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新媒体内容文案架构与传统新闻写作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对比分析新媒体内容文案架构与传统新闻写作技巧

周晶

(重庆市忠县融媒体中心  404300)

摘要:在互联网与新媒体高速发展到现在,新媒体短视频快捷化的信息传递方式为传统媒体带来了更加新颖的内容写作模式,两者在内容文案架构上有着一定的可参考性。本文重点从文案架构、写作要素、语言表达形式、内容特写以及内容方向上分析新媒体内容文案架构与传统新闻写作技巧之间主要存在的异同,希望能为相关工作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内容文案架构;传统媒体

引言:现今新闻媒体的内容传播方式正逐渐向线上新媒体进行转移,但在媒体环境的变化下,许多传统媒体工作者应用传统的新闻写作技巧无法获得良好的流量反馈,为不断适应新媒体的内容传播方式,需要重点分析新媒体内容文案架构与传统新闻写作技巧之间主要存在的差异,以此创新创作方式,及时占领信息阵地。

一、文案架构趋同

在传统新闻写作上,通常会采用倒金字塔形式,在新闻写作上将最关键、最精彩的新闻信息放在整篇报道的开端,通过整篇新闻中最具讨论度的新闻内容在报道开端的展示来第一时间抓住观众对于新闻报道的兴趣。这种倒金字塔写作结构形式打破了原有新闻报道写作中对事件的记叙方式,而是以更加吸引眼球的形式去进行创作。这与新媒体短视频的文案创作结构是不谋而合的。根据调查抖音短视频在时长设置上保持在十秒左右才能够带来最好的效果。这就意味着需要在三秒左右的时间内吸引到观众,就需要在三秒向观众抛出最吸引眼球的视频内容,否则观众就会将视频划走。这点上与传统新闻媒体的倒金字塔结构是不谋而合的[1]

而在新媒体短视频的内容结构设计上抓住眼球只是第一步,其他的关键还在于视频结尾能否抓住观众真正的心,以此来将路人观众转换为自己真实的粉丝,这就导致新媒体在文案结构的尾部设计上更加强调让人意想不到的形式设计,这与传统新闻写作结构中常见的别开生面法十分相似。在新闻写作上,别开生面法主要表现在以读者意想不到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的尾部处理,与文学写作中“欧亨利式”小说结尾颇为相似,为文章带来更高的趣味性的同时,还能够对文章的主要思想意蕴进行补完,这种形式表现在新媒体短视频中更是吸引粉丝与点赞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见在新媒体的文案内容结构与传统媒体的写作技巧是存在趋同的。传统媒体工作者在向新媒体文案内容写作进行创新时需要发挥自身在传统新闻写作上的结构设计经验,摸索出新媒体传做的主要文案结构形式规律,在架构上更快适应新媒体的创作形式。

二、信息要素精简

    传统新闻写作在内容要素上强调黄金六要素,分别是时间、地点、人物、主要时间、主要原因与事件结果,这样才能够在一篇上千字的新闻稿件中将整个新闻事件交代完全,让观众获得更多的内容信息,保证整个新闻报道形式的准确性,在新闻审稿上也能够增加稳定的过稿效果,树立新闻报道的权威性效果。但在新媒体的内容要素设计上就显然不能够再遵循黄金六要素的写作要素形式。一方面由于短视频的最佳观看时长保持在十秒左右,若在文案中进行全部要素的交代会使得短视频变得冗长,不符合现在人们短视频信息获取的需要,影响视频的可看性。另一方面全面的信息交代在短视频创作中很容易使得整个内容失去主要的重点,在时间与地理背景的交代上花费过多可用的视频时间,让整个视频对流量的吸引能力变弱,并且短视频本身的自由性相对较强,对于整个视频内容可以进行多项拆分,没有固定要求短视频将所有内容交代完全。这种内容要素上的差异化,使传统新闻工作者在向新媒体进行转型时,需要重点将整个短视频的内容要素进行精简,在视频中重点进行内容要素的释放,而将一些次要信息放入视频的主要评论区,从而通过次要信息实现引流效果,将更多观众吸引到评论区参与讨论或成为粉丝继续观看后续的短视频内容。

三、特写内容放大

    在传统新闻写作上,特写形式会将重点放在对生活画面的再现上,并在整个新闻写作的结构中将这部分内容进行一定的突出,主要通过这一方面的特写内容来增加观众对于整个事件概况的了解,这往往需要进行多个信息点的分别阐述,才能够在传统新闻写作上做到整个事件的多角度了解。而在新媒体创作上,更加强调对于一个特写点的关注,在创作上不需要进行整个事件面面俱到的叙述,也不需要将整个事件完整的内容逻辑展现给观众,只需要进行关键信息点的突出,这样能够在内容上保证一定的立论深度,从而将整个事件进行关键的内容突出,以此来吸引观众对于整个短视频的注意,让整个视频内容更加为核心思想服务。

四、语言强个性化

    在传统的新闻写作上,语言上更加强调准确性,对于文章中每一个词义的差别都要做到实际的明确,对于每一个词语表达的感情色彩都需要进行推敲,保证新闻报道文章的话语讲述得体,这就意味着整个传统新闻写作的语言表达形式在严谨的同时相对比较严肃,整体上较为容易出现同质化的表达。而在新媒体时代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所以在语言的应用上相对于传统的新闻写作而言,更加偏向于一种私人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对于文案的内容表达也就相对地带有更加个性化的色彩特点,而正是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特点会为新媒体博主带来更多的私域流量,吸引到更多的观众。在这种差异下,更加需要新闻工作者首先在选题视角上进行表达创新,针对同一的内容主题表达出更加独特更加新颖的观点。其次,以独特的语言形式来进行密集的信息输出,这也是在整个新闻报道中主要的腰部内容,以充足的信息量满足观众的信息获取需要,同时在密集的信息输出中不断在观众思维中固化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设计出自己的语言表达特色。最后,需要适当的讨论点的设置,现今新媒体中完全严谨的文章往往很难获得较高的热度,这是因为整个视频缺少观众可以发表评论的讨论点,出现视频内容很好但是有些无聊的现象。视频中的关键讨论点往往会为视频带来更多的弹幕数量以及评论区的评论量,激烈的讨论下视频的热度很容易就被引爆,但与此同时对于讨论点的设置自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讨论点考虑得不全面很可能会对视频造成口碑上的一些负面影响,需要避免为了博一时的眼球而犯一些内容上的基本错误,恪守自身的媒体底线

[2]

五、表达形式新颖

    传统媒体新闻写作在表达形式上更多的仍是以基本的表达叙述为主,会在内容上添加各类严谨的论证数据和专家观点,形式上比较偏向于严肃的公文语体,这对于新媒体来说这种表达形式相对过时,很难在短视频时代吸引到观众的实际兴趣。在新媒体的表达形式上往往并不拘泥于一格,这不仅表现在文案内容架构中添加大量的网络流行用语或是表情包,还往往表现在对内容表达形式上的创新,短视频会通过场景演绎、特效添加、画面转场等技术形式,来创新内容话语的表达形式,以新奇的方式和角度来吸引更多的观众,一些网红还会有对应的视频人物设计来获得粉丝的青睐。传统新闻媒体创作者应当在这种情况下,在文案架构的创作上创新表达形式,在内容表达上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水平,以独特的方式在新媒体时代讲好自己的故事。

结语:在新媒体内容文案架构创作方式与传统媒体新闻写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差距,这对于传统媒体工作者和新媒体创作者来说,需要彼此之间加强相互学习,分析内容创作中彼此之间的优缺点,从而在后续的工作中不断创新文案写作的内容形式,以扎实、有趣的文案内容吸引坚定的粉丝群体,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王麒杰,杨夏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型之路[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08):102-105.

[2]杨茜.新媒体内容文案架构与传统新闻写作技巧的异同[J].声屏世界,2022(06):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