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蓝田县汤峪镇塘子村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蓝田县汤峪镇塘子村为例

张颖娜

西安外国企业服务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载体。经过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和设施条件都有着显著的提高,但乡村文化的渗透力和活化度还处于低效水平,文化有效赋能乡村产业、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仍是当前乡村旅游关注的重要方向。在当前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蓝田县塘子村为例,结合乡村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自身诉求,探究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旅融合、温泉、塘子村

塘子村是西安近郊知名温泉度假地——东汤峪温泉(以下简称汤峪温泉)的核心区域,以泡汤、农家餐饮住宿等乡村旅游度假产品为主。近些年乡村旅游品质的提升和周边旅游产品的更新,但塘子村还停留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地位逐渐被边缘化。本文通过挖掘温泉和村庄的文化属性,结合乡村自身的空间特征,以文旅融合为推手,为乡村旅游的更新升级提供创新思路。

一、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与趋势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更多的利好政策倾斜乡村。从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到《“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乡村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发展”、2022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持续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乡村旅游正从原有的单一观光逐步向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和品质化的方向转变。同时在旅游产业快速复苏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客群逐年增长导致乡村旅游的需求升高,较于传统的“乡村逛吃半日游”模式,乡村民宿、乡村夜经济、乡村旅游度假区等整合城乡优质要素的乡村旅游产品,正成为乡村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乡村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升,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造血方式。通过多元化、特色化、品质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有效赋能乡村,真正实现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是未来乡村旅游需要探索的方向。

二、旅游发展现状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塘子村坐落于秦岭北麓汤峪道旁,距离西安仅40分钟车程。在蓝田产业格局中,以塘子村为核心的汤峪镇处于蓝田西部旅游极核中。

塘子村是汤峪温泉度假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以温泉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初现。当前村内有公共温泉浴场2处,温泉酒店2处,温泉主题观光景点1处,相关的宾馆酒店、农家乐、零售等商铺近200家。乡村旅游是全村的绝对主导产业,年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全村近九成人口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此外,塘子村作为镇区的主要承载地,商业、公共服务、居住等集镇特征明显。

(二)旅游产业发展核心问题

1、单一低品质的产品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度假市场

当前温泉市场竞争激烈,游客对于温泉旅游的期待也逐步提高。汤峪温泉开发较早,当前还以低品质的泡汤、吃农家饭等旅游产品为主,种类单一且品质较低的产品不适宜当前的旅游度假市场。

2、自身特色和文化内涵展示与活化不足

汤峪温泉历史文化厚重,且村庄自身的集镇、民间艺术、佛家等文化类型众多,内涵丰富。但当前对温泉和乡村文化内涵仅停留在表层的展示,深度挖掘与活化不足。

3、初级的乡村旅游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多元化的旅游服务需求

乡村旅游服务设施以小型农家乐、农家宾馆等初级服务为主,低品质的旅游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4、内部过渡聚集,外部未能与山水环境有效拉接

旅游产业围绕温泉浴场-镇区主街聚集,其余空间分布较少,过度集聚化发展影响镇区日常的生活服务。同时乡村旅游度假活动聚集在塘子村内,未能有效整合村庄周围山水林田等要素。

三、文化内涵挖掘和价值梳理

(一)知名的温泉品牌。汤峪温泉是陕西省内最具知名度和开发最早的温泉之一。汤峪温泉也称石门汤泉,最早发现于汉代,盛于唐朝,与临潼骊山汤泉、宝鸡凤仙汤并称盛唐三汤。1956年建成全国26个重点温泉区中的首批疗养院西北温泉疗养院(现汤峪疗养院),2003年建成汤峪温泉度假区。塘子村作为省内唯一以乡村为载体的温泉度假区,要充分发挥温泉品牌的引擎作用,以乡村为载体,打造特色的乡村旅游区域。

(二)独特的医疗保健功能。汤峪温泉水质优良,具有温高、弱碱、多微量元素的特点。其中氟离子、可溶性二氟化硅含量较高,偏硼酸含量达到医疗价值浓度,对皮肤病、关节病、疼痛病症等有特殊的疗效。旅游开发中应充分发挥温泉医疗价值,创新医养方向的应用。

(三)特色的沐浴文化。从汉武帝赐浴盖长公主到唐玄宗杨贵妃共浴,汤峪温泉有着皇家御用温泉的色彩。同时由于其以乡村为承载地的独特性,桃花节、温泉庙会等具有民间代表的民俗文化也融入进沐浴文化中。在旅游产品的塑造中,应展现其包容性特征,打造多元的文化旅游产品。

(四)优美的乡村生态。村庄南延至秦岭腹地,周边汤峪湖森林公园、东峰山等自然资源丰富。塘子村的旅游发展要以生态为底色,构建综合型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四、乡村旅游高质量提升路径

立足乡村旅游的特色资源和发展问题,提出

做强医养、文化造血、品质提升联动周边四大实施路径:

(一)做强医养:发挥温泉医疗价值,形成特色鲜明的医养品牌

对不同的浴场进行不同层次的改造提升,汤峪温泉疗养院塑造现代化和精品化的养老养生示范区域,大众浴场打造亲民化的水疗场所,满足不同游客的医养水疗需求;联合专业诊疗机构,结合周边乡村田园空间,培育特色名医工作室、中医理疗馆、温泉医美养颜馆等医养产品,打造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医养保健区。

(二)文化造血:挖掘自身文化特征,丰富文化的展示与活化

深入挖掘温泉关联的文化内容,构建四大“温泉+文化”的体验地:以温泉浴场为空间载体,将开蒙、弱冠、及笄等传统国学礼仪嵌入温泉文化体验,打造温泉国学文化体验地,实现文化的活化与叠加放大;以大兴汤院为基础,将皇室沐浴文化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表达,打造皇室温泉文化体验地;依托乡村非遗节事,在现有泡汤、逛庙会的基础上融入袚褉泼水、祈福、汉服游园等文化活动,打造温泉庙会文化体验地;以现有龙泉寺为核心,拓展山下广场村宅空间,打造集斋戒-沐浴-听禅-悟道-禅行于一体的参禅悟道体验地。

(三)品质提升:更新旅游产品,完善服务设施

以主客共享的理念打造精品化的旅游接待服务地和城镇生活服务区。整合现有农家乐等初级业态产品,将部分功能向主街外围疏解;点式植入以沐浴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艺术馆和文创馆等,满足多元文化展示体验需求;增加茶馆、主题书店、乡村咖啡、私汤等主题产品,给游客提供停留休憩空间的同时丰富村镇居民的文化生活。

(四)联动周边:拉接周边生态乡村资源,打造温泉休闲集群

拉接周边的山、水、湖、林、田等生态腹地,植入滨水休闲、艺术表演、乡野体验、户外拓展等休闲活动,拉长游客休闲时间和空间。强化塘子村与周边乡村旅游发展的联动,塘子村作为乡村旅游引流的核心品牌,带动周边村庄的旅游产品供给和旅游服务支撑,形成以农耕体验、乡愁感悟、乡村市集等于一体的“大塘子”乡村旅游集聚区。

结语: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早期的乡村旅游区域已开始更新升级的思考。塘子村作为大城市周边早期乡村旅游更新的典型代表,应对当前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自身温泉价值,结合周边生态和乡村空间,探索了部分的更新途径。希望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丽群, 黄大星,乡村振兴下特色小镇产业市场分析 ——以韶关温泉特色小镇为例[J].现代农村科技,2021(8).

2.韦晓萌,陕西大兴汤峪温泉旅游品牌建设优化方案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

3.闫芳,基于游客感知的乡村温泉旅游提升策略研究[J].城市旅游研究,2022(3).

4.张进明,1993-2008年蓝田汤峪镇景观格局演变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5.陈博,关中地区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研究——以蓝田县汤峪镇为例[D].西安,长安大学,2017.

6.郭晨浩,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建设刍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