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招投标的应用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浅谈电子招投标的应用与建议

周灿银

宁波众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800

摘要:电子招投标,是指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评标专家、行政监督部门等各方交易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依托电子招投标系统,部分或全部完成招标、投标、评标、合同签订等业务的过程。基于此,本文将对电子招投标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子招投标;问题;对策

1 电子招投标在工程招投标中的主要作用

在传统招投标活动中,需要投标人到指定的交易场所购买招标文件、提交投标资料,招标人需要在指定的交易场所组建评标委员会对投标人进行审查和评定等,在此过程中交易各方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效率的要求。因此,通过电子招投标系统,可以大大缩减人工处理和审核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过程的透明度。各个单位可以在系统中获得工程招投标的信息,明确招投标的具体流程和相关内容,从而在整个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进行监管与追踪,帮助监管部门有序地推动工作。电子招投标系统的程序是不可以随意更改的,因此可以保证各项工作与流程的安全性和私密度,在所公示的招投标信息中,企业可以获知参与此次活动的结果,也可以为其提供投诉的渠道,保证整个竞争环节更加健康。另外,纸质文件对环境保护不利,保存也没有电子文件更加安全,电子招投标实现无纸化作业,也可以满足节约型社会的需求。电子招投标系统以网络为依托,在检验过程中更加客观、准确,提升了监管的规范性和标准落实的精准性。

2 电子招投标的优势

2.1 全流程无纸化操作

电子招投标与依托纸质文件开展的招标投标活动无本质区别。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网络化、无纸化的全面、实时和透明监督。整个流程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全流程无纸化操作,可节约投标人的装订成本和制作时间,同时也可节约纸张,免去投标文件的印刷、邮寄和传递等费用,低碳环保,降低投标成本,节约社会资源。

2.2 网上远程投标和网上实时开标评标

投标商购买CA电子证书,安装制作电子投标文件并加密且加入电子签名,可不必亲临开标现场,既可满足当前疫情防控下异地投标人参与交易的需求,又可降低各交易主体招投标成本,同时可解决传统开评标模式可能存在的诸多弊端,免去通信、交通费、住宿费、人力等费用支出,不受疫情、空间、时间等的限制。

2.3 随机抽取评标专家行为更加规范

一是评标专家由招标人通过系统平台随机抽取,专家库以自动语音形式通知符合条件要求的评标专家按时参加评标,有利于监督评委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操守,有效避免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二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对投标文件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将评标专家从冗繁、单一、枯燥的手工查询中解脱出来。

三是“远程异地评标”方式,打破了空间地域限制,实现不同地域的优质专家进行“资源共享”,同时将招标人、评标人与评标专家从地域上进行隔离,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干预,有效杜绝“人情标”、“关系标”,促进招标活动更加规范、公正、高效。

3 电子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3.1 电子招投标平台众多,彼此兼容性较差

据统计,我国现有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数百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彼此通用性和兼容性较差。例如,各个平台的数字证书认证机构各不相同,招投标参与方需要办理各种CA认证才能满足项目的不同需要;电子招投标文件制作工具、电子文件格式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各平台制定各具特色的规范和要求,参与方每参加一个新的平台采购项目,都需要花费时间来熟悉操作流程。即使平台上的文件有模板,通常也是固定格式,不允许作出修改。但对具体项目而言,部分特殊要求和评分细则需要根据项目自身的特殊性来制定,固定的格式就显得差强人意。

3.2 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电子招投标平台众多,但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例如各平台招投标环节是否合理、合法,能否有效制止人为操作,市场主体的身份识别、投标文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有无权威机构的鉴定和认证等。而投标文件和数据对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更高要求。如果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稳定性得不到有效保证,很可能造成商业机密的泄露、数据信息被不法分子恶意篡改等。

4 电子招投标的应用优化对策

4.1 完善电子招投标配套法律体系的构建

为促进我国电子招投标的健康发展,维护市场主体的权益,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电子招投标的法律法规,在技术、管理、业务等各方面形成科学、统一的标准,引导规范电子招投标行为。同时,完善行政监督机制,结合电子招投标的特点,创新监督方式。约束市场主体各方的交易行为,督促电子招投标平台提升服务水平,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4.2 注重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招投标平台

有关部门应对电子招投标的服务平台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搭建全国统一的技术管理标准、数据接口和规范的信息资源共享电子招投标系统,提升各地区、各行业电子招投标服务平台的兼容性,为市场主体、监管部门、社会公众提供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管理规范的电子招投标服务平台,满足市场在招投标信息高效收集、资源共享等方面的需求,增强电子招投标的推进效果。

4.3 提高交易平台的安全性与保密性

为了提升电子招投标的安全性,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防护,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应通过技术手段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建设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提升网络安全的防御能力。通过加强网络安全预警检测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实现全方位的感知与防护,从而有效地发挥电子招投标的作用。首先,应不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邀请网络安全专家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制定详细的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从技术防护、应急处理等多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其次,还可以通过物理防护,如电线的布置、网络的布置等,在UPS异常情况下可以正常运行,还应注意防火、防鼠、防虫对线路的破坏。再次,应做好电子招投标交易系统的网络防护工作,可以通过杀毒软件的安装,做好数据备份、加密软件、防火墙升级、断电安全系统、密码安全系统等方式,防止网络黑客工具,并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演练。最后,设置好制度以及权限,结合不同人的不同级别和职责,设置访问权限,这样可以防止对敏感数据与信息的访问。

4.4 提升从业人员职业素养

在电子招投标中,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电子招投标不断发展过程中,当前的工作模式已经与传统的招投标有了非常大的不同,因此需要对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掌握招投标流程和相关法律,还应了解信息技术。如果工作人员在某方面有所欠缺,将影响到电子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工作人员上岗后,还应继续教育,使其更好地满足电子招投标工作的需求。

5 结束语

总之,电子招投标是信息技术发展之下的必然结果,电子招投标可以实现信息公开透明、降低交易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推动诚信建设等。在大数据技术应用过程中,电子招投标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我国电子招投标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地方还有待完善,尤其是网络的安全性以及监督功能,应不断完善,使得电子招投标制度与体系可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恒.电子招投标系统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16):48-50.DOI:10.16673/j.cnki.jcfzdx.2022.0196.

[2]王微.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智能化评标系统研究与实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2(08):59-60.

[3]孙虓珑.企业电子招标管理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招标,2022(08):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