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麻醉在脑缺血及神经保护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吸入麻醉在脑缺血及神经保护中的作用

李乔

成都西北中西结合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吸入麻醉是指麻醉药经过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暂时意识丧失而致不感到周身疼痛的麻醉方法。

吸入性麻醉在脑缺血手术中有以下作用:1、降低缺血后脑组织代谢:包括脑代谢率、缺血脑组织的能量消耗及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能力等。 2、降低兴奋性神经毒性:脑组织缺血缺氧和血糖供应不足时,谷氨酸可刺激AMPA和NMDA受体,使其兴奋,流入钙离子,引起兴奋性神经毒性。吸入性麻醉药抑制(兴奋性)AMPA和NMDA受体可激活(抑制性)GABAA受体,降低神经兴奋性,从而减少兴奋性神经毒性。3、减少儿茶酚胺的吸收:急性脑缺血后,儿茶酚胺的快速释放,加速脑组织损伤,人吸入可减少血液释放儿茶酚胺,保护神经元。4、影响细胞信号转导,包括打开ATP敏感钾通道,降低细胞内钙浓度,减少ROS释放,促进NO表达,激活MAPK、PKB/AKI、HIF-1α受体、核因子KB等。

1脑缺血综述

1.1脑缺血的危险性

脑缺血由于缺乏血供而导致脑血流、脑血流和脑细胞代谢减少。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记忆障碍、行为障碍等。若不及时治疗,患者会出现快速肢体瘫痪、言语不清,严重时会伴有昏迷、惊厥。其中,缺血性中风又称急性脑梗死,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性疾病。表现为突然昏厥、意识障碍、大脑皮层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1.2脑缺血类型及对功能影响

脑缺血可分为两种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卒中。TIA指通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脑血管,导致大脑血液供应受损,出现意识改变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属于继发性中风。卒中包括暂性脑缺血发作(CIRI)和缺血性卒中(IS),其中CIRI是最常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类型,其发病率高、急性发病、致残率高,在围手术期治疗非常重要。但许多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进而影响预后。

1.3脑缺血手术中神经损伤原因

手术中神经损伤主要如下:①手术刺激:神经损伤手术过程中使用神经刺激装置可能导致对神经传导通路的反应过度;②术后出血:术中出血大量出血会增加术中及术后缺血性脑组织出血的风险;③脑水肿:术中或术后水肿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影响血脑屏障功能,影响脑血流。④由其他因素和应激反应引起的神经损伤:一些手术过程,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能导致颈静脉窦功能障碍;⑤其他疾病。

2 吸入性麻醉方法

吸入性麻醉是围手术期应用最广泛的围手术期麻醉方法之一,可减轻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吸入麻醉的适应症:目前吸入麻醉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因其可控性好、安全性高、肝肾代谢少,不影响肝肾功能,因而具有达到麻醉状态迅速、停止吸入后代谢迅速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对镇痛要求不高,且十分短小的手术。

2.1吸入性麻醉分类

吸入麻醉根据是否重复吸入和重复吸入的程度分为三类: (1)不重复吸入 指呼出气体全部排出。特点:①吸入系统与呼气系统隔离;②鲜气流大于微小通风量;③新风中各气体的浓度等于吸入气体的浓度,此方法为开放麻醉,为传统麻醉方式。(2)部分重复吸入法 特点:①去除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②新风流量低于分钟通风,高于氧气摄入量;③新鲜气流高于吸入气体(诱导和维护阶段)。目前较为常用。(3)完全重复吸入法 特点:①新鲜流量等于氧气摄入量②新鲜流量等于N2О摄入量;③麻醉用量等于麻醉摄入量,此方法也叫定量麻醉。

2.2吸入性麻醉注意事项

吸入性麻醉效果强、作用时间短、药物剂量少、不良反应少、住院时间短,全身麻醉也是主要麻醉药物之一。(1)不良反应:对机体有一定抑制作用;除心肌缺氧、心脏收缩外,还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呼吸抑制、血压、低氧血症。(2)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对呼吸道的影响,异氟醚等吸入性麻醉药可引起呼吸抑制,导致窒息。(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异氟醚可引起心动过缓,加重低氧血症、酸中毒,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对身体器官有一定的影响。(4)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吸入性麻醉药在使用时容易增加肺泡表面活性剂,因此会加重肺损伤、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5)心功能下降:吸入麻醉药可降低心脏收缩力、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并可引起机体对缺氧的反应。此外,由于吸入麻醉药本身有令人兴奋的效果,它们也可能引起一些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和不良反应。(6)全身血管收缩:吸入麻醉剂本身可导致血管舒张速度减慢和血管阻力增加。(7)呼吸抑制:吸入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引起呼吸衰竭,还可降低循环氧浓度,增加氧债。虽然不是所有这些缺点都存在,但它们仍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因此临床应用应谨慎,综合考虑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性质、麻醉深度、术后疼痛程度和全身麻醉药的剂量,选择适当的麻醉药。

2.3吸入性麻醉对神经保护作用

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如:炎症和死亡,其水平或程度或细胞在不同的环境中,发挥保护或损伤作用。吸入麻醉药可促进ROS的小释放,并作为第二信使,最终减少器官损伤后ROS的大量释放。长期应用大量吸入麻醉药可产生大量ROS积累,对身体造成直接损害。吸入麻醉药的保护作用和损伤作用与用药浓度、用药时间和应用脑状况有关。其保护作用实际上是吸入麻醉药引起细胞内环境的轻微变化,从而刺激细胞发生适应性变化,最终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当吸入麻醉药的刺激长期、丰富时,会导致细胞内稳态失衡,损害细胞功能。细胞内物质如ROS、Ca

2+、NO、缺氧诱导因子等。

总结:吸入性麻醉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概括为:通过改善缺氧应激和血液循环来减轻身体损伤。1、对脑功能的影响:吸入麻醉可减少脑缺血后脑血流的消耗,促进脑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减少局部神经毒性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反应。吸入麻醉可以鼓励神经细胞产生更多的血氧供应(特别是耗氧量),并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 2、对脑缺血患者的早期干预:吸入麻醉药可降低脑缺血患者对脑组织的耗氧量,从而提高其神经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