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闸门运行技能人才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浅谈闸门运行技能人才的培养

徐辉 ,奚林,陈鹏

台州市综合水利设施调控中心 浙江台州 318000

【摘要】水利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为积极响应“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号召,闸门运行工作为水利一线水闸的运行管理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培养,掌握一定的业务技能,才能运行管理好水闸,才能守护好一方平安。

【关键词】闸门运行工 技能人才 培养

水闸是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关闭闸门可以拦洪、挡潮或抬高上游水位,以满足灌溉、发电、航运、水产、环保、工业和生活用水等需要;开启闸门,可以宣泄洪水、涝水、弃水或废水,也可对下游河道或渠道供水。在水利工程中,水闸作为挡水、泄水或取水的建筑物,应用广泛。闸门运行工作为从事闸门及启闭设备等检 查、操作、养护、维修的人员。

闸门运行工作不仅仅只是按按按钮这么简单,而是需要成为技能人才,必须是一个高度复合型人才才能很好地胜任这份工作。必须懂得水工的相关工作——会分析潮汐规律(挡潮闸运行人员),会观察水位和水流形态,会观测工程结构运行、沉降位移情况等;懂得电气的相关知识——会电气基础知识,会发电送电,会线路故障分析排查等;懂得机械的相关内容——会调整制动器,会测量齿轮间隙、联轴器同轴度,会钢丝绳质量检测;懂得安全运行的具体知识——会检查、运行、保养、维修、应急处理等。

一、闸门运行技能人才的现状

人才配置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青黄不接。技术人员年龄结构老化,35岁以下年轻人员少,占比低;专业比较复杂,水利人员占比少;文化程度低、专业技能等级低。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基础水利工程点多、线长、面广,而管理人员少,相关技术人员及有用人才更少。知识结构陈旧、更新慢,像信息化、自动化方面的人才更少。

人才培养不到位。一些水利单位对人才培训不够重视,老同志知识更新慢,新进人员往往存在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缺乏状况,如若培训工作不到位,则会引起操作失误和难以快速融入工作的状况。

二、运行技能人才的培养

运行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软硬兼施。硬件就是为培训创造物质条件,软件就建立人才培养的相关制度和措施。

1、建立单位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依托已建工程,以水闸工程运行管理的模拟为主,搭建液压式、卷扬式、螺杆式等模拟水闸及闸门、启闭机、电气等单元设备的检修展示平台,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搭建设备运行数据采集、监测、分析、plc控制、pc端显示及控制。

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加快技能型人才培育,让职工勇于动手、敢于动手、勤于动手操作,短期解决单位技能人才储备不足问题,促进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实训基地建设目的是立足于探索新时代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新模式,着力于解决水利工程运行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使之成为设备检查维修养护拆解的练习基地;使之成为水利工程的展示基地;使之成为水利工程新技术、新工艺的实验基地;使之成为水利工程模拟运行管理的实践基地;使之成为培养优秀水利工程运行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

2、保障措施

为保证实训基地的顺利实施,并达到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除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外,还必须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在组织制度,建设质量管理、与校企合作等方面得到充分保障,实现项目的良性运行、持续改进。

组织制度保障。结合工作实际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成立实训领导小组,保障基地的顺利实施。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建立系统化的运行体系,建立领导责任制度、基地实训质量、成果考评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等。

质量管理保障。实训基地实行目标责任制,基地负责人每年向单位提交成效报告,根据实训成效报告对基地相关人员进行奖励或处罚。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总结实训基地的经验和成效,布置下一阶段的任务,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保证实训基地的质量水平。

加强与校企联系,调动积极性。加强与校企的紧密联系,积极参与产学合作教育,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确保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水平可持续发展,实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坚持教育资源开放化,逐步拓宽实训领域,强化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创建跨区域的水利行业技能型人才实训基地,形成水利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专业输出地。

3、培训对象及内容

以单位内部员工训练、岗前培训、运行管理技能培训为主,主要是让职工熟练掌握闸门运行管理技能,增强团队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闸门运行管理应急处置能力。后期可侧重于自动化操作模块的实践操作,培训科目逐渐覆盖闸站等其他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

4、师资力量

   推进建立健全专业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实训管理队伍和实训教学师资队伍。以“双师”型专业监视和具有技师以上职称的能工巧匠为骨干,通过各种形式,聘请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技术骨干、技术能手作、退休业务专家为实训中心的兼职教师,通过培养、交流合作等各种形式,优化实训教师,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中心建设的不断加强。

5、培训方式方法

培训方式可理论结合实际操作、事故案例介绍与分析等。“以师带组”,构建名师带徒“1+X”模式,放大“名师带徒”效应。 开展“四个”一活动,“四个一”活动即每月一课、每月一练、每月一试、每年一赛。每月一课:可常态化固定每月的一天进行集中培训授课。每月一练:课后布置练习题及实操训练要求,培训人员对本月学习内容进一步掌握。每月一试:结合练习题及实操或下个月集中培训前进行测试检验,要对每位参与过培训的人都有评价。每年一赛:组织单位技能比武,进一步检验培训效果。

6、人才激励机制

单位应根据员工培训实际情况及实际需要,采取弹性奖助策略,并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对工作及贡献突出人员,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彰,特别是通过培养学习能做实际运行工作中解决难题,对其奖励措施予以加大,实现技术人才进取意识增强的目的,为人才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三、结束语

水利人才队伍作为实现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素,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闸门运行工作为水利一线水闸的运行管理人员,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培养,让其掌握一定的业务技能,成为运行技能人才,才能运行管理好水闸,才能让水利高质量发展,才能守护好一方平安。

参考文献:

【1】窦蕾.浅谈水利单位人员结构现状及其人才发展

【2】张晓花.关于对基层水利单位职工队伍现状的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