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术及玉米除草剂的应用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2
/ 2

玉米栽培技术及玉米除草剂的应用技术

刘春香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正阳街道综合服务中心,130400

摘要: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的数量及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平稳。因而,提升对玉米栽种技术和玉米除草剂的应用研究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发展的必要措施。在此环境下,本文详细介绍了玉米的栽种技术和玉米除草剂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玉米除草剂应用技术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于粮食生产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通过重视玉米的栽培方式,合理的使用玉米除草剂,确保玉米的高效栽种,保证玉米的生产质量。这对农业栽种研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玉米栽培技术的优化

1.1优质选种

   不同生产效率的玉米杂种子需要不同的生产和管理标准。一般来说,高产的种子品种有更强的生产和管理标准,而低产的种子品种成长发育所需的生产和管理标准也相对应减少。因而,在土壤层富饶、肥效充裕、生产和管理水准高的地域和田地,最好是挑选根茎比较发达、抗根外溢技能强、对水和化肥的消化吸收和运用效率高、耐旱、耐涝和耐肥技能强的种类。秆应当充足健壮,可以用手拉动,在用手拉动60次后不会坍塌,并反弹到原先的样子。这些是具备高产发展潜力的玉米种子,其特征是穗茎部位与株高之比为40%或以下。[1]在土壤层贫乏、因欠缺化肥而造成生产管理不善的地域或田地,最好是挑选生产量较低但较平稳的种类,便于在土壤和管理标准不佳的状况下得到相对性较高的生产量。假如单纯性追求完美高产而不考虑到具体生产标准,结果通常不如意,出现高产的种类但是生产的质量却不是高产状况产生。

1.2精细化播种

玉米栽培应该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播种温度、播种深度以及播种方法,注意镇压,要确保播种时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做到精细播种,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

1.2.1播种温度和土壤的湿度

玉米播种时节应确保播种初期的温度平稳在8~10℃。[2]玉米种子出芽需要消化吸收种子肯定干重的48%~50%。换句话说,为达到玉米种子出芽和出苗的需要,播种深层的土壤层环境湿度应做到田间持水流量的60%~70%。做到适时播种。

1.2.2播种深度

玉米种子播种的土壤深度要适宜,一般以4-5CM为宜,根据土质、土壤层含水量和种子尺寸综合性考虑到。如果土壤粘或者土壤湿度过大,不可以播种过深,会使幼苗生长发育变弱。土壤干燥的,也不能播种过浅,否则大风吹来非常容易导致玉米种子落干或芽干。

1.2.3播种方式

主要有两种播种方式:机械精播和人工穴播。机械精播玉米种子是用设备播种的,合适大总面积栽种。假如土壤层肥效高,施肥有效,适宜的密度就大。在非常旱而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应当对栽种开展稀疏。穴播实用于小面积播种,精细化管理,试验示范地的播种。

1.3整合施肥技术

    玉米施肥的标准:以基肥为主导,追肥辅助。但由于不同的土壤层标准、不同的种类、不同的化肥类型、不同的植物生长发育期、需要不同的施肥量和不同的肥料配比,因此在玉米施肥前,还需要对选取好的种植区域进行合理整地和施肥计划,适度施用基肥,迅速适时追肥。化肥应当是轻量级的,要控制用量和将种肥隔离,以防止烧毁小苗。[5]为玉米在生长发育全过程中应挑选一个好的栽种区,给予充足的营养物质,这对推动玉米的生长发育速率和提升生产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4苗期管理技术

    苗期管理技术是根据玉米根据每个阶段成长发育的特征和规定,做好初期查田补苗,碰到严重缺苗断条的状况要迅速补种,玉米苗4-5叶左右要定苗。定苗后要迅速除草和铲趟,适当追肥,一般结合中耕培土,尿素20—25公斤/亩,密植种类25—30公斤/亩。[6]除此之外,包含病虫害防治在内的一系列产品田间管理具体操作,在保证玉米茁壮成长并发展为高产、平稳、高效和具备成本效益的综合性策略方面发挥着关键功能。
2玉米除草剂的应用

2.1玉米除草剂的使用时期

2.1.1播后苗前

玉米播种后到出苗前,我们会使用封闭型除草剂。大部分地区的玉米在播种后出门苗是使用苗前除草剂的最佳时机。一定注意抓准时间点。

2.1.2苗后早期

在玉米出苗的3-5叶期,也就是杂草大概正处在2-4叶期时,这个时候是除草使用的最佳时期。此时,一般建议大家选用内吸性选择性除草剂。

2.1.3苗后中晚期

有些种植户前期没有做好防除杂草的工作,到玉米苗中晚期时,就会有毛毛果、灰灰菜以及水稗草等比较大的杂草,这个时候建议使用灭生性除草剂,防治大草效果比较好,如草铵膦。

2.2玉米除草剂的选择

2.2.1封闭型除草剂

封闭型除草剂是指在苗前做土壤处理时进行,一般施用在土壤的表层,可以形成药土层,封闭杂草。常用封闭型除草剂有:乙草胺、甲草胺、异恶唑草酮、异丙甲草胺、丁草胺、二甲戊灵等药剂。

2.2.2苗后除草剂

苗后除草剂一般施用在杂草茎叶表面或地表,药剂就能够通过杂草茎叶和根的吸收传导,到达杂草的生长点,从而达到让杂草死亡的目的,能够达到很好的除草效果。常用的苗后除草剂有: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噻吩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等药剂。

[7]

2.3玉米不宜适用的除草剂

有些除草剂的效果虽然比较好,但是在玉米上是不能使用的,或者说是在某些阶段是不能使用的,还有很多除草剂是玉米比较敏感的,在玉米上是不能使用的,例如,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草甘膦、苯磺隆等。

2.4玉米除草剂使用规范

2.4.1用药时间要尽早

面前除草剂最好在播种后杂草出土之前用药。如果杂草出苗且已经超过3叶期,那药效则会有所降低。如果使用的是玉米苗后除草类型药物,最佳的用药时期就是玉米的3-5叶期与杂草1-3叶期。[8]

2.4.2确保播后苗前用药土壤的湿润度

在玉米播种以后,如土壤墒情理想,需尽快用药亦或是在苗前下雨以后用药,这样可以确保药剂迅速达到杂草吸收的位置。如果土壤较为湿润,就会与药液接触并吸收,最终死亡。如果土壤干旱,药液水分容易挥发,无法保证药液有效成分扩散成药膜,影响除草的效果。

2.4.3用药量应适度

针对种植土壤的有机质情况,结合药剂的说明书要求,合理地选择使用除草剂,并保证适宜量,不允许过多或者是过少地使用。如果使用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类型药剂,应该每亩地使用150-250 g;如果使用的是玉米苗后除草类型药剂,则每亩地仅仅需要使用80-150 g。但是,在使用之前,必须要对产品的说明书进行详细地阅读,根据具体要求来合理地选择使用量。

2.4.4确保施药技术水平

首先,需要上下摇晃药液以保证其均匀,选取适量的药剂勾兑成母液,随后添加水进行混合。实际兑水量一定要根据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通常情况下,玉米地每亩的兑水量是30-60 kg。其次,要保证喷药的均匀性,不允许漏喷亦或是重复喷药,从而提高整体药物的时效性。最后,最好选择无风且天气晴朗的下午进行药物喷施,实际效果理想。种植人员要在实际管控基础上,建构更加完整的控制措施和管理要求,提高整体管控机制的有效性。注意施药人员自身安全。

2.5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缓解

2.5.1及时浇水喷淋

当确定药害是因为除草剂的用量过大时,我们一定要及时用清水喷淋玉米,清除玉米叶面的药液残留,降低玉米体内的除草剂浓度,或者及时浇水促进蒸腾作用,减轻药害。

2.5.2喷施肥料,加强管理

药害较轻时,部分玉米叶片会发黄或者干枯,但是心叶正常,可以施用一些解药害的药剂,如芸苔素、鱼蛋白等。后期一定要加强玉米的肥水管理,及时补水补肥,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损失。

2.6农药混用问题

要注意药剂的混用,比如施用了玉米苗后除草剂,就一定不要喷施有机磷类杀虫剂,否则是很容易发生药害的。但可以和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混喷,只要在喷施时尽量避开心叶,不要让药液灌心就可以。一些玉米田蓟马发生严重,防治这种小害虫可用吡虫啉或啶虫脒喷心叶,但是喷药时也不要和苗后除草剂混喷,尽管吡虫啉或啶虫脒不是有机磷类。因为防治这种小害虫需要喷心叶,如果混用喷心叶则易发生药害,可分开喷:在前边噴苗后除草剂,后边紧跟着用吡虫啉或啶虫脒喷心叶。

3结束语

   玉米种植是个系统的工程,涉及的环节也比较多,每个环节的处理都对玉米的产量有重要的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合理使用除草剂也是影响玉米生产量的重要要素,应积极主动采用必要的管理对策,提升玉米生产量,保证中国玉米种植效益和粮食生产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常巧真,张洪浩,李林.玉米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研究[J].种子科技,2022,40(19):68-70.

[2]杜兆梁.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04):7-8.

[3]宋宪.关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家参谋,2020(05):52.

[4]任思燕.玉米田化学除草剂主要类型及其应用技术[J].乡村科技,2022,13(13):74-76.

[5]邵淑芬.玉米除草剂安全合理应用技术模式[J].现代农业,2020(06):26.

[6]刘林甫.玉米田除草剂的应用技术[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8(11):41.

[7]王群.玉米田化学除草剂主要类型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J].现代农业,2017(08):38-39.

[8]高志刚.玉米田除草剂应用技术[J].种子世界,2015(0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