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1
/ 2

以多元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朱芙蓉

平阳县鳌江镇第八小学 325400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评价的目的不再是甄别与选拔,而是让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因此,自新课程改革开始,评价改革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开始认识到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感受到了评价改革的重要意义,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各种适时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思维方向,从而使其树立学习知识的信心,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

关键词: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

前言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发挥着反映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为促教、促学提供参考和依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合理的评价。评价是检验课程改革成效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运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特级教师李文认为,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内容应多元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同时,使教师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学生进行实是求事的评价,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个性得到张扬、创新精神得到鼓励、进步得到肯定,从而实现教与学的过程管理,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一、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教学应该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的教育形式,应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我们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更多地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效果进行客观、科学、激励的评价,从而避免不同个体间的横向比较和主观原因导致的片面的、武断的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对学生进行评价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在评价的内容上应更多地考虑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使评价的指标多元化。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教学的过程之中、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小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这样的教学活动,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此时应进行怎样的有效操作呢?教师仍然规定每个学生都要用学具按原来的思路摆一摆吗?假如会做的也摆,不会做的也摆,课堂气氛虽然可能活跃,可失去了借助实物演示探讨的作用,这样做不仅流于形式,而且是一种累赘。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设计——教师不统一要求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只需提醒一下:“你们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做一做,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来找到结果。”这对学生是一种自我的挑战,是一种主动参与学习的体验,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这样的过程产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不一样。要重视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体验。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的情感态度是需要我们给予及时评价的。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要注意考察小学生是否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了学习过程中,在小组的合作中是否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疑问,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更要考察学生是否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是否在解决问题中进行不断思考、从最佳的角度去选择答案,是否在探索知识的奥秘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核心素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其运算、空间观念、统计、解决问题等问题,更要关注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而要让其在探索中体验,自己作出判断、选择,从而理解学习的作用和意义,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自然、最真实的感受。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给予积极的肯定,还应对出现错误的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能一味地批评他们。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小纸条的评价法就比较独特,针对课型的不同,教师会准备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对学生进行评价。教授新课时,对于课堂表现突出、练习题做得又好又快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准备拓展提高的小练习,这是对他们学习能力的肯定;对于有进步的学生,评价他们的是一段激励性的话,这是教师对他们的期待;而对于学习稍有困难但听讲认真的学生,教师可以送上一份相关学习内容的提纲,这是教师对他们的鼓励。自从运用了小纸条这一特殊的评价方式后,学生的课堂表现有了很大进步,他们都精神十足,且充满期待。因为小纸条对每位学生来说都是一份神秘的礼物,它的内容只有在下课前才会揭晓,才能与同学们分享。而这一分享又能把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延续到40分钟以外,甚至更持久。这不仅是对学生又一次的赏识,也能把好的学习方法传递给大家,比教师简单的说教、总结效果要好得多。

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往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由班主任教师或任课教师给出一些评语,形式过于简单,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采用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任课教师评价、家长和社区参评等多方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学生自评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反思自省过程,这既有利于打破以往的评价体系中以教师视角为出发点的单向性评价标准,也有利于打破以成绩论英雄的单一化评价标准,更能尊重学生情感和个性差异,使学生学会多角度、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以期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生互评:我们发现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来自同学、伙伴、朋友的评价,因往往能客观地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的角度上去观摩、理解和判断,较符合学生实际,所以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于是,我们定期通过问卷调查、投票等方式开展互评活动,让学生通过互评的方式评选出心目中的炫彩少年,使学生获得自尊感的满足。同时,互评过程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鉴别和判断是非的能力,看到别人的闪光点,找到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学生的成长也就有了强大的内驱力。

任课教师评价:让所有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克服了原来仅仅由班主任评价或任课教师只注重单科成绩的片面评价标准,任课教师也能针对学生的表现和目标进行横向、纵向的主体比较。这样一来,在关注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学生更多的闪光点,更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实现评价过程中成绩与过程的结合,定位与导向的结合、充分体现出评价的客观性原则。

四、多元化教学评价实施成效

首先,学生综合素质高,学习成绩相较原有的基础都有进步,双差生明显减少。成绩优异者向更高的目标去发展,后进生也有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次,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我逐步改变了固守多年的“应试教育”理念,找到了以激励、赏识、确认、肯定为特征的素质教育新方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总之,运用行之有效的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师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学生进行实是求事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创新精神得到鼓励、进步得到肯定,从而实现了教与学的过程管理,达到了教学的最优化。创新学生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多元健康发展,我们将竭尽全力不断完善和发展,行动在路上。

参考文献

[1]柯欣. 多元评价促“自治” 提高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J]. 小学教学研究,2022,(20):80-82.

[2]蒋慧. 基于核心素养 精细多元评价——小学数学学生学业评价实施策略[J]. 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8):87.

[3]张迎晖. 多元评价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