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践行“两山”理论取得的经验及成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3
/ 2

 赤水市践行“两山”理论取得的经验及成效研究

李柏山1,2,宋尧舜3,,杨锐4 

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质资源化学与环境生物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9

2.中共贵阳市委党校,甲秀智库“强省会”生态文明研究基地,贵州 贵阳  550005

3.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贵州 贵阳,550002

4.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摘要:通过分析生态环保投入与经济发展产出之间逻辑关系,表明赤水市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很好地促进了绿水青山更快地向金山银山转化。从“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体系,全面提升环境承载能力”“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全面提升城市集聚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推进生产方式变革”“积极引导形成绿色低碳消费模式”等5个方面总结提炼了赤水市践行“两山”理论所取得的经验及成效。

关键词:赤水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核算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赤水市位于贵州西北部,赤水河流域中下游,毗邻四川、重庆。辖属于遵义市,全市幅员面积1852平方公里,辖11镇3乡3街道,总人口31万。辖区内生态环境良好,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40多张顶级城市名片,被中外旅游专家称誉为“丹霞之冠”、“竹子之乡”、“千瀑之市”、“桫椤王国”、“长征遗址”,是中国最红、最绿、最美的地方之一。赤水市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82.51%的森林覆盖率和赤水河下游各类自然资源充分挖掘,顺利走出来一条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发展之路。

2赤水市生态环保投入与经济发展产出分析

通过查询赤水市2016-2020年相关数据,受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代表生态环保投入,分析赤水市生态环保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一步弄清楚赤水市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途径举措。根据2016-2020年赤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对照2016-2020赤水市财政支出主要情况得知,赤水市生态环保投入与产出之间基本呈正比例变化关系。结合调研赤水市相关产业情况,赤水市通过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大力发展楠竹、金钗石斛等农业产业,依托赤水河周边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促进绿水青山更快地向金山银山转化。

3赤水市践行两山理论取得的经验及成效

3.1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得到不断创新

近年来,赤水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以制度建设践行两山理论。相继出台了《赤水市迎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责任追责问责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监管责任清单,建立完善环保绩效督查考核制度。

3.2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2008年,赤水市启动了国家生态市创建,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20169月,赤水市成功创建贵州省首批国家生态市,并被国务院列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等试点。

3.3牢固构筑了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赤水市始终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树立底线思维和将开发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的要求,积极探索践行三线一单,为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赤水市探索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加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长江上游一座天然的绿色保护屏障。积极探索构建完善资源总量控制和全面节约制度,强化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国家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通过省级验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得到有效推进。

3.4构建了“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生态赤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扎实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牢守住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开展环境污染治理,中心城区全面禁煤,民用清洁能源达到98%以上,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大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力度,赤水市90个行政村设施覆盖率达100%全面完成农村集中供水设施建设。

3.5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不断加强

赤水市坚持生态优先、加快发展、注重民生、构建和谐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防护型发展理念,引导全社会建设宜居生态乡村,打造和谐幸福家园。建成丹霞展示中心等生态科普设施并免费向群众开放设立遗产保护专项基金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五进活动,实现山上有生态心中有生态的提升,凝聚起了保护生态的广泛共识。

3.6构建了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新兴赤水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竹资源利用

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竹材、竹笋、竹编等加工业。一是着力建设完善园区路网

17条,共30公里,形成内外畅通的路网骨架;二是采取与企业合作建设、平台公司建设、企业自建三种模式建设标准化厂房;三是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厂并投入使用;四是采取领导带头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提供项目落地一对一保姆式服务。

(二)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林下经济不断壮大

赤水市大力发展金钗石斛种植等林下产业,在有限的空间环境当中,尽最大努力提升竹林综合利用效益。一是推行国有平台公司+社会专业实体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四位一体模式,解决贫困农户缺资金、缺技术的难题;二是建立实体店40多家,网络营销店12家,打通并建立市场营销网络;三是严格按照赤水金钗石斛省级地方标准和GMP操作规程,规范金钗石斛产地生产和加工各个环节。通过多种措施的实施,我市林药初具规模,林禽平稳推进,成功走出了一条林药林禽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三)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强劲

赤水市丰富的竹林资源和独特的丹霞地貌,孕育了以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旅游目的地。2013年以来,推动森林旅游+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天鹅堡被列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单位和首批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在林业产业发展的成效上实现了金山银山。

3.7成功实现了精彩绿色脱贫

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的绿色扶贫作用,金钗石斛、商品竹林种植和乌骨鸡养殖使全市70%以上贫困户从生态农业直接受益。紧盯年年可伐竹,卖竹卖笋增收的经济效益,每年仅靠出售竹原料和竹笋增收3200元以上,助推8000多户近3万贫困群众实现产业脱贫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全景赤水7万余人走上旅游路、吃上旅游饭、发上旅游财;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群众对环境的满意率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 孟祥江.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框架体系与标准化研究[D]. 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2] 王娟娟, 万大娟, 彭晓春等.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核算方法的探讨[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 39(6): 14-18.

[3] 孙根年, 孙建平, 吕艳等. 秦岭北坡森林公园游憩价值测评[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1):116-120.

[4] 肖建武, 康文星, 尹少华等. 广州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中国农学通,200923(2)80-82.题必须保留,

课题项目:贵州发展制度保障高端智库项目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研究;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科技项目贵州省生态文明试验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研究(ZFCG-LBLH2018Z016-23)


收稿日期2022-02-修订日期

基金项目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18年环境科技基金(ZFCG-LBLH2018Z016-23)

作者简介李柏山(1982-),男,湖北随州人,中共贵阳市委党校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文明建设、党的环境保护政策等方面的研究。联系方式:0851-85405811;电子邮箱:lbs1113@126.com。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园林路71号,邮编55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