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2
/ 2

暖通空调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杨盈盈

南京福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足,在室内环境中对暖通空调的使用愈发频繁,因而使得建筑物中采用的暖通系统越来越科技化。空调可以为人们营造出舒适的体感环境,实现温度平衡、室内外空气置换、粉(灰)尘过滤等功能,是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最佳电气设备。目前,为了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使用性能,设计人员一定要注重针对控制系统的优化,结合当下使用大环境,使得暖通空调在温度湿度控制上得到更好发展。

关键词:暖通空调;温度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前言:对于暖通空调温度湿度控制,成为当下设计人员研究重点问题之一,特别是恒温恒湿的精度控制范围,以满足不同场合要求为最终目的。因而随着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发展,设计人员尽可能依靠自动化对温湿度实现控制作用,在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全过程节能降耗管理。

1暖通空调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现状

综合分析目前我国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现状,其具有更大发展空间的现实条件,因而在此前景下,设计人员需要深度考虑更多设计问题,以防对环境空气产生不可挽回伤害。根据暖通空调发展方向的研究,不管是从设计还是施工,都需要以节能环保为第一要义,同时考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从而将新技术有效运用在设计中。2015年我国对于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下达新规定,其中包含对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标准化设计,采取更为有利的设计方案,减少施工成本的同时能够达到多方共赢的最终目标。

除了传统建筑物需要暖通空调进行温度调节,现在很多精品车间也需要用到该控制系统,能够更好地达到室内环境的恒温恒湿。不仅如此,制造车间的暖通空调可以对超净空气进行处理,主要优势在于对温度能够准确把控,同时设备所需要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恒温恒湿空调大都通过一次回风设计,其次辅助再热热源对其进行控制,能够做到快速反应和逻辑简单的模式。总之,从设计上控制系统的温度与湿度,并进一步降低空调能耗,是当下行业内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2现阶段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问题

2.1不同空调系统参数的选择不同

建筑空调的选择一般遵循建筑面积大小、温湿度系数、洁净空气要求以及对噪声的控制。不仅如此,不同地区对于暖通空调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功能需求从根源上限制了空调温湿度的选择。例如,南方天气冬天较为湿冷,空调系统对于除湿和加热控制较为偏向,如果空调系统未增添热泵系统,对于能耗的增加是较大的,而三联供系统的使用将大大减少能耗丧失。因而每台空调系统的设计并没有好坏之分,适合建筑需求本身的使用就是最佳选择。

2.2暖通空调系统不规范的设计施工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暖通空调温度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我们能够以系统节能性为主要评判标准,但是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并不能足够重视该指标,使得建筑成果前期投入大、使用能耗高。为此,我们需要设计人员本身具备暖通空调专业的知识,同时参与过诸多项目设计,积累经验和方法,对于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处理能够遵循设计规范。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诸多不遵守规范标准而失败的案例,例如之前设计的建筑大楼自用暖通空调系统,为了满足建设单位装饰需求频繁更换设备功率,特别是风机盘管未采取降噪保护,不仅在使用过程中噪音大,而且冷气传输过于集中,使得温度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设计部门与施工部门之间存在很大的沟通问题,为了能够满足设计需求,需要提高投入成本和运行成本,因此加强设计施工之间的联系也是有效解决系统规范问题的方法之一。

2.3对有关设计的错误评价

新设计方案的成熟使用是需要伴随时间的试验,在暖通空调系统中也不例外。各种大量出现的新技术和新方案,可能在某一点上满足了在该项目中的实际性能,但是不能同时应用在其他项目上,因此存在特殊性。不同的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因而在评价它的作用时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企业各部门考虑问题的层面不同,使得评价标准的不一样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同,例如建设单位需要考虑建设成本和项目的按时推进,而设计单位则注重技术方案的最优使用,因而设计方案最终的呈现与设计会存在实质上的差别。对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温度与湿度的控制,但设计人员在褒贬不一的评价中很难找到合适的应用方案,这也是目前困扰设计人员的主要问题,使得错误评价影响了新技术的使用。

3暖通空调系统温湿度控制方案优化

在智能化楼宇中,暖通空调系统的用电量占据总耗电量的一半以上,因而通过优化暖通空调温湿度的控制方式来降低能耗显得极为重要。暖通空调主要由供暖、通风以及空气调节几部分体系构成,其中空气处理系统与冷热源系统较为关键,其他辅助设备为暖通空调的正常运行提供助力。空气处理系统是将新鲜空气与回风进行混合,再由传感器对该部分混合气体中的温度与湿度进行检测,同时将数据送入PLC。混合空气经过空调滤网过滤灰(粉)尘和颗粒,随后进行热交换和加湿处理,最后送进室内。部分空气在室内形成内循环,而另一部分将被排除室外。冷冻水循环系统、制冷剂循环系统和冷却水循环系统三部分组成冷热源系统,并在其中通过热量交换形式进行能量的传递过程:冷冻水循环系统是将室内热量传递至蒸发器内;制冷剂循环系统是将蒸发器内热量和空气进行置换;冷却水循环系统可以将室内热量置换到室外,并在温度降低之后送回主机冷凝器。

依据暖通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温湿度控制方案优化:方式一,空调温度的设定一般是控制热量交换多少决定,由此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冷冻水流速改变热交换量。例如,当我们需要降低室内温度时,可以通过增大供水阀开度进而加大冷气量,或是将回水阀的开度减小,由此都能够增加冷冻水流速。反之,可以减小方式冷冻水流速。冷冻水系统的参数控制可以分为恒温差控制、恒温度控制以及恒压差控制。不同地域的控制方式不同,因而选择的控制方式也将不一样。方式二,暖通空调机组控制制冷量的大小能够调节冷冻水温度,由此也能够控制温湿度的变化。若是需要室内温度增加,可以将压缩机的工作频率进行适当减少,进而控制制冷量效果的降低,使得机组在热交换量上减少。反之,则能够增加热交换量,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方式三,利用送风机转速的参数调节也能够改变空调温度,是家用空调最常使用方式。主要的控制方法在于改变送风机转速,当转速增加,空调对于室内的送风量就增加;当转速减小,空调对于室内的送风量就减少。该方式利用效率高,反应速度快,因而成为设计人员常规设计方法。方式四,通过改变风门开度调节空调温度。室内通常需要的风度不宜过大,因此对新风阀和排风阀的开度设置需要把控一定范围。当回风阀的开度增加,空调送风量增加,反之则减少。当然,回风量越大,空气中的灰尘越多,因此也需要使用者谨慎控制开度,保障室内空气干净度。为了能够将设计方案合理运用在实际过程中,我们通常对以上方案采取两种以上进行综合把控,由此才能够准确调节具体参数,将温湿度控制系统调节得以稳定。

4结语

结合上文论述来看,我国对暖通空调温度湿度控制系统设计尤为重视,主要原因是对于室内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空调运行效率且做到降能降耗势在必行。事实上,暖通空调也属于工艺性质行业,而最为有效的控制方式在于提升整体使用过程中智能化功能,能够在运行时采集室内环境信息,利用上述功能发挥温度与湿度的有效调节,同时达到降低能耗的作用。当然,暖通空调温度湿度系统控制方式远不止这些内容,在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设计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与研讨,为暖通空调在建筑中的运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管洪玉.建筑暖通空调的节能及优化处理研究[J].节能与环保,2022(12):82-84.

[2]张美荣.暖通空调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电子制作,2021(15):76-78.

[3]孙雨雷.浅谈建筑环境与暖通空调节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