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壮族民歌的艺术特点及演唱风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3

桂西北壮族民歌的艺术特点及演唱风格研究

王克永

(河池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   广西  宜州  546300)

摘要:桂西北壮族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对壮族人民生活的一种展示。民歌形式多样,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桂西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本文将从桂西北壮族民歌的音乐内涵、类别、词韵、演唱风格等方面进行叙述,希望对于关注桂西北壮族民歌艺术发展的人,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关键词:壮族民歌;艺术特点;演唱风格

引言

宋代开始出现“撞”“僮”的称谓,明代又称为“俍”,如《明实录》载广西“大一省很人半之,瑶壮三之,居民一之。”在清代李调元辑解的《粤风》里,分别收录有俍歌和僮歌。其中俍歌是典型的壮族勒脚歌,与今日格式无异。可见俍歌、僮歌都是壮族民歌,俍、僮都是壮人[1]。壮族人口仅次于汉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她来源于我国南方的古代越人。在汉文典籍中,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已有关于壮族的记载,壮族祖先以瓯邓、桂国、损子、产里、九菌等名见于先秦古籍。从秦汉至隋唐,典籍中关于壮族有西瓯、骆越、乌浒、俚、僚等称谓[2]

从唐代开始,桂西北一带的歌谣--刘三姐歌谣就被视为“唱风流歌”、“伤风败俗”而受到不断的打压。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时期壮族歌谣文化兴盛了一段时间,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又遭到禁止。“文化大革命"期间,桂西北地区壮族歌谣演唱活动基本销声匿迹。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视,桂西北壮族歌谣文化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参加人数已经大为减少。建国后,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壮大发展,大量具有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电影走近人们的视线,而近年来我国各地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桂西北壮族民歌也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兴趣。

一、桂西北壮族民歌的音乐内涵

桂西北壮族民歌是劳动人民自己创作基础上,汲取客家山歌及广西其他少数民族山歌精华创作改编的,反映壮族人民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历史文化、心理素质、思想感情及宗教信仰等的口头诗性文学[3]。在21世纪这个文化多样性的社会里,尤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更加促进了桂西北壮族民歌的继承与发扬。桂西北壮族歌谣的历史已经有上千年了,歌谣已经与壮族人民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是流传于广西宜州、柳州、桂林等地区的民间山歌,相传在唐朝时壮族出现了一位歌仙,其名唤“刘三姐”,她自幼冰雪聪明,能歌善舞,12岁便名扬四方。常用山歌来歌颂劳动和爱情,并揭露旧社会的黑暗,与旧社会的封建势力斗智斗勇,在唐代某年的三月三,刘三姐外出劳动,劳动期间遭到了封建财主的迫害,不幸身亡。后来,世人为了纪念和缅怀这一位歌仙,便相约歌唱于每年的三月三。桂西北壮族民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一)桂西北壮族民歌的类别

“唱山歌咧,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这是电影《刘三姐》中的插曲,这些刘三姐歌谣代表着那个时代民众的审美情趣,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劳动歌

劳动歌是指壮族人民在田间地头劳作的过程中演唱的歌谣,一般是为了消除疲劳, 提高劳动效率,同时伴随劳动的节奏而随性创作的歌曲。 如电影《刘三姐》中的采茶歌:

采茶姐妹上茶山,层白云一层天,

满山茶树亲手种,辛苦换的茶满园。

在这首采茶歌谣中体现了姑娘和小伙子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勤劳致富的的情感,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随着采茶的节奏创作歌曲的情景。

2.政治歌

政治歌在是反映壮族人民对当时封建政治的认识态度,这方面的歌谣主要以揭露地主阶级的剥削,讽刺他们不劳而获为主,其中也不乏对政治立场鲜明的颂扬。如: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陆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绣,胸膛不挺背要驼。

从电影《刘三姐》中莫老爷也就是代表官府下令禁歌的背景下,民众在刘三姐带领下坚决反抗斗争,并且在此期间创作出许多佳作,在三姐歌谣中显现了人民不屈不挠,团结一心,勇于抗争的精神。

3.生活歌

生活歌是反映壮族民众日常生活中所演唱的歌谣,它伴随着人民的生活,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

买卖人:人人都讲你伶俐;个个都说你聪明,

百条丝线交给你;看你怎样分得清;

刘三姐:三十三条打捞绞;三十三条绣罗裙,

三十三条缝背带,还有一条打补丁。

整首歌谣基调轻松、诙谐、活泼的情绪,体现了买卖人的考验和刘三姐的机智回答。歌谣表现他们热爱生活,乐在其中的情景。

4.谜语歌

谜语歌包括农事谜语、生活谜语、动植物谜语、天文地理谜语等,这些歌曲问答巧妙,反应了当时的歌谣创作者的智慧,和诗歌的艺术水平。如:

什么四蹄有缺口?放牧在青草坡。

七十二个脚,撒进院变圆。

5.情歌

情歌是壮族男女依歌择偶的过程形成的歌唱形式,这种情歌在刘三姐歌谣文化中表现得极为突出,在当时的年代这种形式的恋爱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

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

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

(二)桂西北壮族民歌的词韵特征

1.桂西北壮族民歌的用词一般都是七言四句,七言加衬句的词格,句数不定,押脚韵,比如刘三姐唱的:

采茶采到茶花开,漫山接岭一片白,

蜜蜂忘记回窠去,神仙听歌下凡来。

2. 桂西北壮族民歌用词的前后对比明显

为了突出前面或后面的含义,在对唱中要根据具体歌词来分析,突出了刘三姐爱憎分明的特点,这也是文学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比如:

多谢你的好茶饭,三姐不吃富家宴,

多谢你的好绸缎,是人谁把狗皮穿。

3. 桂西北壮族民歌的平铺直叙

这种方式就是对所发生事件进行的客观叙述,如同文学创作中在故事开始前进行的背景介绍一样,使故事的情节缓缓展开,引人入胜。比如:

三月鹧鸪满山游,四月江水到处流,

采茶姑娘茶山走,蔡歌飞上白云头。

4. 桂西北壮族民歌的起转自如

在桂西北壮族民歌中常常出现已唱到一半的歌曲突然转换含义,考验了演唱者的应变能力,比如:

宜州兄弟真可爱,又有相貌又有才,

只因缘分来得晚,宜州荔波暂分开。

5. 桂西北壮族民歌的哲理铺垫

这种方式是先用哲理表明自己的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自我的情感抒发证明突出自己的观点,在刘三姐的对歌过程中,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树立刘三姐英勇的人物形象和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如刘三姐唱:

虎死虎骨在深山,龙死龙鳞在深犀,

唱歌不怕头落地,阎王殿上唱三年。

6. 桂西北壮族民歌中哲理殿后

这种方法与上一中是相反的,这种歌者的主观观点强调不明显,重点在于使人明事理,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一句: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合,

山歌好比红河水,那怕滩险弯又多。

(三)桂西北壮族民歌的曲式特征

桂西北壮族民歌的曲式特点旋律相对固定,依靠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的模式传承,而后以曲填词,歌词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调式多以五声调式为基础,常常出现sol调式。民歌中曲式结构有一段体、二段体、多段体等形式。简单易懂,突出了地方人民的朴实的性格。句式结构有五言四句歌、七言四句等。

二、桂西北壮族民歌的演唱风格

(一)演唱方法

1.气息的应用

      桂西北地区地处偏远的山区,这里的人们热爱运动、爱唱山歌。气息的应用多是大线条,从一个山头喊到另一个山头,需要演唱者源源不断的气息支持。从现在的气息划分中有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联合呼吸法。在桂西北壮族民歌中多采用胸腹联合呼吸法。

乐曲中的唉就需要演唱者气息的灵活运用,连贯流畅的唱出。

 2.演唱用嗓

桂西北壮族民歌在演唱用嗓方面,多采用“本嗓”演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真声演唱,同时也会根据民歌的需要加入适当的“二本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声,在一些男生的歌曲中真声部分就会偏多,这样就会表达出男性的大胆、直接的性格特征。而一些女生歌曲中表达细腻的感情的时候会加入假声,突出女性的柔美和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带有一点神秘的色彩。

3.演唱语言

桂西北民歌在演唱的过程中大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壮语。在歌曲演唱中语

言占非常大的比重,所谓字正腔圆。壮族语言的发音习惯多接近壮傣语支,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的发音不同,在对于壮族民歌的保护传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会说壮语,一部分壮族民歌也被音译用汉语演唱。这对于桂西北壮族民歌的发展是有利的,但同时也会失去一些最本质的东西。

4.共鸣的运用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共鸣主要包括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头腔共鸣、鼻

咽腔共鸣。在桂西北壮族民歌的中这些共鸣没有明确的规定,因为歌曲的不同共鸣腔体的应用就会有所不同。比如在《多谢了》这首作品中,笔者认为这首作品就充分应用了这几种共鸣,是一个整体形式的统一。

(二)演唱形式

桂西北壮族演唱形式多分为独唱、对唱、小组唱、表演唱等等。独唱是指

演唱者演唱整首作品,主要是从民歌的特点来选择演唱者的声音色彩,音色的不同对于歌曲演绎出来的效果就会有所不同。比如民歌《宜州美》歌曲中出现“问清清下枧河,问滔滔龙江水”就需要独唱者深刻体会曲中意才能很好的表达。对唱是两个或者两者歌唱者对答式歌唱形式。对唱大多是男女之间的互动,通过对歌找到自己理想的伴侣,也有知识问答形式。比如歌曲《藤缠树》中“山中只有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就是经典的对唱形式。

三、桂西北壮族民歌的发展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群体外出打工、谋发展、留守老年与儿童成为部分地区的主要人口。老年人对于桂西北壮族民歌的喜爱可以从多方面看到:唱山歌、演剧目仍旧是主要的娱乐方式,桂柳、河池、宜州地区的公园、草坪每天都有很多自发前来歌唱、表演的民众;广西各地的歌圩主要的参加者就是留守中老年,每到赶圩日、三月三等节日广西处处呈现出歌海的盛状;唱山歌、传统地方戏曲的音像制品热卖都说明了桂西北壮族民歌是有市场消费需求的。而在创作和销售领域,广西各地近年的对于山歌创作热度降低,更多是对经典剧目的重复演绎;剧场、剧团的缩减,使得观众没有了消费戏曲的阵地;再者就是精品桂西北壮族民歌面对的多是城市、面向高端人群,票价较高,而对于收入降低的城镇居民,没有相应消费水平的剧目可以欣赏。

我们在对于桂西北壮族民歌的发展传承中,笔者认为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去加强教育增加地区文化自信。桂西北地区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在进行传承,每年的三月三节日小朋友都会穿上壮族服装进行表演,每个小朋友都会唱几首壮族民歌,这种良性循环在学校中依然形成。家庭的传承在一定的程度上需要提高,因为大多数中青年选择外出打工,在传承上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存在困难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家里的老人担起了传承的重任。社会传承也是需要持续的发展,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每年都有各种民歌比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民歌的传承,但是需要进一步发展,能够走出区域,形成一种品牌效应。

小结

   桂西北壮族民歌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依然保持它独特的魅力。我们看到了桂西北地区的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看到了地方音乐艺术文化的发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在关注它的发展同时,更应该注重它的传承和创新。每年的三月三我们都能看到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对于桂西北壮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从小小刘三姐、阿牛哥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传承的决心。相信桂西北壮族民歌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走出广西,走向全国。

参考文献:

[1]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06.

[2]张震声.壮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06.

[3]黎学锐.刘三姐歌谣 [M].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4]谢金娇.从民歌到名片:“刘三姐现象”的经典建构[J].民族艺术,2020.10.

[5]林芳.呈现 .建构.消费:“刘三姐”文化符号当代嬗变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21.06.

基金项目:

2020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省部级课题《宜州彩调剧市场化运营》(课题号:20FMZ022)

202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生态环境变迁下桂西北壮族民歌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课题号:2021KY0605)

王克永(1981.01-)女,汉族,河南固始县人,博士,河池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声乐副教授,声乐教学和少数民族地区民间音乐研究。

唐文生(1980.07-)男,汉族,河南西华县人,博士研究生,南宁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声乐副教授,声乐教学和少数民族地区民间音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