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察的网格化管理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环境监察的网格化管理路径探索

时晶晶

 屏边苗族自治县生态环境执法大队

摘要: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直接影响。环境监察属于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积极落实网格化管理将会提升监察的实效性,也能给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本文将着重分析环境监察的网格化管理路径,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路径

在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增强的今天,国家也对环境监察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主张适当引入网格化管理模式,让违法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能提升特定区域中的环境质量,使得区域环境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通过积极运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可以明确监督人员的职责,借助于规范化手段,促使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升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一、环境监察现状

    目前来说,环境监察工作主要是建立在监察执法工作队伍基础上开展的作风建设以及强化环保思想认识的活动1。对于环境监察工作来说,执法人员依照制度规章开展的成效相对突出,但是仍然存在着棘手问题,重点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首先,执法工作未能落实到实处,体现出形式主义。其次,部分监察队伍未能及时监督当地的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存在着视而不见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后续工作的进展。最后,忽视群众反馈的意见,对区域环境问题缺乏统筹规划。

二、环境监察与网格化管理概述

(一)环境监察

在环境监察中,实际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与环保相关的行政机关管理,根据国家以及地方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进行详细分析,当做工作的基本依据,结合具体情况确定适宜举措,让检查和监督目标顺利实现。环境监察体现出直接性以及具体性等多种特点,在开展实际工作时,应该注重现场与处理理念的落实情况。环境监察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分析出单位及个人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若是出现违法行为,应该依照法律法规加以处理,确保环境得以维护2

(二)网格化管理

    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下,网格管理模式备受瞩目,按照相应标准可以根据主体对象划分出多个网格单元,在技术条件下落实好网格管理,提升整体的实效性。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多个方面得以应用,尤其是在环境监察中受到认可,给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环境监察的网格化管理意义

(一)明确监管责任

网格化管理在环境监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环境保护执法会议中进一步明确并提出了建立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监察模式。在开展监察工作时,应该注重相关的责任主体,以此可以强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能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在网格化管理中,还能明确监察区域,让环境执法拥有良好的工作氛围,改善现阶段环境监察工作作风,促使职责有序落实,实现监察工作的全覆盖目标3

(二)强化工作效率

在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支撑下,监察人员和群众实现了良好互动,对于提高监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较大帮助,同时也能巩固群众认知,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实践环节。此外,通过网格化管理可以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也能确定潜在的违法犯罪行为,快速作出响应。对于群众的基本诉求,可以让管理人员及时总结并采取应对措施,在提高监察效能的同时加大对违法事件的查处力度。

(三)实现监察规范性和精细性

在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支撑下,环保部门的主体责任更加明确,相关责任人也能主动承担起个人义,务保证监察工作的精细性和规范性顺利实现。根据相应的要求,环境管理工作中也要明确现有的执法资源,通过可靠的网格化管理方案,可以让多种资源有序整合,进一步细化不同主体的职责,确保监察工作实效性稳步强化。

四、环境监察的网格化管理路径

    环境监察中的网格化管理拥有着特定要求,在开展实际的工作时应该明确相关路径,选择可靠方案开展具体活动,确保相应的工作进展更加顺利,展示出网格化管理的优势之处。要在科学配置资源以及优化网格布局等多个方面采取行动,这样才能让环境监察工作有序推进,也能给网格化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一)科学配置资源

环境监察工作属于一项基础任务,在落实相应的工作时,应该明确具体的监管中心和调度中心,只有多种资源有序配置,才能发挥出监察工作实效。在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支撑下,可以打造出相对完善的管理模式,也能安排对应的监管人员承担其基本职责,促使着环保违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通常情况下,可以结合具体要求和标准完成有效安排,也能根据相应指示对区域合理划分,强化工作的整体效率,展示出不同主体的价值4

(二)优化网格布局

在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支撑下,可以建立具体的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以其当做网格间联系的枢纽。监督中心重点发挥出监管职责,指挥中心则是对违法现象加以沟通和交流,按照具体的流程处理实际问题。根据区域间的网格划分,可以依据轻重程度加以分析,这样能够了解到监察过程中的重点服务对象,在对网格级数数量确定之后,能够进行细致规划,让级数设置符合要求。一般来说,空间和级数存在着正比关系,也就是空间越大时级数越多,但是信息传递速度也逐步变慢,应对监管范围加以明确,让相应的工作范围逐步缩减,这样才能实现精细化和规范化目标。

(三)健全社会监督体系

根据现阶段人们反映出的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健全社会监督体系,使他们自觉的履行相应职责。应该注重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强化人们以及社会各界的环境保护认知,通过实例阐述环境问题的严重后果,让每个人主动维护生存空间。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也要加强沟通,积极举办相应的讲座活动,营造出理想氛围,引导各方主体参与到环保监督管理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发挥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优势,也能明确不同主体的职责,促使基本的实践效果达到最佳,为环境监察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优化网格化管理条件

在网络布局确定之后,可以扎实推进监管工作,让相应的监管效率体现出来。通常来说,每个网格中都会有固定的环境监察人员,一般在两名左右,通过积极的落实日常巡查工作,可以构建起相应的责任制度,让他们主动落实监管责任。在环境污染问题落实到个人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定人定点的目标,也能定期的完成人员轮换,避免出现受贿行贿等违法行为。对于省市环境保护部门来说,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明确责任制度,也能扎实推进考核培训活动,促使着网格人员主动承担起相应责任,积极落实好环境监察任务。网格化管理中可以进一步落实逐级负责制,确保直接负责人以及责任领导等全面配合,共同融入到特定环境下,努力开展环境监督工作。

结语

    环境监察工作中的网格化管理意义重大,对于开展各项活动均有支撑效果。只有采取可靠措施,才能让网格化管理模式发挥出最大成效,也能在明确各主体职责的基础上优化环境监察方案,确保环境的基本保护力度有效提升。通过本文的详细分析,明确了环境监察中网格化管理的基本路径,旨在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促使网格化管理的优势之处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王永强,张倩.落实“网格化”监管 推行“双随机”检查——翼城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成效明显[J].中国环境监察,2019(11):56-58.

[2]吴强,陈伟鹏.浅析环境监管执法网格化管理和环境风险隐患台账的有机结合[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04):24-25.

[3]吴强,廉升光.环境监管执法网格化管理和环境风险隐患台账的有机结合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6,28(01):114-117.

[4]张慧良,姚新,顾伟伟,房明.基于地理信息和定位技术的环境监察信息化平台研究——以环境监察移动执法为例[J].青海环境,2013,23(04):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