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盼盼

吉林市中心医院 13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行剖宫产术,术后择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研究组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妊娠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妊娠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效果显著,不影响术后恢复和母婴健康,安全性较高,并可有效避免择期行手术治疗对患者带来的二次损伤和经济负担,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

据相关数据统计,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病率约为0.3%~0.5%,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可增加胎位不正、流产等发生风险,并可导致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产程延长、子宫收缩等情况,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因此,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处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尚无相关指南推荐方案,近年来,剖宫产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可在行剖宫产手术时同步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但该手术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仍然存在一定争议[1]。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探讨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现具体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58±6.74岁)和研究组(35例,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58±6.74岁)。2组的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后得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本研究经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行剖宫产术,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单,于耻骨联合上做一横向手术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子宫等,娩出胎儿、胎盘,对子宫进行按摩,缝合子宫下段手术切口,于子宫肌壁注射10U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逐层缝合组织,术后予以补液、镇痛和抗感染等治疗,择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治疗,剖宫产手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胎儿、胎盘娩出后对子宫肌瘤位置进行确认,根据患者具体肌瘤位置、数目、大小等选择适宜术式剔除子宫肌瘤,黏膜下肌瘤者根据其肌瘤基底部宽度选择合适手术方式,针对浆膜下、肌壁间肌瘤者,缝合子宫手术切口,沿肌瘤所在位置纵轴行手术切口,剔除肌瘤,清除假包膜,充分止血后缝合手术切口,逐层缝合组织,术后常规予以补液、镇痛和抗感染等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妊娠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良妊娠主要包括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低体质量儿等。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率(%)和(±s)表示,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

术后排气时间(d)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35

2.17±0.56

6.12±1.45

研究组

35

2.23±0.48

6.62±1.23

t

-

0.481

1.556

P

-

0.632

0.124

2.2两组不良妊娠率对比

研究组不良妊娠率为5.71%,对照组为8.57%,两组不良妊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2:

表 两组不良妊娠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产褥感染

新生儿窒息

低体质量儿

不良妊娠率(%)

对照组

35

1(2.86%)

1(2.86%)

1(2.86%)

3/35(8.57%)

研究组

35

1(2.86%)

0(0.00%)

1(2.86%)

2/35(5.71%)

χ2

-

0.000

1.015

0.000

0.215

P

-

1.000

0.314

1.000

0.643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可增加患者流产、难产风险,对母婴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因此,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尚未达成统一标准,有研究认为,妊娠期子宫过度充血,若在妊娠期切除肌瘤,将可能增加患者出血几率,因此,妊娠期不宜切除肌瘤[2]

有研究发现,足月妊娠时子宫肌瘤边界清晰,更易被切除,且此时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增加,若术中出血量增加,可通过宫缩素进行控制,同时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避免择期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二次损害,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妊娠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术并不会干扰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时对母婴健康无影响。

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术虽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行该治疗方案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以母婴安全为先,之后评估是否行肌瘤剔除术;②充分考虑肌瘤剔除术是否对母婴生命安全有一定不利影响;③合理使用宫缩素,预防术中大出血的发生;④剖宫产术结束行子宫动脉结扎后再行肌瘤剔除术。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且保障母婴安全。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效果显著,不影响术后恢复和母婴健康,安全性较高,并可有效避免择期行手术治疗对患者带来的二次损伤和经济负担,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陶芳.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作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4):132,134.

[2]张锦阳.剖宫产术同期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观察[J].贵州医药,2020,44(4):587-589.

[3]徐红枫,陈鱼.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6):121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