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隐性思政育人实践路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5
/ 2

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隐性思政育人实践路径探究

陈光武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多次会议强调促进课程、思想和政策课程的一体化,以便在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建立协同作用。党中央把政治思想课建设放在中国发展的战略地位。在这方面,中等和职业教育还应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不同政治思想课程和课程之间的协同作用和一致性,并建立结构化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电子技术课程非常实用,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顺应时代建设课程思想政治体系的需要,将课程思想融入实际电子技术教学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思政育人

引言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所有高校、所有课程、所有教师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按照这一要求,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教书育人的基本遵循,也是各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当前互联网、自媒体高度发达,各种思潮和社会情绪纷繁杂芜,对青年一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形成了巨大冲击,军校学员也不例外。

一、中职专业课程隐性思政教育的意义

通过对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发现对高校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首推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因此中职专业课程隐性思政育人路径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隐性思政教育有利于探索专业课思政育人的新思路,通过研判中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动向,挖掘提炼学科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其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觉提升思想素养,充分发挥知识的育人功能,从而实现专业课程工具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其次,隐性思政教育有利于提升专业课思政育人的可接受性,相较于思政课枯燥乏味的理论讲授,专业课育人素材和载体更为丰富。因为专业课上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能了解和把握学生心态、思想状况和情感变化,进而引其走入以文化人、以景触人、以情动人、以爱感人的创设情境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成效。最后,隐性思政教育有利于开拓专业课思政育人新局面。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专业课教师坚守职业操守和育人初心,发挥育人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整合各种优质育人资源,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和品德修养的同时,探索行之有效的育人手段,促使学生自发地学思践行,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中,逐步建立起职业自信。

二、思政元素融入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学实施阶段:巧妙渗透,贯穿思政育人全过程

在教学实施阶段,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熟悉元素库中的思政切入点,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灵活地将思政内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其既有理论的深度、知识的广度,又有育人的温度,实现“教书传技”和“育人传道”相统一。一方面可借助信息化技术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拟电子技术借助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在线课程中人物事迹简介、人文趣事、热点事件、短视频欣赏等模块的浏览评论功能,丰富学生知识,强化使命担当;通过Flash动画细化关键知识点,使得枯燥乏味的模电专业知识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需求,利用游戏闯关、分组PK等模式巩固所学知识,突破重难点,培养团队意识和竞争精神。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探索学习的平台,因此要让更多的学生和思政教师参与到在线课程建设中,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元素,做到润物细无声。另一方面可进行动态“学情”分析,灵活调整教学方式方法。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其学习情况、心理状态、思想状况、个人情感等都在动态变化中,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和频率让教师在育人时空上有着独特优势,可以时刻关注到学生的动态变化。如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产生畏惧心理,若不及时梳理,可能会演变成厌学,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教师及时发现后可利用情景模拟、角色代入的方式鼓励学生重拾学习自信心,同时利用项目驱动、自主合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的解决和辅导,鼓励学生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并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制定动态预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促使“教书传技”和“育人传道”相结合,实现情感、态度、行为、认知的认可,更好地完成他育到自育的过渡。另外,要关注思政育人全过程,健全课程思政考评机制。以往模拟电子技术的考核以试卷为主,应提高过程性评价的广度和维度,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课堂互动情况、思政学习情况、人物事迹浏览情况、人文趣事和热点事件讨论情况等内容,以及在电路制作、组装、调试等实践环节的协调度、严谨性、创造性。

(二)转变观念,树立电工电子技术和思政融合的教学目标

把课程纳入电气工程课程要求教师迅速改变主意,为课程制定新的思路。过去,许多教师认为电气和电子课程将重点放在传授学生知识和培养专业人员上,但忽视了教育的作用。如果教师不发展教育思想,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制定与理想政治教育目标相关的相应教育方案和学习活动。教师必须制定新课程理念,积极参加课程的研讨会和培训课程,正确理解课程,真正理解和认识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教学融入电气电子教学课程的电子教学中,将联赛的目标与人们的知识结合起来,可以从目标的三个维度扩展教学。电工电子技术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的目标,要求教师结合辩证的教材法教授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培养科学方法的精神,促使学生学习工匠的精神。在教育情感价值的这一层面时,必须将团队精神、父权制教育等纳入教学,培养技术熟练、负责和负责任的电化学专业人员,并有效地将智力教育和教育学观念结合起来。学校政策不是将努力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纳入学科课程,而是试图将某些课程特征和内容纳入精神教育目标。关于电气工程师电子学习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教师可以将民族自豪感融入教育目标系统,从而通过向学生讲解电气工程领域的软件和硬件成就来增强民族自豪感。电工电子工程课程教学也可以渗透工艺者的思想状态,我国电气工程领域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是电气工程领域不断取得的成就和成就,体现了工艺者的精神,使学生能够影响有助于形成工艺者精神的演变。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仅靠以显性教育为主的思政理论课已经不符合复杂多变时代背景下受教育者的学习接受规律,因此以专业课程为载体的隐性思政教育应运而生,担负起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重要使命。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性工程,如何结合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运用什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实现专业课程传技授道相结合的育人效果是专业课教师需不断探索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张静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元素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20,(44):72-73.

[2]张影,谭仲璇.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教学实践路径研究——以数字色彩构成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33):14-16,20.

[3]袁国,徐颖.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4):59-60.

[4]高宁,张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及解决思路[J].高教学刊,2020,(3):43-45.

[5]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