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早产后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护理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新生儿早产后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护理现状

董康康

廊坊爱德堡医院新生儿科,河北 廊坊065000  

[摘要] 为了提高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和恢复健康,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现查阅大量关于早产儿母乳喂养管理文献,对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护理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引言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因其优势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新生儿的首选[1]。国际卫生权威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WH0),美国儿科学会(AAP)等,均倡导用母乳喂养住院新生儿[2]。由于患儿生病住院造成母婴分离,导致新生儿对母亲乳房的吸吮刺激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乳汁的分泌,降低了产妇母乳喂养的积极性[3]。家属母乳喂养知识缺乏、母亲缺乏专业的指导及家庭成员支持也是阻碍母婴分离时母乳喂养的重要原因[3]。因此,现对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护理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日后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的主要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1取奶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母乳质量

1.1产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决定母乳质和量

杨倩,王依琼研究指出母乳喂养的主体是哺乳期妇女,其营养状况是母乳喂养质量的保证[5],如产妇住院,需要医院食堂提供营养丰富的月子餐,荤素搭配,以保证产妇各种营养素的补充。

1.2产后乳房按摩疏通乳管,促进乳汁分泌。

产后应给予产妇做好乳房的按摩护理,同时教会产妇自我护理,避免出现淤堵,造成产妇的乳房胀痛,应保证为婴儿提供充足的奶源。

2取奶与送奶

2.1挤奶前、中、后三阶段的注意事项

采集母乳前,应用温水将手、乳房清洁干净,用吸奶器每天吸奶8-10次,间隔2-3h,晚上间隔不超过5h,每次持续10-15min。教会家长储奶器具、吸奶器及其配件的清洁和消毒方法。吸出的母乳放在母乳采集袋中,标明新生儿住院姓名、出生日期、吸乳日期和时间、采集量,避免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模糊字迹的记号笔进行填写[5-6]

2.2存奶过程中确保环境处于合格状态

母乳存放标准为新鲜挤出的母乳在室温下(25℃)可以放置4h,储存温度为0℃-4℃可放置24h,储存温度在-18°C可放置3个月(为了保证母乳的新鲜,冷冻奶不接收)[5.6]。送入医院进行登记后放入医院专用母乳储存冰箱。

2.3送奶要保证冷链运输,母乳容器内温度最好保存在2℃-4℃,推荐使用冷凝袋,不推荐使用普通冰块储存。

2.4早产儿母乳喂养的优势

早产儿母亲和足月儿母亲的乳汁成分相比,早产儿母亲乳汁中的能量、脂肪、蛋白质都比足月儿母亲乳汁高。除此外,早产儿母亲乳汁中的免疫因子,包括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抗炎因子等也比足月儿母亲乳汁高[4]所以我们提倡母乳喂养理念。

3母乳喂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于住院患儿母乳喂养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的内容分析中提到,喂养新生儿时可在温奶器或温水(≥37℃<40摄氏度)中加热,不超过15min,不推荐使用微波炉加热,加热时温水不可没过瓶盖。此外,多给予新生儿抚触和采用袋鼠式护理均会提高新生儿的吸吮能力,增加摄奶率。

4通过健康宣教加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母乳喂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因新生儿住院期间不方便母乳喂养,这说明新生儿家属对于母乳喂养的优势了解不够,我们医务人员健康宣教还不到位。因此,我们要针对住院新生儿的家属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分发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手册,讲解母乳喂养知识,让家长可以和医护人员随时询问,也可以家长之间互相帮助,使家属做好挤奶、送奶、存奶工作,确保母乳安全地送达到宝宝的口中[8]

5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早产儿临床死亡率显著下降,早产儿面临的治疗干预问题日趋严重[9]。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早产儿已成为一个全球领域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出生早产儿约1500万,我国每年约170万早产儿出生,居世界早产儿出生数量第1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早产儿仍然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且居肺炎之后成为岁5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病因[7]。虽然医疗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但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在后续身心健康成长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原因为早产儿大多伴随并发症,如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白质软化、低体温、高胆红素血症及喂养不耐受等,这些并发症增加了早产儿出现脑瘫、视听功能损害及发育迟缓等后遗症的可能性。

母乳是婴儿成长最自然、最安全、最营养的天然食物,含有婴儿成长所需

的所有营养和抗体。对新生儿实施早期母乳喂养可有效缩减其黄疽指数,降低新生儿黄疽发生率川;对于早产儿来说,母乳喂养可有效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7]。所以,我们要积极倡导母乳喂养。而对于住院新生儿来说,实施母乳喂养具有一定的难度,做好母乳喂养的护理尤为重要[4]

如何提高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是新生儿科面临的重要课题。早产儿各系统功能发育不全,合并并发症导致其可能出现无法有效吮吸,或对母乳不耐受而导致母乳喂养失败,或其所需的治疗措施不具备母乳喂养的条件,最典型的是为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无法顺利母乳喂养。这些问题目前研究还存在不足,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高伟,吴岐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母乳喂养院外管理的质性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03):55-58.

[2]康盛露.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膳食指导对纯母乳喂养婴儿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2020,10(14):134-135.

[3]王丽,何君礼,费淑兰.多元化宣教对母婴分离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20,19(04):66-69.

[4]胡晋禄,肖美丽,张希培等.持续质量改进加强NICU母乳喂养管理及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分析.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5(12):56-59.

[5]杨倩,王依琼.母婴分离新生儿母乳喂养的规范化管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2(23):55-57.

[6]郭士梅.应用母乳喂养系统化管理对住院新生儿实施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3(29):125,128.

[7]陈小兰,赖春华,杨春晖等.早产儿母乳喂养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关系探讨[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21,7(06):42-44

[8]廖翠萍,吴结英.母乳喂养门诊咨询指导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7(16):2028-2030.

[9]舒锐.解决母乳库缺口,不能只靠爱心.中国妇女报,2020-05-2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