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患者焦虑感及舒适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患者焦虑感及舒适度的影响

任莹 ,孙彩莲 ,赵慧梅 ,魏小燕通讯作者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三医院, 甘肃 武威 733000

【摘要】目的 探究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患者焦虑感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82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各41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较对照组低,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12%较对照组78.05%高(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保证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减轻焦虑感,提高舒适度,使更多患者感到满意。

【关键词】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焦虑感;舒适度

下肢骨折较常见,给患者日常生活行为、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1]。外科手术是治疗下肢骨折的常用方法,辅以高质量的手术室护理,可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手术配合度。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在护理领域中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明显成效。本文就我院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为例,探究人性化护理对其影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标准:神志清楚,依从性良好;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下肢骨折,且进行手术治疗;知晓研究,并主动参与。排除标准:认知障碍、视力障碍、沟通障碍等;合并占位性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等。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2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纳入82例,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1例,男23/女18,年龄区间23~70(44.57±5.23)岁。观察组41例,男25/女16,年龄区间25~70(45.17±6.09)岁。经比较,上述两组基线资料差异甚微。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即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并对患者进行访视;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完成操作;术后核对手术器械数量,并擦净患者皮肤表面消毒液、血渍,盖好被子,送至复苏室。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如下:(1)强调以人为中心,将人文关怀贯于整个手术过程中,满足患者实际需求;(2)护理内容,①术前,主动关心患者,以轻拍手背/肩膀等动作进行鼓励,并结局手术成功案例,增强治疗信心;条件允许下带患者参观手术室,再次介绍手术的流程及注意事项,使之感到被尊重、理解;②术中,术前30min调节手术室温湿度(22~25℃、55%~60%);待患者进入手术间后,详细介绍布局、设备,并协助患者取手术体位,视情况使用软枕、约束带,注意减少显露在外的身体面积,以及保护隐私部位、保暖;传递手术器械时保证动作“快、准、稳”;③术后,告知患者家属“手术是十分成功的”,减轻家属担忧心理;对患者进行访视,评估患者睡眠、疼痛等情况,同时交代术后护理要点,并询问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意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以促进手术室护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1.3观察指标

护理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 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GCQ) 评价患者焦虑感及舒适度,其中SDS评分标准分界值为50,分值越高,焦虑越重;GCQ评分总分112分,分值越高,舒适度越高。另外,用本院自行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状况,总分100分,分为完全满意(100~80分)、较满意(79~60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 较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以软件SPSS27.0为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行2检验。以P<0.05为检验标准。

2结果

2.1比较两组焦虑感及舒适度

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较对照组低,GCQ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焦虑感及舒适度[(±s)分]

组别

SDS评分

GCQ 评分

对照组(n=41)

50.33±2.25

82.63±6.37

观察组(n=41)

48.21±1.41

93.45±8.29

t值

5.112

6.627

P

0.000

0.000

2.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12%(满意16例、较满意23例),较对照组78.05%(满意13例、较满意19例)高,比较差异显著(2=5.145,P<0.05)。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外科理念的转变,手术成为治疗下肢骨折的理想方法,然而患者因对手术缺乏认知,加上周围环境的改变等影响,易产生负面情绪,最大程度上增加不适感,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2-3]。因此,强调了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

人性化护理,是在一切护理活动中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消除疾病痛苦,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新型服务理念[4]。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DS评分较对照组低,GCQ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人性化护理对其减率情绪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原因为在手术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使护理人员借助温柔语言、贴心关怀等方式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手术配合度;术中做好患者的隐私保护、保暖措施,以及肢体关节的舒适等,可有效促进患者生理舒适;术后重视患者的访视,使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多安慰、鼓励患者,让其更有信心面对疾病,并主动配合后续治疗。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提示人性化护理可满足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环节的多层面护理需求,充分理解、尊重患者,以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手术体验感。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明显,利于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舒适度,获得更多患者的满意、

参考文献

[1]蒋文娟.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1):156-158.

[2]徐煜.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临床价值及对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03):105-106.

[3]金鑫.电动空气止血仪联合手术室护理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18):153-154.

[4]哈文斌,陈佳佳,汪业萍.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10):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