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邓凯

乌鲁木齐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阿克苏分公司  新疆  843000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农田水利工程给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带来了便利,尤其在农村地区,农田灌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加大投资于水利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村中的数量显著增多,但在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基于此,为确保水利行业能平稳、快速发展,必须在该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农业水利建设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指出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对策,有助于扩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范围,为我国农田水利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以我国经济发展作为背景,水利事业投入不断增加,相关农田水利工程不断涌现,通过对工程进行有效整治,可实现灌区节水的改造升级,在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提升资源利用率。目前,在农田水利工程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管护问题逐渐暴露,增加了维护成本,导致社会效益下降,全面落实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较为必要。

1农业水利建设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提升农业生产率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很关键,有效提升农业对水资源的利用,才能利于农业高效生产,而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属于农业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可以有效进行防洪、排涝,有助于农业灌溉,促进农粮增收,保证我国粮食供应链的平衡,使农民的收入稳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在农业发展现代化的今天,农业水利建设逐步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迈进,产生了参与主体的普遍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形式有效化、生产技术的先进化等特质。在现代农业建设的迅速发展中,农业水利建设不仅是针对一方面改造,包含的内容也逐渐发生改变,覆盖面逐渐广泛,扩展到了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绿地灌溉、防洪以及喷泉设计,还涉及到跨流域调水。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和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水利建设工程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修建、改造调整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来改善当地农田的水情水况,促进农业的高生产、高收成。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常见的问题

2.1农民观念较为落后

由于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并不高,在农业知识方面还是保持着传统的看法,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有着一定的质疑,并不能很好地了解到水利工程对于农田生产的促进作用,不了解这项基础设施对于防范水旱灾害的重要性。所以,在对农田小型水利建设时,大部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就影响到了我国基础水利建设的效率。而这种观念的出现是由于农民对于该项工程的建设有着很高的务实性要求,同时,有部分农民认为靠天吃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农业效果,导致其认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并没有不要。基于此,在农村进行小型水利建设无法得到农民群众的认同感,这也就成为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的一大阻力,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感受到该项工程所带来的便利性,通过实际的效果来让农民看到水利建设所带来的成效,才使得农民能够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全力支持。

2.2运行管理松散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极为严重,工程无人管护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经调查发现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为2个:①政府管理效率低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耗时长、资金消耗量大,政府参与管理时,易造成资金和项目材料分配不均匀、不合理的现象,阻碍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维护和管理,导致相关措施无法落实到位。②农户管理责任无法有效发挥。目前我国人民的流向主要由农村转移至城市,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并未有充足的劳动力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在农村的都为年老且无相关水利知识和经验的农户,造成工程无人管理的现象。此外部分农户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不想出更多的力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最终导致周边农村地区都享受不到工程的服务。

2.3管理机制需要继续健全

严密有效的建设管理是确保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的核心要素,唯有紧抓建设管理,方可以提前规避施工过程中的诸多风险,将后续出现安全事故、质量问题的概率尽量降至,然而就当前来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仍处在相对空白的状态。一来未能配备起一整套全面细致的机制规范,二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也良莠不齐,管理能力和安全观念较为淡薄的不在少数,难以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来保障整体建设质量,也使得本就比较薄弱的水利建设管理工作更加雪上加霜。

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常见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提高农民的灌溉意识

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民更加注重农业生产的效率性以及经济性,而当水利工程能够给农民带来切实的好处时,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为此,在进行农村水利建设时,需要着重考虑农民的切实利益,得到农民的肯定,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农民积极地支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在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民开始了解到了机械化以及科技化农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便利性,对于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也会主动地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所以,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宣传中,应当注重对其功能性的讲解,让农民指导水利建设能够给生产所带来的便利。借助水利的建设,能够很好地缓解旱灾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通过合理的宣传方式能够很好地改善农民的固有思想,使得农民能够在思想和行动上支持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小型水利设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3.2树立建设与管理并重的理念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为人民、社会以及国家提供许多便利,是各行业生产发展的必要工程,其建设和管理都很重要,不能忽视后期的管理工作,否则必然会造成工程的质量下降而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必须改变现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工作理念,需管理部门树立新的理念,确保建设和管理并重,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实现两者齐头并进,为后期工程提供质量保证。政府有关部门的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建设和管理观念。可聘请水利专家教导相关工作人员,同时安排其他人员参与培训增强水利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此外也需提高工程管理和方面的宣传,以提高周边农户以及企业对工程的建设管理重视程度,提高他们的配合度。

3.3致力于管理机制的创新

在农田水利建设实践中,一套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皆有保障的管理机制是确保各项建设事宜按部推进的先决基础,有关部门应继续强化监管、继续创新,配备同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相匹配的管理机制:首先,各级主管部门应落实好每一项日常监管、维护事宜,明确水利建设的常规工作流程,依循规定标准逐一执行好各项作业任务,确保水利建设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其次,主管部门要践行好自身管理职责,把日常管理职责细化至具体人员身上,强化其工作主动性,避免存在职责盲区亦或重叠区域,将安全问题的突发风险降至最低,如若出现故障问题,相关人员可以立即出面处理,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转。最后,设置网上交流平台,致力于促成信息的全范围覆盖,推进各区域间的管理经验交流,以确保能够充分掌握各项相关信息,并开展有效的信息统计,强化信息的分享、应用效率,使得农田水利能够适应新时代农业生产的新诉求。

结语

综上所述,新农村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是新基建的关键一环,要想稳中求好地推进农田水利发展,便要紧抓核心,立足于现存问题,探寻发展突破路径,致力于农田水利建设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意义及路径探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9):100-102,106.

[2]程翠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8):80-81.

[3]史宇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农机,2021(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