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的构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的构建分析

陈宝禄

   吉林省梨树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吉林 梨树   136500

摘要: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我国农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农村地区物流体系的建设能够为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提供更多的渠道,同时也是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纽带,对于农村地区的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地区物流体系建设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农村地区物流体系构建的具体对策建议,为农村地区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可靠的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构建方案

农村地区物流体系的建设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也是农村地区构建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更能够促进农产品的双向流动,所以,需要对现阶段农村地区物流体系构建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构建更加高效和完善的物流体系,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一、我国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存在的障碍

(一)农村地区缺乏高标准的基础设施

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自然和绿色以及高品质的农产品质量也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并且逐渐提升对个性化以及定制化农产品需求量,在这种情况下,也提升了对农产品保鲜和存储以及运输的要求。虽然我国农村地区基础交通逐步地完善,但是对于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农产品来说,现阶段的基础交通设施还无法满足基本要求,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首先,

首先,农村地区冷链物设备还不够完善,并且对于冷库和冷藏等设备还较为缺乏,对于农产品的存储和包装以及运输等环节的工作质量和技术要求还需不断地提升和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农村地区鲜活农产品的运输难度加大,增加了冷链物流运输的成本,导致农产品的价格提升,由此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整体收入。其次,农村地区的仓储和分拨以及车辆集散等物流网络不够发达,覆盖面积不大,严重影响了物流运输效率。

(二)农村物流规模经济效应低

对于物流行业来说,具有一定的网络经济和规模经济属性,在产业运行前期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这些投入的成本依赖于业务量的增加进行分摊,如果业务量较大,那么会促使成本相对较低,相反,则会增加物流运行的整体成本。从当前农村地区的物流量实际情况来看,整体物流快递成本较高,物流包裹数量相对较少,每个村庄的平均物流成本无法满足物流企业运行的收益需求。在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生产主要是以每家每户为主,农业生产处于分散化的情况,并且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农产品还受到季节和周期性的影响。从整体消费的方面来看,农村地区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整体不高,网购频率相对较低,这也导致农村地区物流规模总体偏小,并且还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对物流成本的降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

物流作为农村地区新兴的服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才,这样才能为其实现健康良好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物流行业同时也是兼顾现代特征与传统的产业,在行业运行期间需要具有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这样才能为物流行业线路的规划和资源集散与整合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除了物流专业技术型人才需要外还需要满足运输和配送以及货物装卸的普通工人。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需求跨度相对较大,从整体上来看,物流效率水平的提升更加依赖具有较强物流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从当前农村地区物流行业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地区高素质人才都到大城市发展,导致物流行业的发展高端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严重缺乏,严重影响了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水平。

二、农村物流体系构建的具体对策分析

(一)强化农村地区三物流网络节点构建

构建方便快捷的物流网络和优化物流节点是确保农村物流高效运转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能够实现物流各个节点的高效衔接,有效地节约物流配送时间,降低物流运送的成本费用。在农村各乡镇以及县城应对物流网点进行统一的规划,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的交通和快递以及邮政的基础设施资源,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从而形成农资和消费品下乡以及农产品的高效运输通道。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促使商贸流通市场和农资配送以及快递行业等构成良性循环交易中心,从而实现县级物流服务配送网点中心,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乡镇客运站和供销社以及快递收发网点等,提升物流节点的存储和分配以及运输等功能,促进农村地区物流的高效运转。

(二)健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大部分都具备公共产品的属性,农村物流同样具有公共服务的特征。农村地区基层政府应重视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并做好统一的规划和部署,通过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对现代物流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通过科学的管理,做好公路基础设施的养护,针对农村地区无流量相对集中的地区,提升公路基础设施的等级,为大型物流车辆的通行提供可靠的保证。其次,要构建更多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确保鲜活农产品和瓜果蔬菜等能够及时的采摘入库,加强与冷链运输和物流专线的对接,保证农产品全过程的品质不受影响。

最后,要重视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良好的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发出符合农村地区物流体系的程序,促使货物和仓储等能够更加高效的匹配,简化更多的中间环节,有效的降低物流成本。

(三)培养现代农村专业物流人才

农村地区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还需要依靠专业人才的投入,这样才能为农村地区物流效率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首先,应提升对农村地区现代物流专业热菜的教育和培养力度,积极鼓励高职院校等开设农村物流专业,通过合理的设置物流专业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现阶段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掌握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提升物流管理的经验,进而达到物流技术操作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对物流人才个人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现代化物流体系构建当中。要积极鼓励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中,为农村现代化建设而服务。其次,要加强物流企业与院校联合开展订单人才培养,物流企业通过提供实训基地的方式,为人才提供实践的机会,进而将人才安排得合理的工作岗位当中,降低人才对工作岗位的适应阶段。最后,通过设置农村物流培训班的方式,对从事物流行业的农村人员提供专业化的培训,使其掌握农村地区物流行业的基本技能,为其就业和创业提供更多的帮助。

结束语:

农村地区物流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地满足农村产业的发展,提升农村鲜活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实现农产品的双向流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因此,需要对当前农村地区物流体系构建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物流网络建设规划方案,实现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谢素艳.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 2019(11):02-03.

[2]郑芳周雄柯莹.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物流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研究[J]. 农业经济, 2021, 000(012):139-140.

[3]朱晨俊, 姚冠新, 戴盼倩. 低碳经济视角下轴辐式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研究[J]. 生态经济, 2019, 35(09):06-07.

[4]孙占权.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我国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策略[J]. 农业经济, 2019(0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