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探索

叶琼 ,叶泽明

华甬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3150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性日益增加,景观园林设计的空间艺术布局愈发将环境保护这一主旨置于重要位置。景观园林大多由绿地及植物组成,应严格遵循相关绿化标准,不断改善城市内部结构,协调城市自然环境,促使城市内部结构趋于健康化与生态化。针对于此,景观园林设计的空间艺术布局离不开环境保护,需加速迈向“开放、共享、绿色、协调、创新”之路,为打造城市名片,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环境保护;空间艺术布局

引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压力增加了不少,收入不断增长,也越来越重视精神需求的满足,对城市景观园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部分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的应用水平较低,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景观园林设计质量较差,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利于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目前,部分城市已经认识到了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积极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改进,尝试应用空间艺术,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使景观园林设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经验等因素的影响,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仍旧存在一些不足,空间艺术应用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相关工作仍需进一步改进。

1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应用现实意义

空间艺术形式丰富,不管是工艺制品,还是雕塑均被称为空间艺术,其以空间的形式存在。在空间艺术中把握造型设计,让其呈递出美学性较强的空间艺术感,这类艺术特性及时代性显著,可结合所处时代转移时间、地点、人物等,带有永久性特征。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利用空间艺术,一是能为游客创造出观赏性强的景观空间,既能用于装饰园林景色,打造出层次感较强的景观类型,又能构建更为美妙的景象,活泛景观园林生机。二是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调整尺度比例,遵守美学规律,将艺术理论和设计原理相融合,凸显景观园林的立体感、艺术感,同时,可运用框景、透视等原理,让创设的景观园林空间层次变得更加清晰,集中游客目光的同时,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感染力。三是在注重空间艺术背景下,不断丰富景观类别,将河流、植物、亭台楼阁等景观元素相融合,不仅能增添观赏的趣味性和园林的层次感,还能提高园林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2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探索

2.1植物空间艺术

在开展景观园林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应充分发挥出植物的作用,并根据不同的主题来选择相应的植物,以凸显景观园林的功能。考虑到景观园林的功能较多,若以娱乐、休闲、观赏为主,则设计人员可选择草本植物、水生植物、盆栽植物等;若是对纪念性景观园林进行设计,则设计人员可将竹子、松柏等植物作为首选,从而确保园林景观更加庄严、肃穆;若是对景观园林的道路进行设计,则设计人员可优先选用颜色鲜艳的花卉来提高道路的美观性;在对庭院类景观园林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应优先选用高度较高的灌木,以营造出恰到好处的空间效果。总而言之,设计人员应将空间艺术与植物设计进行结合,从而在凸显景观园林主题的同时,达到理想的空间艺术效果。

2.2在建筑艺术空间中的应用

建筑是景观园林中的重要基础设施,景观园林建筑主要包括园亭、园廊以及具备服务功能的建筑等。园亭可分为四立柱园亭、六立柱园亭或独立顶面形式的园亭。园亭不仅要为大众提供舒适的休憩场所,还要通过选择不同形式的园亭结构,从根本上增强景观园林工程整体的观赏价值,使其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如景观园林工程主风格较为古朴,园亭则需要选择古典造型;如景观园林具备较多的现代元素,园亭也可以使用张拉膜亭等形式,突出园林空间整体的现代艺术风格。在景观园林文化长廊设计中,可以通过在走廊内悬挂书法字画、在长廊门窗处雕刻精美图案等营造出较为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建筑空间整体的艺术性。

2.3活动区设计

首先,应充分借助空间艺术设计观念,分析游客年龄特征,依次划分成为多类、多元化的空间层次,并结合各个年龄段群体发展需要,设计出青年活动区、儿童活动区等,满足人们在游玩景观园林时个性化发展需要。其次,需要具备多样化及一体化的服务功能,可利用植物的多样性特征,整合各类视角下的观赏需要,让游客能在不同观赏角度欣赏到不同的景色。最后,利用“错位”“退台”等手法分割建筑空间,确保建筑与环境相互穿插,再配合虚实、明暗等多类视觉元素,提升建筑空间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营造出各设计要素相辅相成的空间艺术展示效果,拓展原本有限的空间,调整构筑物空间比例及构成形式。例如,古典园林布局注重空间结构的交叉组合,现代园林设计也带有空间排布的特性,应提高空间设计的多样性及和谐性,这样才能契合观察者的审美期待。

2.4平面空间艺术设计

设计人员要想通过应用空间艺术来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就必须结合空间尺度的概念,对设计图纸进行优化设计,同时明确景观的功能与设计目的。为了保证平面规划与实际功能相结合,设计人员还应在设计方案中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并通过对比、对称等多种设计方式来全面提高景观园林的观赏性与艺术性。在确定平面设计尺度时,设计人员应结合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对空间尺度参数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做好平面设计工作。此外,为了保证景观布局能够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设计人员应合理应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来优化设计方案。比如,设计人员需要合理控制主车道的宽度以及道路两侧的树木间距,从而为过往车辆留出充足的行驶空间。在规划平面空间布局时,设计人员应对场地、小品等相关设施的尺寸进行合理调整,保证各项设施的建设更加合理,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2.5地形地貌

1)街道绿地。对街道绿地进行空间艺术布局时,不仅要考虑植物的高矮搭配,还需将地形调整为楔形、“龟背”状,不仅能丰富地貌景观的层次感、方向感、连续感,而且能有效缓解噪声、粉尘污染,提升景观园林生态效益。2)园林绿地。将地形调整为起伏路面,借助台阶、步道缓解平坦路面的单调感,提升景观园林空间艺术布局质量。同时,调整园林道路两端地势,满足景观园林排水需求,并利用鹅卵石、碎石等物件装饰路面,提升景观园林的美感与流动性,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综上所述,景观园林设计应将阻断噪声、防止空气污染落到实处,在满足游客观赏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为增强游客环境保护意识提供良好的氛围。

结语

在进行景观园林空间艺术布局时,需遵循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科学的景观园林设计,不仅能够科学划分城市空间,还可提升城市知名度。景观园林要想实现空间的合理布局,需借助图案与色彩等要素,依据城市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科学选取图案,合理搭配彩色,增强城市绿化的艺术魅力。空间设计的质量与景观的视觉效果、实用性紧密相关,科学的景观园林空间艺术设计方案可充分发挥景观空间与植物材料的审美价值,在满足游客游玩基本需求的同时,使游客感知到大自然的美。

参考文献

[1]莫康俊.基于旅游需求的城郊村落外环境景观园林化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21.

[2]王灏翔.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巴彦淖尔城市广场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3]刘想想.阜阳市北京路街角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