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治疗肾结石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2
/ 2

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治疗肾结石的护理

周金芳

普洱市人民医院 665000

摘要:目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治疗肾结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在2020年11月到2022年5月收治的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共计有100例,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基础组(常规护理)和特殊组(综合护理),每组50例,对照护理结果。结果:特殊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基础组低,护理满意度比基础组高(P<0.05)。结论:为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肾结石;护理

因现在人们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肾结石的发生率在不断的升高,在临床中非常多见,而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是治疗该病比较常用的手段,其效果较高[1]。但是该手术的开展,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状况有影响;因而需要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提升手术效果,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2]。此次就2020年11月到2022年5月收治的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共计有100例,探析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治疗肾结石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11月到2022年5月收治的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共计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基础组和特殊组,其中基础组患者50人,男性29人,女性21人,19岁至67岁为该组的年龄区间,平均(41.05±4.56)岁,结石大小2.4cm至7.01cm,平均(4.57±0.53)cm;特殊组患者50人,男性30人,女性20人,20岁至69岁为该组的年龄区间,平均(41.72±4.24)岁,结石大小2.5cm至7.04cm,平均(4.23±0.49)cm。纳入标准:经细致的诊断及检查明确为肾结石患者,且需要实施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治疗;患者了解此次研究目的并签署同意书;存在较高的依从性;排除标准:不能有效交流,精神疾病;并有严重器官性疾病;恶性肿瘤疾病;凝血异常;临床资料不完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基础组开展常规护理,包括为患者讲解手术事项、监测病情、饮食干预等。特殊组实施综合护理,方法:(1)因为需要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对其不了解可能会出现依从性差的情况,因而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目的和重要性,提升患者的认知程度,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提升其的配合度。(2)心理疏导:由于病情和造口的原因,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因而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的和其进行沟通,和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其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后,适当的进行心理干预,促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改善,进而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树立积极的自信心,加速病情的好转[3]。(3)疼痛干预: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对其制定合理的干预方案,可以选择转移注意力、使用镇痛药等方式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4)引流管护理:按照术后的具体状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引流管护理方案,注意观察患者的状况,检查肾造瘘的牢固性,注意统计引流情况,运用氯化钠对肾造瘘管进行冲洗。(5)预防并发症:该类患者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便是感染,因而手术后应该定时测量体温,掌握其心率、血压等指标状况,按照医嘱予以抗生素治疗,降低感染的风险。

1.3观察指标

并发症:尿路感染、瘘管脱落、血尿。

护理满意度:使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包含非常满意(大于85分),满意(65-85分),不满意(低于65分),总满意率为前两者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利用软件SPSS25.0处理,计量、计数资料用x±s、(n,%)表示,差异性对应t、2检验;依据:P<0.05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而言,特殊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基础组低,护理满意度比基础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尿路感染

血尿

瘘管脱落

总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特殊组

50

1(2.00)

0(0.00)

2(4.00)

3(6.00)

48(96.00)

基础组

50

4(8.00)

1(2.00)

6(12.00)

11(22.00)

41(82.00)

2

/

/

/

/

5.316

5.005

P

/

/

/

/

0.021

0.025

3 讨论

对肾结石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能够有效的将结石组织取出,帮助患者迅速减轻临床症状,而此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若在围术期未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会诱发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对其的预后形成影响[4]。综合护理主要是按照患者的具体状况为其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致力于帮助促进病情的恢复及降低并发症率。上述研究结果是,特殊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基础组低,护理满意度比基础组高(P<0.05);观察结果能够明确到,对患者实行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促进手术成功率的提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积极的作用。因为综合护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能够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运用意义重大。

按照上述所讲,为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金英. 经皮肾穿刺造瘘治疗肾结石术后护理观察[J]. 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2):106-107.

[2]高腊秀. 综合护理干预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330+338.

[3]唐英,唐远辉,陈瑶瑶,等.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儿童复杂性肾结石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6):135-136.

[4]谢绮斓,张小林,易丹. 综合护理干预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7):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