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大局”视域下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策略浅析[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两个大局”视域下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策略浅析[1]

闫春娥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立足“两个大局”,以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与多元参与相结合、依法治理与道德教化相结合等综合治理策略,提升治理能力,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策略

一、两个大局视域下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面临新形势

首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社会意识形态冲突日益加剧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意识形态演变渗透愈演愈烈。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国家已将意识形态输出战略延伸至网络空间,企图通过对我国进行长期不断的网络意识形态侵袭达到西化、分化社会主义中国的目的。意识形态对立的实质是国家性质的对立,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背后是国家力量的较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网络空间大肆宣传扭曲中国形象,抹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试图发动“颜色革命”,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国家制度。香港动乱事件就是典型的港版颜色革命。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在根本上与我国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息息相关。

其次,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网民数量的激增和各种网络信息的井喷,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复杂多变。网络空间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想的传播十分迅猛,集体主义和理想主义在此冲击下变得淡薄脆弱。部分年轻人的审美情趣、消费心理和价值观念等也受到蛊惑向西方看齐,日益侵蚀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1]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已成为新时代我党巩固长期稳定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是服务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部署。

二、两个大局视域下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价值意蕴

首先,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缺口,先从搞乱人们思想入手。”[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是前车之鉴。加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是为了在网络空间发挥意识形态话语的引导凝聚作用,巩固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观念,抵挡外来思潮的侵犯,筑牢党长期执政的根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坚强思想保障。

其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关乎总体国家安全。意识形态领域不见硝烟但战争无处不在。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境内一些组织和个人在网上不断变换手法,歪曲丑化党的历史和伟大实践,攻击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企图争夺人心、争夺群众,破坏党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境外敌对势力依托互联网的渗透、破坏、颠覆等活动猖獗,对国家安全造成的风险挑战空前严峻复杂,一些西方政客直言不讳地称,“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社会主义国家投入西方怀抱,将从互联网开始”。所以总书记强调“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互联网战场的输赢直接关系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以及政权安全。”

三、两个大局视域下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基本策略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与多元参与相结合一方面,党的领导是加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灵魂和关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系,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总书记强调:“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4]另一方面,要促进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完善网络安全协同治理机制。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是一项点多、线长、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和政府、企业、媒体、社会组织、网民群众同心同力,同向同行。总书记运用系统思维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谋篇布局,强调努力构建一套全员化、立体化、综合化治理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5],构建多主体参与的线上线下“同心圆”。

其次,坚持依法治理与道德教化相结合德治与法治如同车之双辙、鸟之两翼,两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也不例外。一方面,要聚焦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要点,营造健康文明网络环境。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

[6]注重网络道德教化与心灵净化,真切落实“以理服人,以文化人”,教育引导人们在虚拟世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摒除消极腐朽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要依法推进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树立规则意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7]同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社会既要讲道德也要讲法治。建立和谐的网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生态,构造稳固的网络安全防线,需要道德“软约束”和法律“硬约束”协同发力。对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反动思想和妄议言论、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等要利用法律武器重拳出击。

第三,坚持内容治理和技术治理相结合一方面,要抓牢“三权”,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8],“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观点就会肆意泛滥”[9]。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这是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扩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网络阵地,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捍卫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要创新治理技术,提高意识形态治理能力。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没有核心技术,就只能受制于人。”要大力发展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网络基础技术和通用技术,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尤其善于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方法和技术方式,将算法技术应用于新媒体,占据媒体传播和网络舆情监测的制高点。

第四,坚持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相结合总书记提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空间的正面宣传,以积极向上的内容鼓舞民心,凝聚力量,促进网络文化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蓄精神力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打赢网上舆论斗争主动仗对网上抹黑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事实真相的言论,我们要旗帜鲜明、强势发声,该出手时要出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时刻警示我们,政权的瓦解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开始的,忽视舆论斗争将是灭亡的开始。对恶意攻击党的领导、歪曲抹黑党的形象的思潮言论,我们要勇于批判坚决斗争。

参考文献:

[1][3][4][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54,55,10.

[2]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93.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06.

[6][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34,336.

[9]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57.

作者简介:闫春娥,广西职业师范学院,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是2022年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论述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