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屏气左心室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T2加权黑血成像序列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5
/ 1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ACS)的单次激发心脏T2加权黑血序列(T2W-DB)在临床心脏MR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8至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38例因临床需要行心脏MR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左心室连续短轴面常规T2W-DB序列和单次激发ACS T2W-DB序列扫描,记录采集时间,分别对这两组序列的图像质量采用客观定量和主观评分两种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图像质量客观定量评价分别计算两组序列图像的中间段室间隔心肌信噪比(SNR)、室间隔与血池的对比噪声比(CNR)和锐利度。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分别对两组序列图像的总体图像质量、血池抑制效果及右心室游离壁、左心室游离壁、室间隔的可视性进行Likert量表评分。分别采用组内相关系数和Kendall W系数评价测量者间图像质量的客观定量指标和观察者间主观评分的一致性,并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检验比较常规T2W-DB和单次激发ACS T2W-DB的图像质量客观定量指标、主观评分以及采集时间。结果单次激发ACS T2W-DB和常规T2W-DB在测量者间图像质量客观定量指标和观察者间主观评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值均<0.05)。相较于常规T2W-DB[(85.8±14.7)s],单次激发ACS T2W-DB[(16.9±3.0)s]缩短了采集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42,P˂0.001)。相较于常规T2W-DB的SNR(66.4±29.0)和CNR(61.8±28.6),单次激发ACS T2W-DB具有更高的SNR(110.8±36.8)和CNR(88.2±3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13、-5.89,P˂0.001)。相较于常规T2W-DB[(4.6±0.6)分],单次激发ACS T2W-DB[(4.7±0.5)分]具有更好的血池抑制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4,P=0.008)。在总体图像质量及右心室游离壁、左心室游离壁、室间隔的可视性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T2W-DB序列相比,左心室单次激发ACS-T2W-DB序列可以显著缩短采集时间并得到更好的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