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微生物检验作用概述

/ 2

临床中微生物检验作用概述

王方,魏小杰

绵阳市梓潼县人民医院  622150

最近几年,在中国,微生物检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它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已经逐步被应用到了临床诊断中,它的主要内容是药敏试验、显微镜检查、样品验收、样品采集等,在每一个过程中,都要求有专门的医务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并对检验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但是,从当前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它还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检验环境越来越复杂,检验结果对临床医药作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患者对检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院应加强对临床病原菌检测的关注,采用多种检测手段,以提高检测准确率,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的数据。

一、什么是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检验主要包括了统计、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就是对排泄物、人体体液、血液等样品的检验,运用各种检验仪器和试剂来展开化验,对受检者机体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类。通过对相关人群的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微生物检测的能力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分析数据,可以确保疾病的正确诊断,减少了医生对疾病的误诊和漏诊。

二、微生物在临床应用中有哪些作用

在临床上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微生物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可以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精确的检测,并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药敏试验,进而对临床用药进行了指导。但是,从当前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它还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检验环境越来越复杂,检验结果对临床医药作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患者对检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在微生物检验的每一个步骤上,展开一次全面的质控,除了要参与到检验中心的定期的质量考评之外,还应该构建出一套完备的实验室质控体系,比如试剂、培养基、标准血清的品种是否齐全,是否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药敏试验的方法和材料是否标准,都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测,每一个室都要准备好标准品和标准菌株,质控工作要有一套制度,要有一份记录,并有一份检查督促。

2.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

一方面,应加大对传统基础技术的训练力度,目前,细菌图像的着色、显微镜下的形态鉴别、分离、培养等仍是微生物检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而细菌的培养检查仍是致病菌检查中不容忽视的“金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该专业的新趋势、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还要在英语、计算机等方面进行持续的提升,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3.做好院内感染的监控工作

在医院中出现感染的时候,院内感染监控的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患者的病例数据,对病原体和抗药性的应用情况进行精确的分析。利用院内监控,可以对消毒灭菌进行质量检验,便于及时地发现风险因素,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对重点病区进行重点检测,对重要的病原体展开追踪分析,对医院感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感染源进行追诉,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这里面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而且工作量很大,而且监督也很重要,不能有任何的疏忽,要严格的执行。

4.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目前,细菌抗药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抗感染治疗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导致了临床细菌实验室工作的难度加大。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高效地开展常规的抗生素的脱敏试验,从耐药性的检测角度,研究耐药的机理,并对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以免产生片面的错误认识。同时,对与该菌株有关的资料进行了保存,以供后续研究。对药物抗性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及时汇报给领导。每天做好主要抗性菌株的监测,并进行抗性基因的调查。

5.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目前,细菌抗药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抗感染治疗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导致了临床细菌实验室工作的难度加大。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高效地开展常规的抗生素的脱敏试验,从耐药性的检测角度,研究耐药的机理,并对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以免产生片面的错误认识。同时,对与该菌株有关的资料进行了保存,以供后续研究。对药物抗性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及时汇报给领导。每天做好主要抗性菌株的监测,并进行抗性基因的调查。

三、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

美国医学会通过对临床检测的安全性、实时性、有效性等指标的分析,得出了细菌检测的品质与临床检测的准确度有直接关系的结论。当前,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室内质量控制,另一个是室间质量控制,其中,室间质量是由上级的质量控制中心,定期地制定出一个标准的参考样本,并且在经过了医疗机构的实验室的检测之后,它才可以将检测的结果上传到专门的部门,在此基础上,由质量控制中心以检测的数据为依据,对其进行评估。其主要目标是要确保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质量与其他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大体一致,这也有助于医务人员能够在实验室工作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发现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达到对实验室微生物检验能力的整体把握,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仪器和试剂

微生物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全部是由正规渠道购买,在经过上级质量检测部门检测后,保证其达到行业标准才能投入到正常使用,在使用期间要根据预期要求来进行定期养护,一旦出现故障问题要及时进行保修处理,完成维修工作后应利用标准曲线进行校正处理,才能应用到正常工作,再通过多样化方法来提升检验精度,才能给临床工作提供丰富数据资源。而试剂是通过正规厂家采集后储存在医院,储存环境要以壁光性、干燥、低温为主,定期记录库存,了解存储实际情况,及时将过期试剂清理出来,如果需要更换仪器使用试剂,要根据行业标准校正标准曲线。

(二)培养基

在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培养基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而培养基的数量又会对临床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要求临床微生物检验者应注意加强对自己有关介质的认识,并根据不同的介质、不同的样本,选用不同的介质。另外,培养基的基本条件也会对检测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湿度、 pH值、灭菌等,在进行结核杆菌的培养时,要将培养基 pH值保持在6.8-7.2之间,这个值可以促进结核杆菌的生长。如果要对制备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则要彻底清除非病原菌,以免对检验结果产生严重的影响,而灭菌条件会对培养基 PH值和凝胶强度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因此,医务人员要对灭菌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 

(三)环境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应用必须按照工业标准,与国家有关部门所规定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一致,要将实验室的湿度保持在22℃的恒温下,并要经常进行消毒,保持空间的通风,将电场、湿度、照明、噪声、振动等因素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实验室内部进行定期的检查,以便能够及时的找到问题所在,并采取专门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就可以使检查的结果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