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在船闸中的应用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在船闸中的应用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唐直明

徐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智能应用普遍运用到船闸的运行管理当中,这些技术的应用使蔺家坝船闸的运行管理迈上了新的台阶。过去是人工登记、售票。现在安装了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的开通运行避免了船员来回上岸办理过闸手续,节约了时间成本,同时降低了船舶运输成本,提高船闸智能化监管水平和船闸运行效能符合绿色高效发展理念

关键词:船闸: 新版水上ETC:应用:

蔺家坝船闸运行中心位于江苏省港务区柳新镇蔺家坝村,上接微山湖西岸的京杭运河湖西航道,下连京杭运河徐扬段,是京杭运河江苏段的北大门,其船闸设计通航能力均为2000吨级的二级通航建筑物。

一、原有收费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

2018年7月以前原有过闸模式是船舶排队时间长,特别是在运输繁忙的季节,船舶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以排队、登记信息、购票。一次过闸流程从船舶停靠到远调站排队登记—买票—回船待闸所需时间大约40分钟,再从引航道待闸—进闸—出闸所需时间约50分钟,总共需要过闸时间在90分钟左右,所需费用成本,船舶动用小艇靠岸登记,每艘船舶费用在30元左右,造成了船民不必要的花费,对环境也会造成二次污染。对于船闸管理来说,也会因此投入巨大的人力来维护船舶待闸秩序,所需各项成本较高。调闸效率低下,同时此种运行收费方式,也易产生一些行风问题,这种运行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绿色高效航运发展理念。因此,原有的收费管理模式对于船主和船闸管理者来说,存在着较大的管理成本,如何打破管理瓶颈,就需要一种新的运行管理模式,这时,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应运而生。

二、新版便捷过闸ETC使用情况

(一)船舶装机入网情况

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是依托互联网技术船员只需首次携带船舶检验证书等材料上岸审核办理,在船闸工作人员指导下,在手机上完成APP下载、注册、开通绑定网银支付宝等程序即可。船舶在到达船闸信号识别区后提前申报、远程操控,并且有网银、支付宝、微信等多种支付手段过闸模式,是一种“过闸无须上岸,登记不再跑腿”更便捷、更高效过闸系统。船闸于2018年7月通过前期充分细致的调研学习准备,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在我闸开始推广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了船民的认可,自推广开始,船员们积极关注、主动下载,掀起了一股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安装、咨询、使用热潮。2018年7月份日安装量在40条左右。截止2022年12月底,船闸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安装新增注册单机船舶达到2900余艘,从2018年7月投入使用到2022年12月底船舶通过量达117583余艘,船闸过往船舶安装率在95%以上,比老版ETC使用期间上涨73%左右。

(二)船民使用情况

通过对使用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过闸船员的调研走访,他们对船闸安装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表示非常欢迎,确实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一是新版智能过闸系统简化了过闸流程,系统检测登记顺序公平合理,船员可以合理安排船舶过闸时间;二是船员不用上岸办理登记缴费等手续,避免了船员动用自备小船或租用其他交通工具办理过闸手续,节省了来回上岸交通费(以蔺家坝船闸为例,一天过舶量平均每天约在65艘,安装率95%,单艘船舶节省费30元,一个月一座船闸为船员可以节省费用约54900元,一年可以为船员节约成本约658800元);三是规避了与“中介”的接触和其它不必要费用的产生。

(三)对船闸运行影响

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的使用,使我闸运行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是优化了船舶过闸流程,不上岸远程办理过闸手续,缩短船舶登记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以前调度一个闸次约需要90分钟,现在调闸流程约需要55分钟,节约了船闸综合成本);二是提高船闸智能监管水平,增加了船舶未经登记不得进入引航道识别区的设置,使船舶停靠、过闸秩序大大改善(以前需要航政艇在现场维护秩序,现在只需要巡航航道设施和根据船民的需求提供保障服务就行,拉近了闸群关系);三是基本杜绝了船舶到闸先后顺序识别困难的问题,减少了船员与船员之间、船员与船闸工作人员之间纠纷;四是规避了第三方“中介”,净化了船闸廉政环境;五是减少了登记人员的操作流程和售票人员现金管理的压力。

三、便捷过闸ETC使用中存在问题:

(一)船舶使用中的问题

1.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使用初期手机远程登记成功后,手机出现故障,或者银行卡余额不足,不能完成在线缴费,船员必须上岸登记买票,工作人员删除登记后原来的登记号就失效了,不能保留原来的登记号,耽误船员时间影响船闸调度效率。

2.远程申报并进入报到区后收不到登记号,需要人工审核确认通过后手机上才会收到登记号,信号系统不稳定,手机“公共信息”航道地图船员操作不方便。

(二)船队使用问题。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目前船队使用率还不是特别普及,录入系统需要提供的材料种类多,造成船员不愿办理此项业务。

(三)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是结合现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现代化过闸系统,目前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和其他系统在数据不能共享、操作相对繁琐,船载RFID身份标签推行受到与海事职能问题不能及时安装推广等问题。

(四)航道远离城区信号不稳。调研后发现该系统使用时信号还不是很稳定,抗干扰能力相对弱、特别是我们船闸离发电厂、电站比较近,需解决信号干扰问题。

四、便捷过闸ETC使用中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一)登记、收费、接收系统问题

手机远程登记成功后,手机出现故障,或者银行卡余额不足,不能完成在线缴费,工作人员删除登记后原来的登记号就失效了、远程申报并进入报到区后收不到登记号信号系统不稳定、远程缴费以后,船舶遇到机器故障,或临时有急事不能过闸退费繁琐,及时向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反映。一是在登记系统内研发升级实现数据共享保留原有登记号,船员上岸缴费后过闸,问题得到了解决;二是开通短信提醒功能、语音功能,问题得到了解决;三是研发升级收费系统,问题得到了解决;四是信号不稳定问题及时和通讯公司工作人员共同研究克服技术上的难题,增加信号和开发建造基站,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二)船队使用问题

我闸及时联系船运公司开展座谈、现场办公,讲解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船舶过闸量情况,过闸效率,节省了上岸登记买票等环节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节约企业成本,更方便快捷过闸。申请使用率从2019年前20队(驳船120艘)增加到目前158队(驳船1258艘),船闸过闸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航道远离城区

下游远调站发电厂信号干扰,在远调站东北、西南各800米位置增加基站和抗干扰设备等技术手段,解决了面临的问题,提前在上下游远调站1000米范围联系通讯部门规划5G网络基站。

(四)多部门系统问题

我闸主动联系苏北处、海事局就新版“水上ETC”过闸系统与苏北处船舶GPS辅助调度系统共同就数据采集、查询、控制、决策、服务于一体的智能交通平台研发多条系统共享、数据兼容开展了调研。

结束语

新版便捷过闸ETC的投入使用,依托移动互联网进行远程申报和电子支付的模式,改变了船员下船—上岸—回船的传统过闸方式,实现船舶远程办理过闸手续,降低船员劳动强度,节省过闸时间,同时也极大提高了船员过闸的安全性,对船闸管理来说大大提高过闸效率,真正做到了绿色、安全、便捷的理念,为智慧船闸应用打牢基础!

(作者:唐直明 徐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蔺家坝船闸运行中心 电话:15162257188)

参考文献:

[1]李进,公共基础.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4:14-15

[2]“新版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是江苏省交通运输厅2018年十项为民服务实事之一

唐直明(1980.02),男 汉族 湖南澧县人,大专,从事船闸运行操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