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2
/ 2

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分析

甘中华 ,简武 ,高杰 ,唐波(通讯作者)

四川省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病理科 646000 

摘要:目的:分析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RCC)的病理特征。方法:对14例肾细胞癌病人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细胞Fuhrman低级别核(Ⅰ、Ⅱ)占比多余高级别核(Ⅲ)。结论:该疾病的病理特征以低级别核、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为主。

关键词:琥珀酸脱氢酶;肾细胞癌;免疫组化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t renal cell carcinoma

GAN zhong-hua  JIANwu  GAO jie  TANG bo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Affili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646000, Luzhou ,Sichuan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TANG bo      Email:ganzh868@126.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succinate dehydrogenase-deficient renal cell carcinoma (RCC). METHODS: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14 patients with renal cell carcinoma were analyzed. RESULTS: Tumor cells Fuhrman low-grade nuclei (I and II) accounted for an excess of high-grade nuclei (III). CONCLUSION: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disease were dominated by low-grade nuclear,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Key words:Succinate dehydrogenase  renal cell carcinoma  Immunohistochemistry

肾细胞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其发生之后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较大的威胁。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疾病对于放化疗敏感性相对较低,所以主要应用手术切除的措施进行治疗[1]。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是相关疾病之中一个全新的亚型,目前人们对其的了解相对较少,从而导致在临床诊断工作之中容易出现误诊现象。为了促进对该疾病诊断有效性的提升,针对其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尤为必要,本次研究之中回顾分析了相关病人的病理特征,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病人的肿瘤组织蜡块为研究对象,本批次患者中男性共8例,女性6例,年龄为27~81岁,平均年龄(55.69±3.1)岁。

1.2 方法

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对应研究,实施过程中采取中性甲醛对所有样本进行固定,石蜡包埋,并连续切片,切片厚度为4μm,采取常规HE染色,并以光镜观察。以EnVision二步法实施染色,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对相关样本的临床病例特征进行观察,包括肿瘤位置、Fuhrman核分级和组织学类型。肿瘤位置分别分为左肾和右肾,Fuhrman核分级分为Ⅰ级、Ⅱ级、Ⅲ级,组织学类型分为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CRCC)、嫌色细胞肾细胞癌(CHRCC)、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

2 结果

  病理特征详见表1。

表1 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病理特征

病例

性别

部位

Fuhrman核分级

病理类型

1

右肾

Ⅱ级

CCRCC

2

右肾

Ⅱ级

CCRCC

3

左肾

Ⅱ级

CCRCC

4

右肾

Ⅱ级

CCRCC

5

左肾

Ⅲ级

CCRCC

6

右肾

Ⅱ级

CCRCC

7

左肾

Ⅰ级

PRCC

8

右肾

Ⅱ级

CCRCC

9

右肾

Ⅱ级

CHRCC

10

左肾

Ⅱ级

CCRCC

11

右肾

Ⅱ级

CCRCC

12

右肾

Ⅰ级

CCRCC

13

左肾

Ⅱ级

PRCC

14

右肾

Ⅱ级

CCRCC

3 讨论

缺陷型肾细胞癌当前我国的发病率正处于持续提高的过程中,相关疾病发生之后将会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长期以来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相关疾病在发生之后常见的症状通常为血尿、疼痛和肿块等,且这些症状在出现之后,一般病人就已经进入到晚期阶段。有鉴于此,在当前的相关研究之中,人们着重探讨对其进行诊断的方法和具体的病理特征。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是该疾病一个全新的亚型,在临床上整体较为少见,人们对其的认识存在着一些不足,尤其是对该疾病临床病例特征的认识较少,所以对其病理特征的研究意义重大

[2]

琥珀酸脱氢酶在人体的的细胞代谢之中重要极为重要,如果相关物质中的任何亚单位出现缺失的现象,都将造成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稳定性的显著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其正常功能将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有研究认为[3],琥珀酸脱氢酶的状况与各类肿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如果病人的琥珀酸脱氢酶常染色体出现突变,则会极大地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不过其导致肿瘤产生的具体机制在现阶段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明确。一些研究认为[4]当琥珀酸盐异常的情况下,会对人体的其他一些酶的活性形成抑制,例如制脯氨酰羟化酶,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细胞的缺氧信号通路受到激活,同时推动各类物质的代谢过程和细胞的凋亡过程,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既往的报道也针对该疾病的好发群体也进行了分析,相关研究普遍认为病人通常会比较年轻,且以女性群体为主,当然这些结果也有可能因为病人所在的地域和其他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次研究之中,女性的患病数量高于男性,该结果可能提示女性群体的发病风险可能更高,而这种情况可能与女性的内分泌状况关系比较密切。从发病位置来看,相关的研究认为该疾病的发生位置通常位于右肾,本次研究之中发现,位于右肾的病人数量会更高一些,与相关的研究结果一致[5],但在后续的工作之中仍然需要通过对样本量的扩大来分析对应的结果。

在Fuhurman核分级方面,现阶段的研究之中认为相关病人的核级一般较低,但同时也存在高级别核的可能性,本次的研究之中,相关病人的核级主要出于一级和二级。在病理学类型方面,该疾病主要包括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和嫌色肾细胞癌三种组织学类型,但是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在所有类型之中的占比较大,是其主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

参考文献:

[1]王养才,李思洁,罗兴,朱景振.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1例[J].武警医学,2022,33(11):987-989.

[2]李政晓,孙嘉晨,刘苏卫,任铁柱,周俊林.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一例[J].放射学实践,2022,37(10):1333-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