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隧洞软岩洞段开挖支护施工工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引水隧洞软岩洞段开挖支护施工工艺分析

刘艳虎

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省宝鸡市721000

摘要:本文首先对引水隧洞及相关的概念进行了介绍,接下来介绍了工法特点以及工艺原理,并重点介绍并分析了开挖和支护施工技术。

关键词:引水隧洞;软岩洞:开挖支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基建设施蓬勃发展,水利、铁路、公路等建筑行业受地形、地貌、地质等限制随之增加,同时设计勘察的不全面性导致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不良地质,尤其是隧洞施工过程中揭露的不良地质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等更是难以控制。

1.引水隧洞的开挖支护

在进行引水隧洞软岩洞段开挖支护施工时要考虑其特点,引水隧洞上平段类型一般是以沿岸的塔形进水口、低压输水孔或蝶阀腔体为主体,在引水隧洞的进出口,从顶部到底部分别进行开挖工作,其它重要工程则是先从上到下逐次进行,然后再进行支护工作。

2.工法特点

引水隧洞与铁路及公路支护方式一致但也略有不同,铁路及公路隧洞设计仰拱作为隧洞成环的重要部分,引水隧洞仅设置底板垫层(素混凝土),与铁路公路相比未真正做到封闭成环。在开挖后需及时完成支护,软岩洞段开挖按四台阶进行施工,各台阶宽度控制、支护参数等为主要控制内容。

3.工艺原理

3.1开挖施工原理

软岩洞段开挖施工以减少扰动和短进尺为主要施工卡控要点,软岩洞段开挖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辅助以风镐进行修整开挖,避免了爆破对围岩的扰动,避免了软岩爆破坍塌、掉块的风险,同时降低了隧洞超挖超耗,节约了施工成本,减少了工期损失。

3.2支护施工原理

软岩洞段支护施工遵循“超前预报、快速封闭、支护加强、合理变形、底部加强、固结灌浆、适时衬砌”的原则,软岩洞段支护施工按拱部超前、支撑加密、周边固结、锁脚加强、拱脚连接、垫层加厚、监测加密的施工流程进行四台阶支护施工,该流程不仅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可确保施工安全、质量。

4.引水隧洞软岩洞段开挖支护施工工艺操作要点

4.1地质预报、超前探测

(1)隧洞开挖施工坚持凡挖必探、有疑必探、有水必探、软岩必探的原则;探测坚持物探、钻探相结合的方式。

(2)钻探:钻探主要是验证物探的疑似及敏感区域,钻探分为超前水平钻探和加深炮孔,超前水平钻探按每循环3个孔,每孔30米控制,加深炮孔按照每循环5个孔(搭接长度不小于3米),每孔6米控制。

(3)钻探全过程由技术人员旁站,及时记录钻探数据,结合设计图纸、地质预报及钻探的岩芯、速度,及时掌握和了解钻孔渗水、突进、卡钻、掉钻等异常的情况,为下一步支护措施的制定和预留变形量的大小提供参考依据。

(4)超前水平钻探及加深炮孔在软岩洞段及渗水的软岩洞段作用显著,不仅可以结合地质预报判断掌子面前方围岩,且可以及时排除围岩裂隙水,有效杜绝了软岩洞段塌方、突泥涌水等风险。

(5)地质预报及超前钻探具体实施位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适时加密测线来提高地质预报的精准度,加强对掌子面前方围岩的预判。

4.2超前支护

(1)软岩洞段超前支护采用φ108*6mm超前大管棚及φ42*3.5mm超前小导管。

(2)超前大管棚使用单根长度为12米的管棚,间距@0.5米,每循环搭接3米。打设角度为1~3°,打设范围为180°,为增加软岩洞段的大管棚刚度,可在管棚内设置4根抱箍C18螺纹钢。

(3)超前小导管使用单根长度为4.5~6米的无缝钢管,与大管棚配合使用,间距@0.3米,每循环搭接2.5米,打设角度为13.5°,打设范围为120°。

(4)大管棚及小导管注浆均采用水泥浆液,软岩洞段水泥将夜比重控制在1:0.8左右,若出水量较大时则可以增加水玻璃,增加堵水作用。注浆压力控制在1.5Mpa。

4.3开挖施工

(1)软岩隧洞开挖施工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辅助以风镐进行修整施工。上台阶开挖进尺0.7米进行控制,挖掘机在中台阶位置配备鹰嘴钩及液压破碎锤进行开挖作业,拱脚位置预留30-50cm人工开挖清理至拱脚标高。机械开挖完成后挖掘机更换挖斗,将开挖的渣料向下一台阶扒渣。

(2)人工修整开挖边线应严格控制超挖,开挖作业需严格控制作业人数。

(3)开挖完成后测量人员需进行开挖断面检测,符合要求后及时进行初喷。而后上台阶进行支护作业,挖掘机向后推移进行中台阶及下台阶开挖施工;

(4)中、下台阶开挖需严格控制开挖进尺,每循环不大于1榀钢支撑,左右台阶在线路纵向方向错开距离不小于3米,中下台阶错开距离不小于8米。中台阶宽度控制在2.3米左右,下台阶宽度控制在1.4米左右,隧洞中线两侧2米范围内为机械走行区域。

(5)洞室允许平均径向超挖值不大于15cm。洞室水平开挖高程偏差不大于15cm且无欠挖。

4.4锁脚安装,喷砼封闭

(1)软岩洞段钢支撑锁脚锚杆施工对隧洞安全至关重要。对抵抗软岩大变形、支护稳定作用显著

(2)软岩洞段一般分四台阶施工,上台阶钢支撑锁脚锚杆采用C25锁脚锚杆,单根长度6.0米,在上台阶拱脚上方50cm位置设置,每个接头设置两根,形成抱箍,与钢支撑焊接牢固,打设角度为20°和40°。

(3)中一台阶、中二台阶及下台阶拱脚位置设置φ76*9mm自进式锁脚管棚,单根长度12米,每榀钢支撑设置12根。锁脚管棚尾部设置锁脚锚板,与钢支撑焊接牢固后,在锚板后侧安装螺栓。

(4)锁脚管棚施工采用管棚钻机,每组根锁脚管棚由2个钻头、8个套筒,一块锁脚锚板、两组螺栓组成,锁脚管棚管节单根长度为3.0米,管节间采用套筒连接,端部安装钻头。

(5)锁脚锚杆注浆采用水泥砂浆,注浆方式为“先注浆后插杆”,注浆增加锚杆与围岩之间的粘结力。

(6)锁脚管棚注浆采用水泥净浆,注浆方式为“先插杆后注浆”,注浆前浆孔口采用锚固剂封闭密实,防止注浆压力损失,封孔前预埋φ20mm排气孔,保证注浆密实度。

(7)锁脚注浆前应进行压水试验,压水试验最大压力不大于1.0Mpa。开始注浆后压力不大于1.0Mpa,结束注浆标准为:注浆压力不小于2.0Mpa,且稳压10min。

(8)富水洞段注浆将夜中可添加5%的水玻璃,起到注浆堵水的效果。

(9)软岩洞段喷砼一般可采用粗纤维喷砼和普通喷砼,混凝土标号为C20,喷砼厚度为20cm,含水洞段喷砼厚度可加厚至30cm。

4.5监控量测

(1)在隧洞软岩洞段过程中,监控量测严格进行拱顶下沉量测、水平净空收敛量测。共设7个监控量测点。

(2)施工过程中,在洞内埋设布置监控量测点,拱顶下沉观测点及净空收敛观测点按每3-5米一个断面、埋设深度入岩大于30cm进行布设,以观测围岩及一次支护结构的变化。

(3)监控量测点不得焊接于钢拱架上,遇有损毁应及时安装并且进行补测。未破损或拆换的段落监测频率为每天1次。当安全监测数据变化大于2.5mm/d时,现场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安全监测。

5.结语

引水隧洞的开挖与支护工作十分繁杂,其特殊的位置条件使得其在隧道内的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格的施工既要在施工方式上进行革新,又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完善,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星,刘亚新,李忠爽.西南某水电站已开挖软岩洞段塌方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研究[J].水电站设计,2021,37(04):43-45.

[2]史存鹏,王家祥,刘承新,胡巍,李银泉.某引水隧洞深埋软岩洞段围岩变形量敏感性分析[J].人民长江,2015,46(14):26-27+40.

[3]唐儒敏,李虎章.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软岩大变形洞段二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12,43(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