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白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孙维

大理州白剧团  云南省 大理市671000

摘要:白族属于少数民族,白族人民的主要聚集地是云南大理,白族具有浓厚的文化,其中白族舞蹈可以让其文化艺术魅力得到充分体现,白族舞蹈的审美性与观赏性都比较强。本文主要探究白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白族舞蹈;审美;特征

云南大理作为一个出名的旅游胜地,大理仍然保留着南方独特的地貌风情,同时也保留着民间艺术精华,当地文化存在独特的艺术审美风采。云南大理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白族舞蹈,科学探究白族舞蹈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可以有助于我国少数民族舞蹈历史演变的研究。

一、白族舞蹈介绍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悠久,文化比较发达的民族之一。关于它的族源,有以文献为据的"甘、青氐羌迁徙说",有按考古发掘论断的"土著说",有根据民族形成过程的"迁徙、土著融合说",虽无定论,但都说明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白族舞蹈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白族舞蹈可以在我国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的史料中查询到相关记录。白族舞蹈存在多样化的内容与表演形式,目前已统计到的白族舞蹈种类有74种,其中“霸王鞭舞”是最具代表性的白族舞蹈,“霸王鞭舞”受到众多人民的喜爱,故而该舞蹈经常会出现在白族各类歌会演出与民俗活动中。白族舞蹈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舞蹈需要借助道具来进行表演,如常见的“双飞燕”、“八角鼓”、“霸王鞭舞”与“执树舞”等。第二,舞蹈用途为宗教祭祀,如常见的“踏丧歌舞”、“羊皮鼓舞”、“八宝花舞”等。第三,舞蹈用途为民间娱乐,如常见的“仙鹤舞”、“鹤鹿同春”、“龙狮舞”、“百鸟朝凤”等。白族舞蹈存在丰富多样的形式与内容,不同类别的舞蹈都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1]

二、探究白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1. 白族舞蹈具有的动作特征

白族舞蹈具有比较灵活的演出形式,舞蹈动作在演出时也较为灵活,舞者常会在演出中借助相应道具来完成一些舞蹈动作,比如舞者常用霸王鞭、草帽、八角鼓、扇子等道具来辅助舞蹈动作。舞者在舞蹈演出时会充分借助自身体态的轻盈性与灵活性,借助肩甩臂、腿、手、跳跃、摆胯、翻扭身等等舞蹈动作,来体现舞蹈感情。因为双飞燕、霸王鞭以及八角鼓等舞蹈道具同时又具有乐器属性,所以舞者在运用这些道具来开展舞蹈动作时,会具有比较好的节奏感与韵律感[2]。舞蹈动作存在重复频率的特点,常见的动作频率有“十六下”、“十二下”、“八下”等,舞者可以将舞蹈道具轻击地面,或是轻击身体的腿、膝、胸、臂等部位,再结合下蹲、身体颤动、队列行进以及跳跃等经典舞蹈动作,让白族舞蹈具有的轻快活泼特点得到充分体现,观众也能够感受到舞蹈动作的刚劲健美。白族舞蹈在层次顺序上通常会遵守单人舞到双人队舞,双人对舞到多人舞或集体舞的节奏,双人对舞的队形主要有“二龙吐水”与“双采花”等,多人舞队形主要有“五梅花”等,集体舞队形主要有“一条街”等。

  1. 白族舞蹈具有的审美特征

根据白族历史发展来看,少数民族游牧与狩猎活动等深深影响着白族舞蹈的发展,白族舞蹈的韵律性与节奏性都较强,通过舞蹈能够感受到白族先民在过去完成狩猎活动中而出现的满足感与喜悦感[3]。“里格高”属于白族民族娱乐类型的舞蹈,这个舞蹈中有效结合了舞、唱、走这三种形式,舞者会运用比较舒缓的舞蹈动作,并通过唱来充分表达情感,使得舞蹈演出具有较高的艺术意蕴,可以很好的抒情。“打呀撒塞”具有比较简单且古朴的舞蹈动作,这个舞蹈存在早期白族原始舞蹈的审美特征,能够向观众传递自然淳朴、积极向上的审美感受。

“鹤鹿同春”、“龙狮舞”、“百鸟朝凤”等白族民间舞蹈主要是对动物鸟兽进行模仿,这些舞蹈经常会在白族民俗节日或是传统节日的节目演出中出现,比如说石宝山歌会、火把节等就会出现这种舞蹈。“耍白鹤”或“仙鹤舞”会在舞蹈演出当中对鹤进行模仿,采取鹤与狮的同舞,也能够采取“仙鹤”与“寿星”一起演出的方式。比如说舞蹈当中包含着寿星、鹤、鹿、猴等多个因素,则这个舞蹈可呈现为“鹤鹿同春”。这种类型的舞蹈主要是对动物鸟兽进行有效模仿,以此来让白族人民对平安的祈福得到充分表达,因而这种类型的舞蹈存在比较强的意向指向性,其在舞蹈特征上可以给观众带来俏皮活泼、愉悦轻松的审美感受[4]

“踏丧歌舞”、“羊皮鼓舞”、“八宝花舞”主要用来宗教祭祀,这种类型的舞蹈能够充分体现出白族人民尊崇本主、道教、佛教,可以有效体现出白族的民族意识形态。举例说“踏丧歌舞”用白族语言翻译为“搭高锅”,而用汉语翻译后则为“丧葬舞”或“围棺舞”,舞者在演绎这种类型的舞蹈时,会运用手牵手围圈的形式来围拢棺材,舞者还会采取逆时针方向来进行身体武动,以此来为死者进行祈祷,体现出生者的孝道思想。通常情况下这种类型的歌舞存在比较强烈的仪式感,且具有比较悲壮的舞蹈气氛,能够向人们传递忧伤的情绪。这种舞蹈主要运用中速的节奏,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肃穆凝重的审美。不同的舞蹈所传递的情感存在有明显的差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舞者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看法,给人以超脱舞蹈之外的体验,感知白族舞蹈背后的意蕴。

三、结语

总结以上内容可知,白族舞蹈具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是白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保留下来的艺术精华。白族舞蹈存在丰富多样的形式与内容,舞蹈用途主要为民间娱乐、宗教祭祀等,白族舞蹈存在浓郁的人文色彩,观众可以在舞蹈演绎中感受到其审美特征,因而白族舞蹈存在比较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臻伟,谢莉鸣.浅析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以大理地区白族舞蹈为例[J].中国文艺家,2017(06):107-108.

[2]美兰卓玛.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案分析——白族(女班)[J].中国民族博览,2017,09(02):131-133.

[3]蒋浩.云南白族舞蹈艺术的文化生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5):93-97.

[4]李永惠.白族戏曲舞蹈表演程式的演进与文化变迁[J].学术探索,2016,23(05):1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