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地面气象观测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分析

杨勇  ,彭雪锟  ,谭春  ,林柯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气象局,湖南  怀化  419100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建设、提升农作物生产质量是新时期的重要发展任务。在农作物生产期间,气象因素及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其生产效益的关键因素,频发的气象灾害将导致农作物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甚至还可能导致颗粒无收。为此,气象部门应落实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气象预报服务,以协助其更好地落实田间管理工作,保障农作物生产效益。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地面气象观测;农作物生产;农业服务

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离不开良好的种植环境、温润的生长气候,及时、准确地报告地面气象观测信息,能够协助农户合理规划种植作业顺序,科学落实田间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农作物产量。目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农业病虫害发生几率明显增大,极端天气对于农业种植的影响愈发突出。为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必须高度重视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1地面气象观测的相关内容分析

1.1预报天气情况

在开展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时,应依据所获得的监测数据,精准判断管辖区域气象变化,并通过相应渠道向农户报告未来时间段内的天气情况,以协助其规划田间管理。在此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对灾害天气的预报,如霜冻、旱涝、低温等,通过及时、准确地报告此类气象信息,引导农户依据气象预报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防止因恶劣天气而严重影响农作物长势,减轻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农民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1.2监测农业气象

农业气象监测站可借助先进卫星遥感技术,掌握田间农作物生长状况,客观、准确地判断土壤水分及气候变化信息,并依据所获得的监测数据,为农户提供针对性的种植建议,引导其优化、改善种植措施,保障农作物生长走势符合预期,形成规范、可靠且稳定的农业生产模式[1]

1.3监测农作物长势

通过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能够全面掌握当前的农作物长势,并依据所获得的气象监测信息,对其产量展开合理预测,从而协助国家及相关部门及时作出科学部署,调整农业生产规划,助力我国农业经济产业健康发展。
2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探讨

2.1干旱

干旱多发于春、夏两季,此类天气将导致土壤水分极具缩减,无法为农作物提供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并导致农作物枯萎死亡。若某地区长期降雨量较少,则将严重抑制农业产业发展,不适于开展农业种植活动。全球变暖、资源利用不当是诱发干旱天气的重要因素,由于此类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导致我国农业旱灾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不利于农作物健康生长。

2.2水涝

    连绵的雨季来临时,农作物长期接触不到阳光,根系被浸泡在积水中,不仅会影响光合作用,还将导致农作物根部糜烂、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持续强降雨天气作用下,随着水位的升高极易导致河道崩溃,并加重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导致其种植效益大幅缩减,抑制农业经济建设[2]

2.3冰雹

冰雹对于农业生产的危害尤为突出,当冰雹天气来临时,农作物果实、茎叶都将受到一定破坏,不仅影响其正常生长,影响农作物产量,还可能导致当地农业颗粒不收,给农户造成沉重的打击。

2.4霜冻

在农作物生长期间,若遇到低温冷害、冻害,导致其生长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农作物将可能因无法适应低温环境而停止生长,无法正常开花结果。长期的寒潮、低温天气会影响该地区整体农作物产量。霜冻好发于冬季,因气温过低而导致作物生长原生质遭受破坏,并造成农作物死亡。
3地面气象观测对农业生产的作用研究

3.1规避气象灾害

气象变化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当突发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时,将导致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通过及时、准确地预报气象变化,能够协助农户及时作出预防措施,以有效规避气象灾害。为此,在开展地面气象监测工作时,需要强化对灾害类气象的预报,精准地预测相关灾害持续时间,引导种植人员制定合理的防灾方案,以保持农作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中,更好地维护农业产业发展。如,采用人工防雹技术减轻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运用播撒干冰等催化剂的方式进行人工降雨,以缓解干旱气候等等[3]。可以说通过地面气象观测,精准地提高天气预报信息,能够在确保农作物产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2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运用卫星、气候监测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够更为精准地捕捉气象信息,明确当地风速、水分等气候信息,评价其可能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影响,并为广大农户提供针对性的种植建议,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在此基础上,可生成专属农业生产的气象预报,明确相关气候变化在农作物生长各阶段产生的影响,以更高的地面气象观测水平来服务农业生产。

3.3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适宜的气候环境,规范落实地面气象监测工作,能够为农作物创造健康、稳定的生长环境,确保其能够健康生长。在农业气象服务的支持下,政府部门可引导农户规范落实防灾、抗灾工作,同时农业种植研究部门也能获得更为充足的研究数据,研发出更为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3.4减轻相关人员工作量

通过开展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能够更为全面、系统地捕捉天气、土壤、气候等综合信息,在先进设备的支持下同步完成信息收集工作,不再需要逐条收集数据,从而切实保障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能够腾出精力为农作物生产活动提供更多帮助,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农业种植面积,保障农业产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保障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质量是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关部门应明确地面气象观测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明晰因气象灾害而对农作物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提升气象观测水平,为农业健康发展筑牢根基。本文主要针对地面气象观测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闫艺兰,王心妍,王玮琦,钱芝颖.地面气象观测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观测质量提升对策[J].天津科技,2022,49(10):83-86.

[2]陈洪利,张美玲,陈龙.地面气象观测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0,14(18):168-169.

[3]王大鹏.浅析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J].农业与技术,2020,40(1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