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护理小常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8
/ 2

老年慢阻肺护理小常识

周小娟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中医医院  641500

慢阻肺临床中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过这个名字可以看到它的特点,一个是个长期的病程,是个慢性的病,另一个是阻塞,就是吸气、呼气这个气道出现了阻塞,也就是出现通气功能的障碍,然后肺病就是带来的一系列的肺部疾病,所以一般都发生于长期吸烟的病人或者有些长期粉尘吸入的损害。对病人进行诊治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对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也能保证病人的安全。

1、慢阻肺

(1)定义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一个简称,英文简称叫做COPD。这是一种以可逆性的气道受限为常见特征的一个慢性疾病。这种疾病可以预防,也可以治疗。它的发生经常是与烟草依赖有关系,但是有些病人有职业的粉尘的接触史,或者有室内污染的一些接触史,或者是空气污染,它也可能会导致COPD的发生。它的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气短。这三种是最关键的症状。但是有些病人可能不一定这三种症状都同时拥有,它的主要表现,还同时跟它的合并症有关系。有些病人有一些合并症,会影响这个疾病的发展、发生和预后。患者的急性加重和合并症,经常会影响这个疾病的严重程度。这种病的发展趋势一般是从慢性支气管炎到COPD,然后到肺心病,然后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然后出现一些双下肢水肿,缺氧等严重的症状。对于这一类的病人,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抽烟引起的。当然也有大概15%是由于室内的,比如说用柴火取暖。有些是在煤矿或者是在粉尘比较多的工厂工作之后,所引起的这个疾病。

(2)病因

慢阻肺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所有与慢支、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慢阻肺的发病,具体危险因素如下:

1、外因:即环境因素,吸烟是目前公认慢阻肺已知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发病因素;吸入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呼吸道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等,都是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2、内因:即个体因素,指个体易患性,主要是遗传因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慢阻肺的易患性与基因有关,但慢阻肺不是单基因遗传疾病,其易患性涉及多个基因,目前较肯定的是不同程度的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可增加慢阻肺的发病风险。气道反应性增高者,其患慢阻肺的几率也较高。在胎儿期、新生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因各种原因导致肺发育不良,或生长不良的个体,在成人后易患慢阻肺。

2、临床治疗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家庭氧疗、呼吸肌锻炼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教育与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劝导吸烟的病人戒烟,这是减慢肺功能损害最有效的措施。因职业或环境粉尘、刺激性气体所致者,应脱离污染环境。

2、长期家庭氧疗: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L/min,吸氧时间10~15小时/天。

3、康复治疗:可以使因进行性气流受限、严重呼吸困难而很少活动的病人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稳定期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

二、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是现有控制症状的主要措施,可依据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用药后病人的反应等因素选用。联合应用不同药理机制的支气管扩张剂可增加支气管扩张效果。

1、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短效制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长效制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

2、抗胆碱药:短效制剂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长效制剂有噻托溴铵吸入剂。

三、手术治疗

外科方法仅适用于少数有特殊指征的病人,选择适当病例可以取得一定疗效,使病人肺功能有所改善,呼吸困难有所减轻。鉴于较高的手术风险及昂贵的手术费用,选择手术治疗应十分谨慎。术前必须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和胸部CT检查,全面评估呼吸功能。手术方式包括肺大疱切除术和肺减容手术。肺移植术为终末期慢阻肺病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但存在着技术要求高、资源有限、手术费用昂贵等诸多问题。

四、其他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

1、确定急性加重期的原因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2、扩张气道:使用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

3、低浓度吸氧:可用鼻导管吸氧,给氧浓度为28%~30%。

4、抗生素:当病人呼吸困难加重,咳嗽伴痰量增加、有脓性痰时,应依据病人所在地常见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积极选用抗生素治疗。

5、糖皮质激素:针对血常规中有嗜酸粒细胞高的或者有支气管哮喘病史的可予以口服或静脉给药5~7天。

6、当慢阻肺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时,如无绝对禁忌证,无创机械通气应为首选机械通气模式,这是因为无创通气可以改善通气、减少呼吸功和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存率。

3、慢阻肺临床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是治疗疾病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给予正确、健康指导和护理,常见护理措施如下:

1、正确运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下降,不能耐受高强度或者费力的活动或锻炼,因此应嘱患者进行缓慢、有节制的运动,以不引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为宜。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晚期,患者运动耐量明显减少,应该让患者以尽量休息为主,尽量减少体力活动;每天有计划地进行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气功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避免过劳而引起呼吸困难。缓解期加强呼吸运动锻炼,如腹式呼吸锻炼,其方法是: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成鱼口状),并用手按压腹部,使气呼尽,采用深而慢的呼吸,频率810次/分,每日进行数次锻炼,每次10 2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一般23个月可使通气功能改善。

2、教患者进行排痰:可以通过拍背等物理排痰的方式,帮助患者排出痰液,必要时还要指导患者进行雾化排痰;

3、指导患者服用药物:比如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或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学会使用吸入类药剂,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极其重要;

4、指导家庭氧疗:进行家庭氧疗对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延长患者寿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常要求患者低流量吸氧,1-2L/min,每日吸氧时间可以达到10-15个小时,因此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家庭氧疗。

5、注意口腔、皮肤清洁,勤洗漱,有轻度口腔感染时,可用生理盐水或朵贝尔氏液于饭后、睡前漱口。

3、总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慢阻肺很严重,但选用适当方法,是可控制病情的。患者进行日常的护理是很重要的,注意观察自己的病情,合理运用药物治疗和护理疗法,病情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