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针对性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价值分析

余菁菁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将针对性护理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对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院感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院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护理满意率高于参比组患者(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中能够明显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以及院感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院内感染

多重耐药菌感染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到医疗安全和临床治疗效果。据流调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属于检出率最高的细菌类型[1]。而重症监护病房是抢救和治疗危重症患者最主要的部门。多数患者都处在危急的状态下,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均较弱,如此时对其实施侵入性的治疗操作以及大量应用抗菌药物,极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而且与普通病房相比,发生率大约是其5-10倍[2]。大量的临床经验证明,多重耐药菌感染与导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原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临床上必须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此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几率[3]。因此,本研究将针对性护理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并分析该护理模式其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相关内容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2岁到84岁,平均年龄(66.69±1.42)岁,男性23人,女性12人;试验组患者年龄40岁到80岁,平均年龄(65.72±1.23)岁,男性23人,女性12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针对性护理:(1)系统化培训医务人员,使其充分掌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高危因素以及防治对策,从医务人员自身提高预防意识。(2)严格管控工作流程。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修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流程和管理流程。当出现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情况时,即刻将患者进行隔离,避免造成大面积的感染和传播;与此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总结和归纳引发临床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因素、防治情况以及最终结果,向临床科室的所有医务人员进行反馈,提高对于该情况的重视程度。(3)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护理人员必须定期对室内的空气以及物品进行消毒。家属探视前必须做好手部清洁,保证卫生。医务人员进出重症监护病房时必须佩戴好口罩、手套,穿好防护服。(4)严格无菌护理操作。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开展各项工作,防止感染的发生。采取密闭式排痰操作,有效防止唾液经过空气传播。每班次予患者行胸部体疗两次,每次每侧背部拍十五次,频率8-10次/分。定期为患者的皮肤、口腔等部位进行清洁,同时做好管道护理工作,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感染疾病的发生。(5)完善优化防控的机制。联合相关科室建立起会诊和查房的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科学用药,确保剂量和类别无误;针对病情危重者建立动态的监测机制,每日定时采样、及时送检,做到感染早发现、早处理,以此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院感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护理满意率采用本科室制定的护理工作评价表评估,邀请两组患者及家属对研究期间内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该评价表满分100,低于60分为不满意,60-80分较为满意,高于80分为满意;满意率=(总人数-不满意)/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多重耐药菌感染和院感发生率

试验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院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多重耐药菌感染和院感发生率[n(%)]

组别

n

多重耐药菌感染

医院感染

试验组

35

1(2.85)

0(0.00)

对照组

35

9(25.71)

4(11.42)

X2

5.2851

4.2424

P

0.0215

0.0394

2.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参比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n(%)]

组别

n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试验组

35

19(54.28)

14(40.00)

2(5.71)

33(94.28)

对照组

35

11(31.42)

12(34.28)

12(34.28)

23(65.71)

X2

-

8.9286

P

-

0.0028

3 讨论

引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细菌发生自身变异或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等。由于多重耐药菌对两种及以上的抗菌药物存在着极强的耐受性,因而临床上想要治愈该类感染具有一定的困难性。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后,不仅会延长其住院时间、增加经济上的负担,而且还会对其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造成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对其生命造成威胁[4]。因此,如何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特别是如何防治重症监护病房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一直是临床上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5]

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一直备受临床重视和关注,再加上ICU收治患者比较特殊,临床治愈更加困难,以此,帮助ICU加强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预防和管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此作为出发点,将针对性护理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并分析该护理模式其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在重症监护室实施干预期间,应当从隔离、消毒、培训、制度完善健全以及无菌操作原则等方面多管齐下,夯实每个操作环节,这对于监测、管控多重耐药菌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根据得到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院感发生率均低于参比组患者,其护理满意率高于参比组患者(P<0.05)。

纵观上述,将针对性护理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中能够明显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以及院感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娟娟.重症监护病房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0):1440-1443.

[2]王飞飞,陈晓.主动干预对控制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2):49-50.

[3]田静莉.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情况分析及病房管理防控对策分析[J].智慧健康,2021,7(08):176-178.

[4]赵玲玲.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21,42(01):114-117.

[5]刘颖.针对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6):57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