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输卵管堵塞致不孕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心理护理干预在输卵管堵塞致不孕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汪倩倩

黄山市中医医院   安徽  黄山   2450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输卵管堵塞致不孕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输卵管堵塞导致不孕不育患者68例,将其按照不同护理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设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抑郁及焦虑评分显著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不孕不育患者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还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输卵管堵塞;不孕

输卵管堵塞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约超过30%的女性不孕是由输卵管堵塞所致,而随着近些年环境污染加剧和生活习惯改变,女性输卵管堵塞发病率亦有不断上升趋势。输卵管堵塞性不孕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心理负担,许多患者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良情绪,从而影响治疗顺利进行为提高患者治疗配合程度,我院对2021年1~12月收治的部分输卵管堵塞性不孕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我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输卵管堵塞导致不孕不育患者68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输卵管堵塞导致不孕不育的诊断标准;②婚后正常性生活>1年,未采取避孕措施。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认知功能出现障碍患者;②全身性感染患者;③恶性肿瘤患者;④不配合治疗的患者;④心、肾、肝功能不全,伴有严重障碍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护理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年龄19~34岁,平均(27.31+5.71)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27.41+5.8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方案:辅助检查,配合医师用药或进行围术期的护理,规范日常饮食等生活习惯,进行治疗的基础宣教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设心理护理干预:科学宣教。悲观以及绝望的负性情绪主要在患者对疾病存在不科学认识、对治疗方案不了解的情况下,出现明显的害怕手术及预后治疗失败情感。对于此类患者,应从科学的角度讲解疾病成因,站在患者角度切实思考实际问题,充分倾听,以和蔼的语气解答困惑。配合印发宣传手册及分享康复案例等,提升其信心。让患者充分熟悉手术室及看护病房环境,掌握手术前后的注意细节,提升患者对手术的认同感及配合度,避免患者对就诊环境及麻醉等产生恐惧感;家人参与。自卑以及抑郁的负性情绪主要在患者害怕无法生育或失去家人支持的情况下发生。应当对家属进行科学引导,与其进行治疗及相关受孕办法的介绍,提升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感;解决问题。焦虑以及抗拒的负性情绪主要在患者自身家庭经济拮据等情况下产生,担心治疗或受孕的相关费用,出现抗拒治疗等。应当站在患者角度,充分倾听困难,谋求解决措施,转移其注意力等;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期间及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输卵管堵塞性不孕患者进行评估,当评分未改善时要及时改变心理护理措施,必要时联合专业心理医生对输卵管堵塞性不孕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输卵管堵塞性不孕患者居家期间,护理人员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提供远程心理服务,安抚其情绪,并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安抚。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不良情绪状况,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抑郁、焦虑,两项总分均为50分分数与患者不良情绪状况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为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计算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将其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90分及以上)、一般满意(70~90分之间)以及不满意(70分及以下)三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样本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的水准α=0.05,当 p<0.05 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情绪状况分析结果

对照组各指标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数据差异较大,表示分析结果有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不良情绪状况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抑郁

焦虑

观察组

34

11.23±1.15

10.59±1.33

对照组

34

17.56±1.23

17.12±1.15

t

21.919

21.655

p

0.000

0.000

2.2 满意度分析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数据差异较大,表示分析结果有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4

21(61.76%)

12(32.29%)

1(2.94%)

33(97.06%)

对照组

34

10(29.41%)

16(47.06%)

8(23.53%)

26(76.47%)

χ2

6.275

p

0.012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孕不育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复杂,与性病、环境因素以及其他疾病等诸多因素有关,虽然不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但是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文献报道,通过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心理咨询调查,发现患者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包括敏感、敌对情绪、抑郁以及焦虑等,其原因主要为生育作为人类的一个必经过程,并且也是维持夫妻双方婚姻正常的一个有效保障。对于不孕不育患者而言,因为不能正常生育,其自尊心严重受挫,再加上需要面对社会和家庭的舆论,增加患者心理压力,使其不能正常宣泄个人情感,表现出落寞、情绪低落、焦虑、紧张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给予不孕不育症患者心理干预,通过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进行纠正,可以使其因不了解疾病而产生的害怕、恐惧感减轻,使其正确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受孕率的提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均较高(P<0.05)抑郁和焦虑评分低(P<0.05),提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1)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有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加强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以使患者的压力减轻,有助于消除负面情绪;(3)通过普及受孕知识,可以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积极调整好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4)指导患者通过正确途径宣泄不良情绪,可以减少患者的内心压抑,使患者走出心理阴影,积极面对治疗和生活。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不孕不育患者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还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艳芳.心理护理在缓解不孕不育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07):104-107.

[2]徐曼.宫、腹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对输卵管堵塞致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28):108-109.

[3]王雁妃,卢金凤,陈虹.心理护理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堵塞导致不孕不育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5):94-96.

[4]李红.心理护理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堵塞导致不孕不育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4):100+103.

[5]闫金秀.心理护理在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堵塞不孕不育时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0):239-240.

[6]邱玉琨.人工流产术后致不孕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06):904-906.

[7]胡妍旦,邓云云.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堵塞不孕症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