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途径的探讨

/ 2

关于工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途径的探讨

孙静

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热力分公司,河南省  濮阳市  457001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当前在油田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期间,工会组织更应充分发挥工会的优势和职能作用,找准位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工会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为促进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履行工会职责,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

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工作的重点就是发挥职能作用,各级工会要根据《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在企业党组织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积极推行厂务公开,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工会本身职能作用,认真履行维权基本职责,更好地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职工全面发展。当前,随着企业改制以及产权制度改革,企业的组织体制、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变化,改革必然要进行经济关系、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必然要触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其中,职工群众所承受的精神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最大。因此,在改革力度加大、劳动关系矛盾日益复杂的今天,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工会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根本任务。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首先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围绕党政所急、职工所需、工会所能的工作来定位,把职工的意愿和要求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维权工作上有所突破,以维权的实效取信凝聚职工。其次,要从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出发,明确自身工作目标。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工会的服务对象是职工群众,工会以人为本就是以职工的愿望和需求为本,努力提高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努力满足职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需求,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再次,要从工会独特的社会定位出发,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充分体现群众组织的特点,在化解矛盾、解决企业和职工冲突方面发挥自身优势。

二、加强民主管理,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保证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离不开民主管理,工会组织必须从职能出发,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人翁作用。一是进一步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履行职代会各项职权。保障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力,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努力创新职代会制度,不断提高职代会对企业改革、发展重大决策的参与率,不断扩大对重大决策的审议范围。二是实行厂务公开制度。做到企业重要决策、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和领导班子建设及廉政建设的事项等向职工公开,接受职工的监督。三是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这是职工群众参与企业内部民主选举、竞争选聘、考核晋级、评议干部的基本载体。四是要加快职工民主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同时加大监督力度。五是鼓励和支持各单位积极探索职工民主管理的其它有效形式,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的职工民主管理框架。

三、开展有效活动,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是要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企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力量是企事业发展的活力源泉,建设和谐油田,工会应把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挖掘出来,使这一源泉充分涌流。一是注重特色,搭建职工建功平台,以创建特色“工人先锋号”“女职工建功立业示范岗”“创新创效团队”为主要载体,开展好“安康杯”竞赛和群众安全监督等活动。二是扎实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这项活动是贯彻落实“依靠”方针,更好地发挥职工广大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的重要载体,是动员和组织职工为油田发展建功立业的有效途径。要发动引导职工紧密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大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活动,通过技术比武、技术攻关、技术练兵,解决工作业务中的难题,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效益。三是围绕企业工作,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以及女职工“岗位建功”活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发挥好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和主力军作用,为完成各项工作加油鼓劲,推波助澜。四是充分发挥“大学校”作用,加强职工素质建设,倡导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四、协调劳动关系,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是工会维权的最有效突破口。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坚持服务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始终应该是工会的基本职能和基本任务之一。通过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能为进一步维护劳动者的所有者权益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一)坚持组织协调,发挥集体力量。工会组织是职工群众利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担负着集体劳权代表的职责。加强基层工会建设,这是工会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的前提条件。

  (二)强化机制协调、发挥整体维护作用。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主要以制度为载体。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所处的主体地位,要求工会必须通过完善机制来协调劳动关系。一要全面推行以劳动合同、平等协调和集体合同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职工劳动权益维护机制;二是坚持和发展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要依靠和发挥这三大机制来调整劳动关系矛盾,从制度上保证协调稳定劳动关系的建立。

  (三)加强政策协调,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工会要加强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有关政策研究、制定的参与力度。要积极参与有关涉及职工利益政策的研究、制度,尤其是促进就业、调节分配、加强社会保障和推动企业改革方面政策的研究制定。为了确保工会在参政议政上发挥作用,工会必须发挥主动性,做好事前调研,最大限度地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综合,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和企业实际进行研究,提出的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建议,确保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参得进,发声音,起作用,有作用,使工会的参政议政作用明显地体现出来。

  (四)注意预先协调,发挥超前维护作用。工会组织要发挥自身广大职工群众联系紧密,基层组织网络体系健全的组织优势,构筑起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中心的冲突预防、预警和化解机制,从而促进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要进一步延伸到依法源头参与、落实集体合同、规范企业用工、维护困难弱势群体利益等方面。要切实搞好职工来信来访工作,千方百计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把群众性事件减少到最低限度。要加大对新形势下劳动争议的调处力度,并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要通过“预测、预审、预防、预报”等措施的综合运用,真正发挥预警机制的作用,使其成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企业稳定的重要制度。

(五)搞好现场协调,发挥具体维护作用。工会组织是集体劳动权的代表者,工会主席是劳动关系协调的第一责任人。凡是集体争议,工会应当及时到现场靠前协调,始终把职工权益放到第一位,维护好职工的切身利益,把讲道理和细致入微的心理疏导工作结合起来,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稳定是实现根本利益和自身利益的首要途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