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浅析

热燕古力·吐逊

新疆巴州焉耆回族自治县包尔海乡人民政府

摘要:动物检疫工作,是重要的食品安全防御屏障,通过有效的动物检疫,为畜牧产业稳步发展做好铺垫。畜牧兽医工作中,要始终关注到动物检疫的执行情况,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法,提高动物检疫整体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动物检疫;畜牧兽医;食品安全;监督执行

引言

动物检疫工作方面,由于存在着动物检疫率不高、动物检疫意识薄弱、动物检疫监督滞后以及动物检疫责任不清等情况,影响到动物检疫目标的实现。通过注重动物检疫工作落实,加强动物检疫宣传教育,强化动物检疫监督力度以及明确动物检疫权责归属,进行动物检疫工作的完善和改进,将动物检疫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动物检疫内容

微观动物检疫主要指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产地检疫就是指规模化养殖场在引进种禽、种畜时,要求对销售商、销售企业出具引入动物的官方兽医检疫合格证明;屠宰检疫就是指在屠宰阶段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应该对屠宰场、动物源食品进行抽检和巡回检查,以此保障产品合格率,满足当地卫生防疫相关要求。宏观动物检疫主要指在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基础上,在养殖场饲养过程中进行疫病检疫和净化检疫,比如通过强制免疫方式提高动物体内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根据临床检查判断动物健康状态和精神状态,并且引导广大养殖户按照规定处理病死动物,对染疫动物产品、染疫动物排泄物进行净化处置,以此最大化避免疫源扩散。

2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

2.1动物检疫率不高

动物检疫工作,是保证动物性食品源头安全的重要工作。动物检疫工作是畜牧兽医工作的重点,也是工作的核心,在畜牧兽医工作实践中,要时刻将动物检疫目标和要求进行落实。在目前的动物检疫环节,存在着检疫率不高的情况,这个问题造成了部分未经过严格检验的肉制品走上餐桌,给群众饮食健康安全都留下极大的隐患。动物检疫率不高,与检疫工作无法有效落实有关。随着动物养殖产业的发展,无论从动物养殖规模,还是从动物养殖户数量都明显增加,这就给畜牧兽医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原有的动物检疫网点布局,已经难以有效覆盖所有的动物养殖区,从而造成部分区域由于检疫路途遥远等原因,不能及时进行检疫的情况[1]。动物检疫率不高,与检疫人员不足也有直接关系。由于动物检疫工作量非常大,在人员缺乏时,检疫的严格程度和细致程度都有所下降,如很多动物检疫过程,只是单纯地用肉眼观察,并未真正严格执行动物检疫标准和规范,使得动物检疫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动物检疫人员态度不佳,不能及时耐心地解答养殖户对于动物检疫方面的问题和疑惑,也导致了养殖户不愿主动参与动物检疫。

2.2动物检疫意识薄弱

由于大多数养殖户都在偏远地区,在这种地方进行检疫工作,缺少正规的管理制度,而牧民的文化水平有限,没有意识到动物检疫的重要性,很多养殖户拒绝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检疫工作。政府及防疫站对养殖户缺乏宣传指导,导致很多偏远地区的养殖户对动物检疫意识薄弱,不能主动地给自家牲畜进行检疫,增加了动物疾病感染、发生率。

2.3监管不足

虽然我国颁布了很多关于动物防疫方面的法规,但在实际情况中,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监管不足的现象。而牧民检疫意识薄弱也给兽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常常有牧民因为检疫工作烦琐而逃避,使得很多牲畜漏检,而没有进行检疫的牲畜肉类一旦流入市场,将会存在影响人民健康及食品安全的风险。同时,动物检疫部门也没有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使得监管不明,相互推诿责任,不能有效进行检疫监管。

2.4动物检疫责任不清

动物检疫工作在以往的认知中,主要属于动物检疫部门的职责,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动物检疫也涉及到工商、卫生、运输等部门的相关职责,这样就造成在动物检疫时,出现了权责不清的情况,各个部门的工作不能纳入到统一框架中,存在疏漏,从而导致动物检疫效率和质量无法很好得到强化。动物检疫工作需要多部门协作配合完成,但是目前没有关于动物检疫的统一政策作为依据,各相关部门仍然以本部门的制度、规则为工作基础,使得动物检疫实践凝聚力不足,一旦出现检疫问题,各部门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大大削弱了动物检疫工作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大效用发挥,影响到动物检疫的全局进展。

3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措施

3.1落实检疫免疫计划,提升检疫覆盖面和检疫率

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加大应免尽免、应检尽检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养殖户主动报检和送检,提高养殖场管理人员检疫免疫主动性,根据当地村民和养殖户、管理者受教育程度、学习能力、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灵活选择检疫免疫宣传方法。比如对于学习能力不强、对新媒体传播方式认可度不高的群体,可以利用发放明白纸、张贴宣传单、村级广播等方法,引导村民主动报检送检;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青年群体,兽医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两微一端”方式,加大养殖户对当地检疫免疫计划的认知度,以此不断提高检疫覆盖面。同时,基层防控部门要想提高检疫率,应该合理规划受检动物种类和区域,按照上级指示和要求,重点检测包虫病、牛羊布病、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病症。确保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小反刍兽疫、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抗体合格率常年维持在70%以上。在检疫过程中,应该将抽检和全体检疫相结合,如果是抽检,对于家畜养殖规模在10头以下散养户,抽检数不低于1头,对于10~15头的养殖场,抽检比例不得低于2%,每批检测数量不少于2头;50头以上养殖场抽检比例不得低于3%。

3.2加大监管力度

虽说我国颁布了动物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仍然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内容,才能避免不法分子钻漏洞,加大对违法行为的管理力度。而当地政府需要对防疫、食品安全等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使其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明确相应职责。对工作人员和养殖户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对不配合的牧民进行相应惩罚,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对表现良好,积极配合检疫人员工作的牧民给予相应奖励,做到赏罚分明,借此措施加大对不法分子的监管力度。

3.3明确动物检疫权责归属

动物检疫工作实践中,需要在相关部门之间建立一个沟通联系的渠道,通过统一部署和行动来提高动物检疫工作开展实效和质量。通过统一目标和行动,也能够更好地明确动物检疫权责归属情况。有关部门可以委派专人参加到动物检疫工作小组中,对所有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梳理,并且根据各部门行政权属来合理分配任务,这样可以防止出现动物检疫空白或者重复的情况。在各部门协调工作时,权责归属也是与具体的动物检疫工作内容一致的,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有效追究责任,提高各部门工作的责任意识,保持动物检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提高专业水平

和人类医学一样,动物检疫工作同样需要借助专业技能才会精确判断病症。因此,从业人员必须保证其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而偏远地区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学习专业知识,参加专业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人员才可以被录用。同时,检疫单位需定期更新检疫知识,并派工作人员到先进单位进修学习,交流沟通检疫时遇到的问题,追求新的检疫方案,充分吸收先进理念,面对问题时有足够的经验,及时解决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畜牧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从源头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性,但是当前畜牧兽医人员在检疫过程中仍然存在工作困境,检疫效率和质量亟须提升。因此在今后工作中,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提升检疫设备配套率,引导兽医技术人员和检疫人员开展标准化检疫防控工作,以此降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周辉华,李细林.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浅析[J].江西农业,2021(12):2.

[2]辛尚国、朴永杰、刘爱玲.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分析[J].今日畜牧兽医,2020,3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