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骆永谦

东莞市大屏嶂森林公园

摘要:为了推动我国公园景观的发展,目前已经引入了自然教育的理念,通过遵守自然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延续性原则和互动性原则来推动当地资源特色的发展。现今公园已经成为人们玩游闲逛的常驻地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期待,为了更好提高公园的便利性和观赏性,这需要设计人员与时俱进,结合科技发展背景选择和制定符合自然教育理念的景观,从而让自然教育价值传递,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延续性发展。本文就自然教育的基础理解、景观设计原则和设计完善策略做出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自然教育;设计原则;改进策略

引言

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许多令人新奇的事物,从而减少了人类与自然环境接触的时间和空间,导致社会各界人士对自然事物了解甚少,缺失了自然教育,随着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发现和研究,在教育话题被推上了新的热度。为了提高社会人士的自然教育,设计人员需从日常生活中入手,使自然教育理念潜移默化被人类接收和容纳,从而进一步推动当地资源的利用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一、自然教育的基础理解

自然教育是指在自然环境的氛围中了解并学习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从而让被教育者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形成正确的自然认知和绿色环保知识,对于自然环境的环保发展存在巨大价值,对自然资源的持续性发展也发挥着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贯彻落实相关环保政策,还能够保障自然教育的发展与提高[1]

二、在自然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公园景观的设计原则

(一)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原则

     目前我国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为了促进自然环境的保护,相关设计人员需要遵守可持续性原则,发挥出人本主义精神,创设出符合人们需求和自然发展的公园景观,同时注意尊重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不擅自剥夺和利用自然资源,而是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秉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因地制宜,充分保障当地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其生态造成的破坏与影响。另外,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还要遵守一定的社会性,在自然景观的设计上还要保证自然和社会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协调,在设计、建设和维护上,要考虑社会成本,节约土地资源和社会资源,也要保证设计稿发挥出最大价值。

(二)地方文化的延续性原则

    我国地域庞大,历史文化悠久,不同的地域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特点,公园景观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设计人员的初心和寓意,既能彰显当地文化内涵,又能体现民族风格特色。一般来说,公园的自然景观一般会结合当地文化背景设计,就是用当地特殊的材质和工艺来修建独具匠心的公园景观,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当地的历史文化,还有利于让外来人员了解和渲染当地传统优秀文化。因此,在宣传自然教育的背景下,设计人员也不能忘却地方文化的延续性原则。

(三)自然氛围的互动性原则

    户外环境非常有利于亲子活动,既能增进亲子感情,又能接触到许多新鲜的外界事物,公园的自然景观通过不同的空间元素和文化元素让人们见识到大自然的奇妙和魅力。为了更快地发展自然教育,同时发挥出亲子互动效益,让更多的亲子通过公园的户外活动,了解更多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让更多的儿童培养正确的自然认知[2]

三、在自然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公园景观的改进措施

(一)搭建和平友好桥梁,建设各类自然景观

各地的文化习俗不同,接触的自然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有关人员以和平友好为设计主旨,搭建出各地儿童交流的景观桥梁,不仅设计本地的文化特色,还要结合其他地方的传统文化,带给外来人员熟悉的味道,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与交流。除此之外,公园是儿童们常聚之地,设计人员还要根据儿童观察,探索和学习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景观,既能够带给他们不同的游戏体验,还能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和自然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责任感,同时还要设计一些功能类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交流和讨论的空间,还可以种植一些瓜果蔬菜,设置“自然乐园”的学习场地,让他们了解不同的蔬菜和花朵,传播一些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让儿童们在这里既能游戏又能学习,从而发挥出自然教育的作用。

(二)自然景物和人造景观相结合

目前,我国公园的人造景观越来越多,不仅丰富了公园环境和教育资源,还提高了趣味性和美观性。我国公园的绿地环境经常是儿童们奔跑游玩的主要场所,因此,设计人员要特别注意绿地环境的设计,避免危险物的存在,同时,还要根据地形地貌设计出别具一格的自然教育景观,既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还能够提高绿地的形象。同时还可以设计小山来增强儿童对山的定义与理解,例如,儿童攀爬,锻炼身体,不但能够训练,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文化知识。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可以考虑为儿童提供天然的教具,让他们认识自然资源,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保护水、土壤、植物等自然资源,从而推动我国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保护。与此同时,水对于成人和儿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对其有特殊的喜爱之情,相关人员在进行图稿设计时不可忘却水空间,可以考虑浅水滩或钓鱼池等较为安全的景观,不仅有利于儿童认识和学习水生动植物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加强他们与大自然的互动与了解,从而提高对大自然的关心与爱护

[3]

(三)设置有趣情境,增强情绪体验

在当地的公园内很少具有情境性的景观,其实有趣的情境可以拉近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帮助人们带入角色,在丰富的情绪体验中接触自然环境,学习自然知识,同时,还可以进行创新性设计,体会人与自然、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公园内设计海边沙滩的情境,会大大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同时,设计人员可以在景观一旁宣传大海的相关知识,呼吁大家保护海洋,保护水资源,以及大海的一些自然现象等科学文化知识,这样充满趣味性的互动场景中会非常有利于带动儿童情绪,不仅能让他们在自由欢快的游戏中学习,还能够加强自然教育效果,树立起他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心。情景化景观设计应该被积极推广,不仅能丰富和提高公园形象,还能加强宣传效果,体现当代文化景观的独具一格。

(四)渲染活跃气氛,提高互动空间

随着公园建设越来越多,受到了许多家长和孩子的欢迎,当前,公园已经成为城市和农村不可缺少的娱乐性场所,更是孩子们游戏玩耍的重要乐园,在各类人们的心中树立起了重要形象。但根据调查表明,孩子们在公园玩耍时,由于游戏设施的局限性和场外环境的氛围,家长并没有与其互动而是和其他家长交流,大大减少了亲子互动时间,影响了亲子关系的提高。随着自然教育理念的诞生和不断发展,公园已经成为成人和儿童了解和学习大自然的重要教育场所,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园的自然教育作用,也为了促进亲子关系和情感交流,在景观方面就可以设计一些方便家长和孩子互动的空间与环境,提高活动氛围,增加游戏设置,发挥出亲子互动的功能,引导家长给孩子提供寓教于乐的自然教育方法[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然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他不仅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给儿童塑造了正确的自然价值观,有利于保证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延续性发展,同时也为亲子互动关系的增进提供了有效的发挥空间。因此,有关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自然教育需求,为儿童提供更好的自然教育路径,将自然教育理念贯穿到自然景观中,从而推动教育事业和设计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嘉诚,谢亮.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公园景观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22,19(18):193-195.

[2]张祖涵,杨艺红.景观感知下城市公园儿童自然教育实现途径[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2(4):100-111.

[3]彭浩楠,张耀.自然教育理念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23):168-169.

[4] 游礼枭,赵小利,陈之萌,等.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城市公园设计策略研究[J].绿色科技,2020(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