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作用分析

陈戈 ,赵雪霜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100018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的影响。方法:2019年5月-2020年5月,选取医院所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参照组,每组10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基于社区宣教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结果:参照组中并发症34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21例,肾损害9例,左心室肥厚4例,并发症率为34.0%;研究组中并发症11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4例,肾损害5例,左心室肥厚2例,并发症率为9.0%,研究组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完成后,两组血压水平均比管理前显著降低,t=13.01,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基于社区宣教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够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并发症,适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高血压;社区;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是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类慢性疾病,通常伴随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阻塞等病变[1]。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健康水平,实现自我价值,增加健康行为,患者的健康行为是否执行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个人认知、经验、所处的环境以及需求等。本次研究中对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所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5月-2020年5月,选取我院所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共200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5.3±5.8岁;男110例,女90例。纳入标准:高血压管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高血压管理资料不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参照组,每组100例。参照组,年龄62-75岁,平均年龄64.0±4.3岁;男55例,女45例。病程5-34年,平均病程21.3±4.8年。研究组,年龄61-73岁,平均年龄65.5±5.2岁;男55例,女45例。病程6-36年,平均病程22.4±4.9年。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无统计差异,P>0.05。本次研究经过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管理模式:对患者每月进行一次电话高血压管理。进行电话高血压管理时要合理控制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每月电话回访一次,安排医生的高血压管理值班表,高血压管理时做好谈话内容记录[2]。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门诊高血压管理,每月安排一次电话回访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根据患者的反馈信息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在以上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基于社区宣教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1成立社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团队

成立社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公卫人员等,组长1名由主任医师担任,1名高年资护士做为专职管理人员,小组负责详细记录患者信息,对档案进行更新。

1.2.2开展基于社区宣教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饮食治疗。禁止饮酒,禁止吃高盐高糖食物,推荐饮食常见的包括苦瓜,赤小豆,黑豆等,这些食物都可以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食疗中[3]。②运动养生。通过运动健康教育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可以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较为缓慢的运动方式,避免一些激烈的运动方式。③注重调摄情志。高血压的发展与发生与情绪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一定要注重调节情志,“节喜怒”、“减思虑”,保持情志调畅,气血流通。

1.3评价指标

并发症率: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血压水平:正常范围: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方差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并发症对比[n(%)]

参照组中并发症34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21例,肾损害9例,左心室肥厚4例,并发症率为34.0%;研究组中并发症11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4例,肾损害5例,左心室肥厚2例,并发症率为9.0%,研究组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

2.2患者血压水平

    管理前两组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完成后,两组血压水平均比管理前显著降低,t=13.01,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

表1  研究组和参照组的血压比较

组别

例数

DBP

SBP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参照组

90

99.5±15.3

96.3±14.6

160.7±8.9

157.3±9.0

研究组

90

98.7±16.4

81.5±10.7

161.2±6.6

130.6±7.1

3讨论

作为高血压管理医护人员一定要提高沟通技巧,充分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体检情况、健康问题等,向患者传递明确的信息和目的,提高高血压管理的效果。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时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配备电脑形成完备的高血压管理资料,有助于完善患者的健康档案。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态度诚恳、表达清晰,结束后感谢患者的配合。留守老年患者缺乏陪伴,可能多有抱怨牢骚,一定要耐心倾听

[4]。对于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不要急于给出建议和纠正,避免强制说教,对患者遭遇表示理解,鼓励他们积极做出改变。电话健康教育是大家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电话健康教育进行解答回复促进医患交流,能够顺应大众需求[5]。电话回访健康教育是一种延续护理方式,也是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电话回访时开放式的健康教育,将专业的护理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中,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健康责任感,改善生活习惯方式,加强自我保健能力,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的控制情况。

综上,基于社区宣教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够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并发症,适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威.基于"手机新媒体"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研究[J].护理与康复,2020,19(12):90-93.

[2]张梅红,沈雁艳.分析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的干预效果[J].心理医生,2019,025(003):336-337.

[3]曹艳雯.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006(046):294-295.

[4]王战,宫恩莹,彭伟霞.社区赋能在慢性病防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0):1153-1160.

[5]张雪琴.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J].高血压新世界,2019,022(005):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