性与排水的通畅性,还应该和周边标高环境设计相一致,科学确立交叉口的设计标高。在实际设计期间,在处理纵横坡度时,需要根据以下内容实施处理:若想确保交叉口排水的科学性与流畅性,道路交通纵坡的坡向最少要有一条线路分离到交叉口部位。在坡度设计上要保证道路原状不被影响,次要道路交通纵坡可随主要道路交通的横断面而变化,次要道路交通的横坡可随主要道路交通的纵坡而变化。针对纵断面与平面线形设计而言,平面交叉路线设计注重应用正交模式,同时确保直线性的应用,倘若斜交状况不可避免,需要控制好交叉角度。路段上的交叉口需要和曲线的终点与起点相互平行,要根据市政交通等级、道路交通状况及行车速度实施确立,不可过短。

3.4道路平面设计要点

(1)在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设计师要保证组合设计内容满足现今国内相关市政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有关规范需求,还需全面提高设计内容的科学性,以缓解司机在驾驶期间的疲劳问题,有效避免司机因不规范驾驶而导致安全事故。另外,设计师还需以小半径曲线的优化调整为基础,杜绝道路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中纵坡平曲线连接过多及纵坡过大等问题,全面提高司机路上行驶时的舒适度,提高道路安全性。(2)在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中,设计师要确保道路线形设计内容的安全性,务必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要思考所有安全影响因素,保证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中各线形的连贯性,尽量降低较小半径曲线与较长直线的衔接,杜绝因不合理设计而影响司机在道路行驶中的判断力。另外,设计师需尽量降低其他曲线与反向曲线的衔接,以免司机在行驶中因调整方向次数过多而造成疲劳驾驶。与此同时,设计师要保证道路断面模式设计的科学性,以免由于交叉部位设计过多而造成道路在实际运用中呈现堵车状况。(3)在道路路线纵断面线形设计中,务必结合道路所处的地质、地貌、地形及地势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避免司机在行驶中视觉观察效果受影响,进而因无效观察导致安全事故。另外,在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掌控市政道路工程填挖土方运输距离,以便为后期道路施工缔造优质环境。此外,还需全面提高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的人性化服务观念,提高道路在行驶应用中的舒适度。

4结论

时代变迁、科技进步、理念转变都对道路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道路也从满足机动车交通功能向复合多元的功能转变,原先的道路设计理念和方法需要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王芝国.试论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与道路路线设计[J].建筑•建材•装饰,2020(11):68,128.

[2]张伟.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与道路路线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30):1164-1165.

[3]张群显.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与道路路线设计[J].高铁速递,2020(6):174.

[4]赵高强,王稳.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