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机电一体化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浅论机电一体化技术

张勇

612722199101244876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相互交织,内容相互联系,带来了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的技术革新和革命。随着微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迅速发展,以及两种技术对机械工业的参与持续不断,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产品功能、生产方式和管理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那是工业生产机械电气化,机械电子开启了具有属性的新阶段。本文主要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发展状况发展趋势

引言

从目前的经济发展形态来看,国内很多领域已经开始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如机械生产、生产制造、数字控制机械、工程建筑等,都出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身影,机电一体化技术给使用的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应用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国际趋势。如果这项技术得到更广泛、更有效的应用,我国经济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以最大的幅度满足现代社会市场的需求。

1、机电一体化技术。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机械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机械工程迎来了从机电化向机电一体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机电一体化信息采集系统需要广泛的传感器技术,这将影响机械系统的信息处理速度和决策控制质量。从全球角度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在机械领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极大地发挥故障分析和诊断能力,有效地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最多,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可以为工程项目施工的合理性提供重要依据。由于计算机技术必将不断发展,在工程机械发展过程中,使用电子技术控制机械必将成为发展的主流,大量事实证明,在工程机械领域使用电气一体化技术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主要是生产资源的消耗、企业的生产效率、工程质量的保证、生产的潜在危险,甚至机电一体化技术长期不为人知,但从1971年首次提出到今天,机电一体化技术已应用于各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这项技术发挥如此重要作用的最大原因是这项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突出的技术优势。从目前的市场发展形势来看,几乎所有企业都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并且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这一点也值得一提。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机电集成是新开发的技术,有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当时机电一体化还处于初期阶段。人们在这个阶段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利用机械产品的性能。有趣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发生加速了机械产品和电子技术的结合。在这些战争期间,利用机电技术发展起来的军事技术战后转为民用,积极推动战后经济复苏。但是,由于当时科学技术的影响,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的结合没有得到深入的发展,这里开发的产品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普及。第二个阶段可以说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机械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电子信息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超大型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在此期间,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蓬勃发展,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机电一体化智能技术的新阶段、光学、通信技术等的进入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出现,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发展深化的时期。同时,人工智能、光纤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发展缓慢,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建立机电一体化专业研究所和相关人员,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3、机电一体化未来主要发展趋势分析

3.1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加速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各种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机械产品生产,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企业利益和经济利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智能控制将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动控制,系统将使用合理的思维和逻辑判断,准确地优化和完善系统内部结构。这一重大进步将彻底改变纯手工制造的时代,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科研技术方面。

3.2朝着灵活方向发展的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未来将具有灵活性,由于一个系统的崩溃,整体瘫痪,工作将无法进行。也就是说,控制设计和系统执行,可以提供足够的可用空间和灵活的移动空间。这一发展将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效应对紧急情况提供良好的。今后工作中出现突发情况时,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将逐渐控制自己,所有子系统将独立运行,不受其他系统的干扰,并可根据环境变化自行调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系统的使用范围和空间。此外,为了避免子系统的问题导致所有工作中断的不良情况,提高了整个机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3.3模块化

我国存在的自动化产品种类很多,各中产品的功能也不同。总的来说,我国市场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自动化产品的流通性不强。例如,机器生产设备有非常精密的零件,如果这个零件受损,就不得不返回工厂交换。不仅增加了机器的维护成本,还减缓了企业的生产速度,无形中减缓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基于这些问题,国家应在尊重机器生产专利的条件下制定统一、科学的管理标准。

3.4绿色节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环境方面的问题也进一步显现出来,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人民的生产生活要求,节能环保是所有企业生产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国积极倡导低碳环保作为发展战略,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进行自动化产品设计时,在自动化产品投入企业生产时应尽最大努力

3.5小型化

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机械制造领域已经在集成上迈出了一大步,在硬件计算、控制系统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国外对小型化的发展被称为微电子机械系统,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小型化发展定义在1立方厘米以内,同时向体积更小、功能更全、能耗更少、运算更快、应用更灵活等方面发展。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众多科学技术的结合,是多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个人和独立。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等着人类探索。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技术的融合将更加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预示着更广阔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祁蕾,高民,杨继芳.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21,52(02):169-170.

[2]牟军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1):215-217.

[3]郭小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学,2020,11(18):94-95.

[4]刘瑞平.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科技,2020(14):152-153.

[5]孙文侃.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电子世界,2020(1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