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对肺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老年慢阻肺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对肺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

余丽纯

广州新海医院  510000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于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主要效果。方法:邀请近期(2020年1月-2022年1月)进入本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工作的100名患者参与临床医学研究工作,随后采取计算机随机抽签的形式,将100名老年慢阻肺患者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50),对照组老年慢阻肺患者需要接受常态化疾病护理工作,观察组老年慢阻肺患者需要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工作。由医护工作人员采取分组研究与对比观察相互结合的形式,全程追踪研究患者康复流程,着重检查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康复情况,使用专业理疗器械检查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是否正常,判断老年慢阻肺患者是否可以自主呼吸,是否出现“白肺”或者是其他病变情况。结果:全体老年慢阻肺患者统一接受为期4-6周的专业化院内护理工作之后,经过专业医护工作人员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进行有效诊断之后发现,全体观察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已经逐渐恢复,患者可以自主呼吸,并未出现并发症以及身体不适症状,绝大多数对照组患者肺功能逐渐恢复,极个别身体素质较差或者是疾病状况比较特殊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恢复速度相对较慢,但是在后续观察中,基础肺功能逐渐恢复。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模式作为一种较为全面、科学、高效、安全的护理模式,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研究价值,有助于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避免老年慢阻肺患者呼吸不畅或窒息,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患者;综合康复护理;肺功能;效果

引言:慢阻肺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肺部功能性疾病,治疗难度普遍较大,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一部分老年慢阻肺患者症状比较复杂,在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安全管理问题,老年慢阻肺患者可能会诱发慢性疾病。在日常护理环节中,不仅仅需要医护工作人员有效保障老年慢阻肺患者生命安全,还需要逐步恢复患者肺部功能。经过多年临床医学研究之后,逐步诞生了综合康复护理模式,本次临床医学研究工作中的相关数据真实、可靠,可以作为研究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价值的重要数据,临床医学研究结果现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仅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进入到本医院接受专业化老年慢阻肺治疗与后续护理工作的部分患者,所选取的全体患者均表现出非常典型的老年慢阻肺特征,均自愿参加临床医学研究工作,对照组老年慢阻肺患者平均年龄为62±5岁,观察组老年慢阻肺患者平均年龄为68±3岁。

1.2方法

本次临床医学研究工作主要将对照组与观察组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在医护工作人员严格依照我医院护理工作标准的同时,对照组患者接受常态化(一般化)老年慢阻肺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模式,不同护理模式对比下,两组老年慢阻肺患者疾病护理方法如下:

对照组患者需要在医护工作人员指导下正确用药,注重日常肺部功能训练与恢复,注意病房内部卫生,避免滋生细菌与病毒,还需要嘱咐患者清淡饮食,保障患者营养供给。

观察组老年慢阻肺患者需要接受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方法主要有:(1)组建专业护理团队:开展临床医学研究工作之前,科室护士长配合其他专业护理人员共同组建专科护理小组,全权负责观察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出现护理问题或者是安全管理问题之后,需要通过团队协作与会议协商的形式,共同解决工作问题,传授工作方法,总结工作经验,每隔一天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病情做出相应评估,尤其是对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全过程观察与追踪护理,广泛收集患者临床医学研究数据,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疾病护理方案。(2)心理健康护理:专业医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进入病房内部与患者进行深度沟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效疏导,指导老年慢阻肺患者正确面对自身病情,避免患者出现悲观、失望、恐惧、焦躁等负面情绪。专业心理医师也可以在医院内部定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邀请全体老年慢阻肺患者协同家属共同参与,由专业心理医师向老年慢阻肺患者本人与家属讲解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3)专业病情护理:专科护理小组需要全程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追踪,详细记录老年慢阻肺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也需要记录老年慢阻肺患者睡眠时间与气喘频率。如果老年慢阻肺患者出现剧烈咳嗽、肺部疼痛、胸闷、气喘等情况,需要及时与主治医生取得联系,由主治医生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全方位检查之后,采取相应的疾病治疗措施。(4)日常饮食护理:医护工作人员需要结合老年慢阻肺患者当前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护理计划。如果老年慢阻肺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意识模糊或者是难以正常进食,则需要采取鼻饲形式,或者是直接采取静脉注射的形式,为患者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物质,保证老年慢阻肺患者营养供给。(5)肺部健康护理:医护工作人员可以指导患者适当尝试膈肌呼吸,引导患者适当放缓呼吸频率,鼓励患者在缓慢呼吸的同时,感受肺部气体的交换过程,引导老年慢阻肺患者保持身心放松,指导老年慢阻肺患者积极接受医院内部的肺部功能康复工作,指导老年慢阻肺患者接受专业化腹式呼吸训练。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本次临床医学研究工作周期控制在4-6周,完成专业护理工作之后,医护工作人员需要对比观察两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部功能的各类指标,主要包含肺活量(VC)、肺总容量(TLC)、残气量(RV)/肺总量(TLC)、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在数据统计与测算环节之中,医护工作人员需要应用SPSS 25.0软件,对各类重要数据进行精确分析与检验,所有数据均以n(%)差表示。当数据差异P<0.05时,可认为结果可靠,具有显著性。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操作与观察之后可以发现,观察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指标差异相对明显,由此可以判断观察组患者疾病恢复速度相对较快,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较好。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1接受综合康复护理模式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指标比较[n(%)]

组别

例数

肺活量(VC)

肺总容量(TLC)

残气量(RV)

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

观察

50

3707±332

504±34

0.89±0.23

3.16±0.16

对照

50

3691±291

481±31

0.73±0.12

2.98±0.1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称为慢阻肺,在临床医学治疗环节中,医护工作人员主要以疏通患者起到控制患者肺部炎症为主要目标,主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在短时间之内快速恢复肺部基础功能,尤其是恢复呼吸功能以及肌肉运动功能,助力患者正常呼吸,避免患者窒息。通常情况下,医护工作人员在治疗老年慢阻肺的过程中,需要指导患者服用一定药物,一部分特殊药物可能会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身体机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并不利于老年慢阻肺患者快速恢复身体健康,也不利于老年慢阻肺患者逐步恢复肺部功能。一部分老年慢阻肺患者肺部功能逐渐受损,导致患者逐渐失去了基础肺功能,呼吸功能逐渐恶化。情况严重者,症状比较复杂的慢阻肺疾病可能会随时诱发其他类型的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慢阻肺或者是肺部功能性疾病,将会严重影响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窒息而亡。

现阶段,在临床医学环节中并未出现彻底治愈此类病症的特效药物,为了提高老年慢阻肺治愈率,帮助老年慢阻肺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生活,医护工作人员需要在后续护理环节中注重日常监管,有效调整护理模式,全程观察患者康复情况,随时随刻调整个性化疾病护理方案,为全体老年慢阻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鼓励老年慢阻肺患者在接受肺部功能康复训练活动的同时,注重均衡饮食,提升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身体素质,助力老年慢阻肺患者快速恢复肺部机体功能。

本次临床医学研究环节之中,分别采取了常态化(一般化)护理模式与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广泛搜集患者临床医学研究数据之后,普遍发现,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部功能,还可以进一步减轻患者身体疼痛,帮助患者树立牢固的心理屏障,避免患者出现安全护理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有效缩短病症康复时间,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属于一种较为现代化的老年慢阻肺护理模式,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有效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部功能,针对一部分患病情况比较特殊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也可以适当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与借鉴。

参考文献:

[1]甘辰君.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85):97.

[2]葛琴,张永欣.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29):104.

[3]林娟.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14):134.

[4]吴艳姬.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