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医院后勤保障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医院后勤保障管理

王晶

北京市肛肠医院(北京市二龙路医院)100120

[摘要]本文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入手,对医院后勤保障管理进行系统探究,重点结合实际情况对具体实施的措施及经验角度切入,旨在探索和提升医疗机构在后勤防控工作的效果。

[关键词]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勤保障

1.概述

医院后勤保障工作是医院正常运转的保证,是疫情防控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急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与救治任务的质量[1]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在保住“防控底线”的同时精准防控,这给后勤管理带来了较高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医院近三年的管理实践,结合对后勤相关防控工作的总结与思考,为医院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2.疫情防控中医院后勤保障管理措施

2.1“以制促建” 构建后勤疫情防控组织管理体系

通过构建后勤防控组织管理体系,明确“院、科、物业、外委部门”四级联动机制,建立自上而下“责任到人、对号入座”的责任体系,构筑后勤保障严密防线,积极发挥物业、外委第三方的作用,重视整体应急保障,与医院形成一盘棋,有效促进疫情防控工作效能的逐步提升。推进防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结合医院职责分工及工作实际制定和完善后勤防控方案,对重点岗位、重点部门细化标准规范,重点关注食堂、公区、电梯等高频场所和部位,规范指导后勤防控工作开展。

2.2强化三防,筑牢后勤安全防线

2.2.1加强“人防”。通过对人员基础信息的了解,多渠道、多维度管理,构筑后勤防护体系。

一是“内”控源头,做到底数清,管控实。对数据多元汇集和共享,做到对每名后勤人员动向实时、精准地把握。细化人员统计口径分类,确保人员信息全覆盖。建立线上全流程外委人员入、离职审批流程,做到多方式管控,将人员管理做实、做细。二是“外”防传入,做到重落实,看实效。梳理第三方外委疫情防控人员管理规定,对设施维保单位驻场工程师、在建施工或维修项目施工工人以及其他业务往来人员、送货人员纳入动态库管理。

2.2.2加强“物防”。通过强化外委人员防护意识、提升设备、实施的改造,筑建防控安全免疫力。

一是加强环境管理,做好院内消毒防控。精确划分不同区域可能存在的院感风险,参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及时调整清洁与消毒措施,保障合理、适度消毒。对候诊区域、自助设备、CT室、电梯、门把手等重点场所部位及办公区域人员流动相对频繁的情况,加大消毒频次。二是加强重点区域管理,提升安全等级。强化公共区域、员工宿舍、供水设备设施、食堂、卫生间、医废暂存间等重要位置的通风与消毒,并公示工作情作况信息,完善不同送风区域控制措施应急预案及清洗消毒方法。采用喷雾消毒法每日对全院新风机组过滤网、过滤器、风口等部位进行日常消毒。三是加强布局改造,为患者及医务工作者构筑第一道安全防线。通过移动屏风进行物理隔断实行“一医一患”,分析患者在院外楼外逗留相对较长的位置设置 “移动式封闭亭廊”,亭廊内设置候诊椅为来院就诊患者提供户外舒适的候诊环境。在设施建设之初将患者需求与疫情防控相结合,设施整体上采用移动式结构,可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开启一个或多个通风通道,保障了空气畅通的同时满足患者及预检分诊人员对温度的需求。

2.2.3加强“技防”,通过强化疫情防控安全网

后勤管理者的能力素质、管理组织模式、管理规章制度健全程度、管理方法及后勤设施设备状况等主客观因素[2],都是医院后勤管理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一是分时分区专人督导,确保用餐安全。不同场景下就餐模式的优化:住院患者采用专车病区送餐方式,职工采用分时段就餐,在保障业务与用餐需求满足的前提下,将门诊、病区、职能及后勤人员设置三个就餐时段,分流就餐压力。同时将每个餐桌位置划分至科室,实现“定岗定桌”。设置物理屏障,保障职工用餐安全。二是强化监测严格处理,确保污水医废安全。每日安排专人进行两次设备运行情况及余氯、PH值监测,对医疗污水按标准进行消毒,处理后达标排放。专项专人,专人专梯,健全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和处置流程。三是防控培训督察常态化。后勤队伍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后勤部门联合院感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持续开展。针对手卫生、口罩的正确佩戴、消毒液使用要求、个人防护等进行培训,增强自身防护能力,提高后勤人员预防与控制的意识和工作水平。四是加强日常巡查考核,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督导巡查清单,将日常巡查、视频查看与考核相结合,并通过钉钉将当日巡查情况与相关科室沟通并进行整改,保障考核全覆盖。

3.智慧化管理,提升后勤防控水平

3.1定人定岗管理可视化

强化人员管理,结合各岗位工作职责以岗位点位图记录保安、车管、保洁、护工、服务岛、洗涤、司梯、物业各岗工作轨迹。通过工作轨迹精准掌握每个工作人员在进出医院区域的工作时长,实现动态追踪可视化,岗位作业区域全覆盖。通过点位图匹配后勤各岗位人员数量及区域划分,并与人员清单一一对应,实现定岗定区域。通过动态追踪合理规划动线,优化人员分布,减少岗位间工作交叉,提升工作效率。

3.2“无接触线上”后勤服务智慧化

从服务患者角度出发,优化后勤服务流程。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住院患者实行封闭式管理,患者每日餐食预定及生活物品、术后护理物品购买需求方式亟需进行改变。通过搭建智慧点餐系统,减少实体就餐卡办理的复杂手续,实现住院患者不出病区,动动手指就可“送餐上门”。针对不会使用网上点餐的老年人,推出就餐关爱服务,服务人员床旁一对一指导点餐。病区设立自助物品售卖柜,可实现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物品、日用品一站式购买,减少患者在医院内上下奔波全面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4.总结

面对疫情防控中不断发展变化的新需求、新挑战,后勤保障部门作为维持医院正常经营和运转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就强化对“人、物、技”三防管理,以满足常态化的疫情防控背景下实现后勤保障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3]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障。

参 考 文 献

[1] 王海清, 刘平, 谢华, 等. 后勤保障在卫生防疫应急工作中的定位 与思考[J]. 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8):1480-1481,1487.

[2]杜爽,王猛.医院后勤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J].解放军医院管理 杂志,2019,12:1193-1196

[3] 高 强,施维思,宋 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医院后勤保障管理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11:93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