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康复治疗技术对ICU困难脱机患者脱机成功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呼吸康复治疗技术对ICU困难脱机患者脱机成功率的影响

陶亚明

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1800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康复治疗技术在提高ICU困难脱机患者脱机成功率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100例ICU困难脱机患者,并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实施常规治疗+呼吸康复技术,后者单一实施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相关指标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康复治疗技术能够促进ICU困难脱机患者脱机成功率的提升,使患者的康复速度得以加快,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同时还能够预防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

关键词呼吸康复治疗技术;ICU;脱机成功率

临床在救治危重症患者时常采用呼吸机,其能够为患者呼吸提供一定的支持,使其机体氧和得以改善。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受到活动受限以及镇静镇痛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常见的有ICU获得性肌无力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患者更加依赖呼吸机,导致患者脱机存在较大难度。如果ICU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困难,将会使延长其机械通气时间,增加其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1]。现对不同干预对ICU困难脱机患者相关指标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比较。

1.1一般资料

患者一般资料(表1)。

1患者一般资料对比±s,[n]%

资料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t

P

性别

37(74.00)

38(76.00)

0.412

3.197

13(26.00)

12(24.00)

年龄(岁)

57.53±12.35

55.12±15.06

0.754

0.485

吸烟指数

189.13±26.58

194.60±13.47

0.120

0.905

APACHEⅡ评分(分)

20.73±5.81

21.30±6.46

0.567

0.464

呼吸机支持压力(cmH2O)

13.68±2.40

13.89±2.05

0.207

0.778

呼气末正压(cmH2O)

6.56±1.84

6.39±1.40

0.678

0.339

氧合指数(mmHg)

192.73±36.82

199.59±31.68

1.039

0.272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每日定时为患者翻身和叩背,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吸痰操作。

观察组:常规治疗联合呼吸康复治疗技术。常规治疗方案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呼吸康复治疗技术。在医师的指导下为患者制定和实施呼吸康复训练方案,其中涉及运动训练、呼吸训练以及气道廓清能力训练等内容。(1)运动训练。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协助患者进行关节不同方向的肌力训练,并开展坐位和半卧位以及下床活动等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患者训练时间和强度。(2)呼吸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和局部呼吸抗阻训练。(3)气道廓清能力训练。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方法,气道廓清训练包括呼吸控制和胸廓扩张以及用力呼气等内容。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在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中,观察组有3例发生ICU获得性肌无力,占比为6.00%,有5例出现肺不张,占比为10.00%,有4例为其他并发症,占比为8.00%,对照组有10例发生ICU获得性肌无力,占比为20.00%,有13例出现肺不张,占比为26.00%,有12例为其他并发症,占比为24.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ICU获得性肌无力

肺不张

其他

观察组

50

3(6.00)

5(10.00)

4(8.00)

对照组

50

10(20.00)

13(26.00)

12(24.00)

X2

-

8.664

8.672

9.523

P

-

0.003

0.003

0.002

2.2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在ICU入住时间、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指标中,观察组为(15.89±5.89)d、(235.83±39.16)mmHg、(11.54±5.31)d、84.00%,对照组为(19.69±4.75)d、(215.59±34.78)mmHg、(15.57±4.27)d、64.00%,观察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3临床相关指标对比±sn[%]

组别

例数

ICU入住时间(d)

氧合指数(mmHg)

机械通气时间(d)

脱机成功率

观察组

50

15.89±5.89

235.83±39.16

11.54±5.31

42(84.00)

对照组

50

19.69±4.75

215.59±34.78

15.57±4.27

32(64.00)

t

-

9.205

10.669

11.785

10.395

P

-

0.002

0.000

0.000

0.001

3讨论

对于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制动、使用镇静镇痛类药物等,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呼吸肌肉萎缩和ICU-AW等,而且有些患者极易出现脱机困难的情况,尤其是机械通气时间比较长的患者,其严重依赖呼吸机,使患者ICU停留时间进一步延长,同时也会增加其发生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风险,相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的预后无法得到有效保障[2]

多种因素都会导致ICU患者发生脱机困难等情况,常见的有营养不良、心功能不全和呼吸肌疲劳衰弱以及难以控制原发疾病等,另外,患者的心理和家庭经济等情况也会对脱机成功率产生直接影响,而导致ICU患者脱机困难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呼吸肌肌力减退。在临床实践中在有效控制患者原发疾病和积极维护患者心肺功能以及预防谵妄、介入心理干预的基础上,还重视对患者实施呼吸康复训练[3]

呼吸康复技术属于非药物干预手段中的一种,其能够使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促进患者运动耐力的提升,使患者的生活状态得以改善,减少患者再次住院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4]。呼吸康复治疗技术中包括多种干预项目,如运动训练、呼吸训练以及气道廓清训练等,其中的运动训练能够使患者正常肌肉收缩功能和肌肉张力得以有效维持,使肌肉萎缩得以延缓,促进患者肌力的增强和心肺耐力的提升,给患者血液循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起到营养神经的效果[5]。呼吸训练能够促进患者膈肌功能的提升,使其卧床时间得以大幅度缩短,同时还能够促进膈肌和其他肌肉骨骼蛋白丢失的减少,为患者尽早脱机提供有利条件[6]。气道廓清训练能够促进患者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够预防患者发生呼吸道内痰液潴留的情况,进一步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和机体氧合,有利于提升患者肺顺应性,有助于控制感染,促进患者脱机成功率的提高,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得以缩短[7]

在本文中,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呼吸康复治疗技术,获得的结果是,在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中,观察组有3例发生ICU获得性肌无力,占比为6.00%,有5例出现肺不张,占比为10.00%,有4例为其他并发症,占比为8.00%,对照组有10例发生ICU获得性肌无力,占比为20.00%,有13例出现肺不张,占比为26.00%,有12例为其他并发症,占比为24.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ICU入住时间、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指标中,观察组为(15.89±5.89)d、(235.83±39.16)mmHg、(11.54±5.31)d、84.00%,对照组为(19.69±4.75)d、(215.59±34.78)mmHg、(15.57±4.27)d、64.00%,观察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呼吸康复治疗技术有助于ICU脱机困难患者脱机成功率的提升,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得以大幅度缩短。

4结论

总而言之,呼吸康复治疗技术能够有效控制ICU脱机困难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的ICU入住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

参考文献

[1]苏宝燕,钟博华,杨婷.分级化早期呼吸康复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获得性肌无力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影响[J].西藏医药,2022,43(06):49-51.

[2]王志涛,陈源,黄璞,唐烁,唐丹,吴霜.呼吸康复对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及肺部感染率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37(02):210-214.

[3]马明远,郭丽华,苏懿,胡惠娟.呼吸康复治疗技术对ICU困难脱机患者脱机成功率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1,26(06):575-577+580.

[4]龚燕华,袁鹏.应用呼吸康复对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1例报告[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18):39-42.

[5]黄民强,何光辉,蔡立长,乔洋.呼吸康复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和炎症因子水平影响分析[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49(02):45-48.

[6]邱运奕,黄文清,范小艳,周惠嫦,黄伟俊,张盘德.呼吸康复对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06):1058-1060.

[7]潘惠娟,包兴骅,陈俊彦,冯耘,康伯寅,王继先,谢青.呼吸训练器辅助下呼吸康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疗效[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21,42(03):25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