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化城市视角下新型工业文化空间设计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工业文化城市视角下新型工业文化空间设计探究

郭爱华 ,王俊婷

辽宁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辽宁鞍山114051

摘要:鞍山是国家传统的重工业基地,也是近现代中国钢铁类工业遗产的典型代表。鞍山工业遗产以其独特性和稀缺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景观和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空间关系的本质是人与城市的关系,本文阐述了鞍山工业文化的背景、鞍山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鞍山工业文化遗址的空间再设计的探索,以此为工业文化城市的空间设计提供引导和借鉴。

关键词:工业遗产、工业文化、城市、空间设计

  1. 鞍山工业文化的研究背景

1.1鞍山工业遗产的发展现状

    近代优秀的建筑和工业遗产成就了鞍山独特的城市风格,鞍山工业遗产包括厂房、工业构筑物、用于工业生产的设备,以及与工业相关的附属建筑,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大概有50 处左右,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集”,共有4个遗产片区,分别是市中片区,鞍钢片区、北部片区和南部矿山区。集中于市中区的多为与工业活动相关的附属建筑,比如台町历史文化街区、东山宾馆建筑群、井井寮、焦耐院办公楼等,这类建筑位于城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流量较大。鞍钢片区和北部片区是集中的工业片区,进行直接的生产活动,,这两个区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和未来的发展价值。但是存在保护力度不够的状况,有些工业遗产一直荒废着,不被关注。

1.2历史赋予鞍山工业遗产的价值

    鞍山工业遗产作为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殖民建设和新中国成立后初期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在工业技术史和建筑技术史上具有的历史价值极其丰厚。工业遗产本身直接记录着城市和企业的发展历史,对于加强企业和城市工业文化有着突出的作用。例如鞍钢的孟泰精神、雷锋精神、王崇伦精神、郭明义精神等鞍钢历史上一大批优秀的职工,他们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对于新时期鞍山城市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次鞍山工业遗产具有独特的外形、风貌、建筑形式、体量和比例等方面的审美价值,包括老一号高炉、大孤山铁矿等,无一不是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

1.3鞍山工业遗产目前面临的严重问题

    近些年,随着鞍钢企业的设备技术更新和鞍山城市的发展,遗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存,但是这些工业遗存却并未受到妥善的保护和再利用,致使很多独具鞍山地方特色、且寄托着工业文化情感的工业遗存逐渐消失,一大批有着深厚历史的老建筑和厂房设备被拆除。另外,城区内多处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近代建筑未能及时纳入管理和保护体系中,导致其在近些年大规模的旧城更新中不断受到人为的破坏。

  1. 鞍山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2.1沿铁路两侧和城市南部的矿山带分布

    鞍山是一个因铁矿和铁路而兴起的近代工业城市,鞍山工业的分布遵循着靠近中东铁路和铁矿资源丰富的矿山的自然规律,这就使得现存的鞍山工业遗产在分布上大致也是呈现出这规律。日本殖民时期,先后沿中东铁路沿线两侧进行规划和建设,在铁路西侧修建了鞍山制铁所和制铁所职工宿舍区,在铁路东侧为鞍山市主要街区,此即鞍山工业遗产沿铁路线分布的重要原因之一。

2.2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心两片一带”的特征

    鞍山工业遗产在空间上呈现出“大分散,小聚集”的特征。即整体上鞍山工业遗产分散于整个城市范围,南到东鞍山和西鞍山,北到灵山,东到大孤山,西到鞍钢厂区;与此同时,鞍山工业遗产还有着局部地区集聚的特征,主要集聚于鞍钢厂区、主城区中心、主城区北部和主城区南部四个片区。归纳起来,鞍山工业遗产在空间上的总体分布呈现出“一心两片一带”的特征。“一心”是主城区中心,“两片”分别是鞍钢片区和北部片区,“一带”是城市南部矿山带。

3对鞍山工业文化遗址的空间再设计的探索

3.1鞍山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现状分析

    鞍山主城区内有多个大小规模不等的公园绿地,包括面积较大的二一九公园、孟泰公园、东山风景区,和面积相对较小的烈士山公园、湖南公园、永乐公园、人民公园、静湖公园等。数量少、绿地面积不足,这对于鞍山市辖区160万市民来说远远不够,并且这些公园分布也不合理。鞍山城市中能够用来为市民活动服务的广场也是极少的,只有市府广场、二一九公园广场、烈士山正门广场、人民公园广场等,整个鞍山城市真正的市民活动广场只有不足十个,面积均较小,且都分布于东部城区,这也凸显出鞍山城市对广场空间的迫切需求。

3.2工业文化广场和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

    鞍山城市未来势必要建设更多的市民广场,尤其是西部城区寻,研究迫切需要广场等公共开场空间的空间节点,日后在这些节点地区进行拆除和更新建设的时候,能够合理的将一些拆除平整后的地块改造成为大小合理、分布平均的广场和绿地,来增加鞍山城市的公共空间,提高所在地段的景观风貌和生活质量,尽力满足市民们精神文化需求。而这些新建的广场和绿地的风格和形式,就应该充分考虑鞍山城市所具有的独特的工业文化和景观,在设计建设这些广场和绿地的时候应该以工业文化为主题。同时,也应该对现有的鞍山广场和公园绿地进行适当的改造建设,增加工业景观和文化元素,提高城市整体的工业特色。

3.3鞍钢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

    鞍钢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年产量也位列世界最大钢铁厂的前列。当鞍山地区的钢铁工业面临着重大的调整和重组,那么鞍钢厂区无疑将面临着全部拆除重建还是改造再利用的抉择。而选择改造再利用并复兴地块厂区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不但保留下众多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的工业遗存,还大大降低了技术难度和资金投入,营造了鞍山城市特别是市中心的城市特色和工业形象,文化创意产业是最适合这一地块改造再利用的产业开发模式。大片成规模的厂房车间和建筑,蕴含着工业文明记忆和历史,承载着城市精神和文明,具有多样的形式和空间结构,都使其具有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总结

    由于工业遗产不同于普通的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工业特征使其往往具有高于工业生产功能的寿命,加之其具有大框架、大空间的结构特征,因此工业遗产往往具有较强的再利用性,可以通过改建、加建等手段,来转换其使用功能,从而达到新的用途和目的。依据鞍山每一个工业遗产所具有的绝对价值和保护再利用价值,充分考虑其功能、所处位置、所属产权等各方面实际情况,可对鞍山现存工业遗产的整体再利用提出一些建议和引导。

参考文献:

【1】张 洋,李长霖,吴 菲.数字化技术驱动下的交互景观实践与未来趋势【J】.风景园林,2021,28(4):99~104.

【2】徐浩铭.鞍山工业遗产整体保护格局构建研究【D】.长春:沈阳建筑大学,2015.

【3】石 越.BIM在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14.

作者简介:

1、姓名:郭爱华(1982.10-)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辽宁鞍山人,学位: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产品造型设计与理论研究

2、姓名:王俊婷(2002.1-)性别:女,汉族,籍贯:辽宁大连人,学位:学士。研究方向:产品造型设计基金资助: 2022 年度鞍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设计创新视角下鞍山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项目编号:as20222059

2022年度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课题《设计创新视角下东北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220615ZZ07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