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声乐培训对群众文化的推动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基层群众声乐培训对群众文化的推动作用研究

王庆龙

大连市西岗区文化馆116000

摘要:开展基层群众声乐培训是陶冶群众情操,提升群众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能够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本文从基层群众声乐培训实际情况出发,围绕文化馆开展声乐培训工作对群众文化的推动作用,浅析实现基层群众声乐培训价值的方法,以此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的推广和深入。

关键词:基层群众;声乐培训;群众文化

引言:现阶段我国物质生活富足,人们群众对精神文化层面也产生更高的追求,开展高质有效的基层群众声乐培训,对群众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群众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提升群众素质、身心和审美,如何开展基层群众声乐培训成为基层文化服务部门的关键职责。

一、基层群众声乐培训概述

基层群众声乐是群众文化中喜闻乐见的声乐艺术,通常以歌唱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独唱、合唱、对唱等,用较为简短的词曲,把握和传达歌曲的情感,同时又能够引导听众进行共鸣。将声乐文化通过培训融入到群众文化之中,这既是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丰富音乐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作为文化馆有责任和义务对基层群众积极开展声乐培训,不仅满足人们对听觉层面的享受,也符合人们文化知识和精神内涵的追求,一方面促进了声乐文化在群众文化间普及,助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有利于声乐活动在群众文化组织队伍的扩展,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文化素养。

二、基层群众声乐培训对群众文化的推动作用

(一)有助于文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目前我国群众文化活动还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乡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多以广场舞和棋牌活动为主要休闲方式,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镇也对绘画、插花、音乐等艺术形式缺乏了解,导致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创新和质量提升面临阻碍。文化馆在对基层群众进行声乐培训工作时需要认识到:首先,相较于文学艺术,声乐训练通常具有入门门槛较低、传唱速度快和接受程度强的特点,文化馆的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引导群众对声乐训练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其次,文化馆要定期组织群众文化活动,鼓励群众将所学的技能知识和表演才能展示出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最终,文化馆的教师在声乐培训时必须做好深层次延伸,将其与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融会贯通,带领群众文化活动全面健康发展。

(二)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范围

我国当前阶段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大部分为中青年,而受众多数为老年群体,在缺乏大量调研数据支持的情况下,思想代沟容易降低执行效率。同时,由于群众文化意识不足,经常出现文化用途场地被占用的现象,造成青少年群体的文化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的途径。而声乐文化作为一种表现力强、受众范围广的文化传播形式,能够跨越性别、年龄、文化差异等传递情感和表达,不受时间和空间束缚的优势。[1]对此,文化馆可以积极开展基层群众声乐培训,秉承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原则,不断推进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发展,赋予不同层面群众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三)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发展内涵

声乐当中的主旨能够承载当下社会主旋律和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声乐表演具有很强的社会基础,吸纳群众主动投入到文化活动,由于声乐艺术中包含群众的情感倾向,因此能够体现社会活动的价值导向。优秀声乐作品的素材不仅来自诗词古曲和传统民歌也包含国外名著改编,完美的声乐表演不仅依靠演唱技巧,还需要演奏者将感情完全投入。充分表达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思想情感的前提,是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意图。因此,文化馆在通过基层群众声乐培训时需要帮助群众熟悉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不断充实和积累文化知识,增强其文化修养,促进群众文化活动更加有深度有意义。

三、实现基层群众声乐培训价值的方法

(一)结合群众需求,组织丰富声乐活动

网络信息技术的蓬勃壮大,群众的业余生活更趋于多元化,只有了解和掌握群众的实际需求,才能保障声乐培训工作的贯彻落实。因此,文化馆工作人员应当主动走进社区校园、深入基层,通过一定范围的调研走访,设计符合群众性的声乐培训内容和教学形式。更好提升群众艺术素养,参与培训人员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雅俗共赏,培训活动纪要举办如音乐舞会、歌剧欣赏等高雅的音乐活动,也要组织大合唱、歌手大赛等通俗表演;第二,老少咸宜,不仅涵盖年轻人喜欢的流行音乐元素,也要尊重老年人喜爱的地方音乐和广场舞活动;第三,因地制宜,声乐文化与地方文化息息相关,应当结合文化底蕴开展特色声乐活动,如安徽黄梅戏、河北梆子、东北秧歌等特色表演。文化馆也要加大声乐活动的宣传普及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接触和接纳群众性声乐文化,为基层声乐培训活动开展培养群众基础。

(二)准备充足资料,创造舒适学习氛围

完整的声乐培训应当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料,不仅包含演唱的部分,也要包括服装道具、影像书籍等资料,有助于学习者最大程度上沉浸式走进声乐知识,更全身心投入到声乐培训的之中。由此可见,通过长期的基层声乐培训能够持续提高群众文化的质量,提升群众对艺术的欣赏能力,突破传统群众文化的低端性和局限性,逐步朝专业的方向转化。文化馆在进行基层群众观声乐培训时,也要意识到增加声乐表演道具、化妆、服装等相关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准备充分的物质基础,提供相关书籍和影像资源,邀请专业的道具和妆造老师同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从而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提升文化发展水平,推进国家文化建设进程。

(三)优化培训方式,提升群众参与程度

基层群众学习声乐的初衷,一般是休闲娱乐或培养兴趣爱好,而声乐活动本质上也是一项群众性活动。但是受众者的专业素养千差万别,照本宣科的培训方式,势必会影响培训的实际效果。开展培训活动时,文化馆教师要尽量采取正面激励性质的语言,给予群众更多的赞扬,使其建立能持续学习的自信,注重使用通俗易懂的词汇进行知识讲解,避免大量专业术语增加学习难度,群众切实感受声乐的魅力,成为促进参与培训活动的内在动力。同时,对喜爱声乐活动并有较强基础的基层群众,可以分层次提供专业指导或组织声乐交流比赛,帮助群众有针对性地提升声乐素养。[2]

结语总而言之,基层群众声乐文化培训对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和创新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推动群众文化持续发展。文化馆也应高度关注基层声乐培训的资料准备和教学优化,充分结合群众实际需求,使基层声乐培训成为推动群众文化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进一步形成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弘扬群众文化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刘丰.基层群众声乐培训对群众文化的推动作用研究[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02)

[2]裴玉.试论声乐文化对群众文化的推动作用[J].中文信息.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