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对比剂联合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低浓度对比剂联合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价值

董晓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市海淀区100089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低浓度对比剂联合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均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的CTA检查,观察组采用低浓度对比剂联合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主动脉根部、右冠状动脉及左冠状动脉起始部血管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容积CT剂量指数(CTpol)。结果:观察组的CT值优于对照组,SNR、CNR以及CTpo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低浓度对比剂联合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具有较为积极的价值,能够有效减少肾脏代谢负荷,提高CTA检查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低对比剂;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冠状动脉;CTA检查

冠状动脉病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血管内超声、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等进行诊断,CTA具有周期短、图像立体化、创伤小等特点,在各种医学检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冠状动脉CTA检查也有潜在的危险,这是因为电离辐射和对比剂相关的副作用影响,临床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一定优化。本研究具体分析低浓度对比剂联合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位于37-72岁,平均年龄52.75±5.95岁)和观察组(42例,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区间位于38-70岁,平均年龄53.31±5.88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询问病史等体格检查,疑似冠心病患者;②病史资料完整且有效;③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碘过敏;②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受损;③意识不清,有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④不愿参与本研究或检查依从性较差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CTA检查,管电压为120kV,注射对比剂优维显,370mgI/ml。观察组采用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管电压为100kV,注射对比剂碘克沙醇,320mgI/ml。应用心电门控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扫描。扫描范围:气管隆突下1cm至心底;经右肘正中静脉,先以4-5ml/s流速注射对比剂,再以相同速率注射40ml生理盐水。采用bolus tracking技术,检测升主动脉为感兴趣区,阈值80HU,延迟9s启动螺旋扫描。将其层厚设定为0.625mm,转速为0.28s/r。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主动脉根部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记录其辐射记录,比较两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pol)。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6.0,计量资料用(均数±s)表示。对呈正态性分布(双侧P>0.05)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检查结果与CTpol结果比较

观察组的CT值优于对照组,SNR、CNR以及CTpol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1两组检查结果与CTpol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

主动脉根部CT值(HU)

SNR

CNR

CTpol(mGy)

观察组

42

463.87±12.85

19.51±3.74

22.41±3.88

32.96±5.74

对照组

42

413.86±12.11

21.33±3.77

24.93±4.13

46.97±6.08

t

-

18.355

2.221

2.882

10.859

P

-

0.001

0.029

0.005

0.001

  1. 讨论

随着CTA检查的广泛使用,CTA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大,因此减少CTA的剂量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降低对比剂的浓度可以降低辐射剂量,较高的对比剂浓度会增加输注碘含量,增加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机率[2]。降低对比剂的浓度可以有效地减轻CTA检查所造成的肾负荷,并能减轻病人身体的损害。此外,在临床上采用双低扫描技术,以减少管电压来增加碘的检出率,以达到最佳成像质量[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主动脉根部CT值优于对照组,SNR、CNR以及CTpol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低浓度对比剂联合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对于冠状动脉CTA检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肾病的发生率,且成图质量较高。

综上所述,应用低浓度对比剂联合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具有较为积极的价值,能够有效减少肾脏代谢负荷,提高CTA检查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荣娟,虞云杰,王正磊,等.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在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24):4242-4244.

[2]张维明,牟晓静,张浩,等.不同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图像质量临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32(09):1601-1603.

[3]单海滨.低对比剂用量、智能低辐射剂量CT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0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