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尺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3

小议尺度

王洪涛

江苏春天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摘要:通过尺度在建筑、城市设计中的作用;尺度、距离和交流的关系;今天城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可以借鉴的例子,阐明尺度实质是建筑、城市与人的关系方面的一种性质,只有建筑、城市和人类的身体以及内在感情之间建立起更加紧密和简洁的关系时,它们才会更加有用、更加美观。

关键词:尺度、距离、建筑、城市、园林

营造建筑、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们的形式,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始终是文明程度的标志,这些形式由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所作决定的多样性所决定,各种形式在不同的尺度中表达自己的愿望,以致杰出的城市、建筑得以诞生。我们都乐于领受大型建筑或重点建筑的巨大尺寸和壮丽场面,也都喜欢小型住宅亲切宜人的特点。对于物体尺度的美感,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的事实,从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刻开始,对此就有所察觉了。

1 尺度与建筑

由于人体自身的原因,物体的尺度在不同的环境通过眼睛识别后有不同变化,所以好的尺度不是唾手可得的,而是一桩需要设计师苦心经营的事,并且,在设计师的头脑里,对尺度的考虑支配设计的全过程。设计师必须考虑到许多不同的变化。比如:同一物体,在室内看和在室外看,尺寸感觉是不相同的,因而室内外的设计尺度也就各不相同。物体在室外看总比在室内看显得小一些,例如,一个1.2米宽2.4米高的门洞,从住宅室内看,比较宽大。但把同样尺度用于一个纪念性建筑物的主要入口,则就会显得矮小。若把在室内看起来舒适而雅致的楼梯踏步照搬到室外台阶上去,那就显得局促。

这个道理,对雕塑而言特别正确,一个雕像总是做得大于实体(特别是头部)。博物馆陈列雕塑的难题之一,正好就在于此,因为为室外尺度设计的雕像,经常摆在博物馆室内,而两者不加区别。尺度不仅仅运用于建筑及其内部,而且广泛的运用于外部空间的设计。总的来说尺度分为:细部尺度、建筑尺度、超人尺度。

细部尺度是与人们身体和生理最接近的尺度,细部尺度常常是随着功能问题毫不牵强的解决,而揉合在设计之中的。在一个住宅中,门、窗、门廊和台阶,一定要设计得尽可能与它的使用有直接的关系,对各个部位过分夸大、卖弄,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杂耍。

建筑尺度是试图让建筑物表现它本身自然的尺寸,使观者就个人对建筑的关系而言,能度量出他本身正常的存在。尺度的来源是功能和空间的限定,从建筑的内部空间一直延伸到外部体量。这样的尺度显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意的找到,如一般的住宅、商业建筑、工厂、商店等。

超人的尺度并不是一种虚假的尺度,因为人们仰慕某种过人的宏大,这一种共同的和健康的心态。超人尺度的巨大建筑物是人们超越自己,超本身局限的一种憧憬。超人的尺度在中世纪的大教堂、纪念堂、纪念建筑和许多官方及政府建筑中,广泛的运用。这种努力,并不是要建立个别的或者是一闪而过的辉煌,而是以这一方式来表现永恒感,正确表达这种共同的意愿,就需要一种适当的尺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超人的尺度。但是,大尺寸的单元并不能独自形成超人的尺度。比方说,不能把一个尺度合适的设计拿来,将每个细部的整套尺寸放大50%,以期得到一个建筑物良好的超人尺度,这样做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2 尺度、距离、交流

尺度不仅存在建筑中,而且影响到人与人的交流。在实际中,距离和设计的尺度是相互影响的,例如在0.6~1.2km的距离之内,人们根据背景、光照,特别是所观察的人群移动与否等因素,可以看到和分辨出人群,并且观察到建筑周围的环境关系;在大约0.3~0.6km的距离之内可以分清整体的轮廓;在大约100m远处,在更远距离见到的人影就成了具体的个人。这一范围可以称之为社会性视域,下面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范围是如何影响人们行为的:在人不太多的海滩上,只要有足够的空间,每一群游泳的人都自行以100m的间距分布。在这样的距离,每一群人都可以察觉到远处海滩上有人,但不可能看清他们是谁或者他们具体在干些什么。

距离达到某一个值时,才有可能具体看清每一个人。在大约30m远处,面部特征、发型和年纪都能看到,不常见面的人也能认出。当距离缩小到20~25m,大多数人能看清别人的表情和心绪。在这种情况下,见面才开始变得真正令人感兴趣,并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在各种交往场合中,距离与尺度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推广到人们对于建筑和街道尺度的感受,在尺度适中的城市和建筑群中,窄窄的街道,小凹的空间,建筑物和建筑细部,空间中活动的人群都可以在咫尺之间深切地体会到。这些城市和空间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宜人。反之,那些有着巨大空间,宽广的街道和高楼大厦的城市则使人觉得冷漠无情。

因此,汽车城市和步行城市就有完全不同的规模与尺度。在汽车城市中,标志和告示牌都必须巨大而醒目才能看清。因为无法去观赏细节,建筑物都是缺少细部处理的旁然大物,人们的面容和面目表情在这种尺度下,也显得很小,完全看不清。

3 今天的问题

在汽车还未诞生的时代,建筑的形式以土地为源泉衍生而来。与其说是一幢幢的建筑实体,还不如说是依靠大地生长起来,清楚地表明设计者想着的是建筑中空间的流动。他们的设计表现出一段连续的空间整体,室内和室外没有多少区别。建筑的形体由功能确定,每一部分都与其他各个部分协调。从巨大的形式到细部的空间变化,都是完全把握尺度的。

4 可以借鉴的例子

在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中,怎样组织不同尺度的建筑和环境的关系呢?怎样处理尺度和城市、建筑的关系呢?现实中没有绝对的答案,却有可以借鉴的例子。从中国的庭院到苑囿,一步步从小尺度到大尺度的变化,无不和人、环境相结合,也许可从中找到本质的相同点,得到启示,正如一句拉丁格言:“本质之中统一,非本质中自由,两者之中兼容”。

4.1 庭院

对于住宅建筑来讲,最小的户外活动空间即为庭,从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可以看出一种典型的住宅建筑类型:即沿一条轴线向纵深排列建筑,取一正两厢的布局形式,这样,每有一所厅堂,在堂前便形成一个极小的内庭。更大的住宅还可以沿两条或三条互相并列的轴线排列建筑,这样将可以形成许多个内庭。这样的内庭一般均呈方形或矩形平面,由于面积很小而四周均为建筑所包围,所以显得十分封闭,处于其中犹如坐井观天,所以人们通常称为“天井”。庭和院常联用,称“庭院”。

由于居住型庭院需要适应不同的家庭构成,人口构成和辈分构成,需要适应主厅、侧厅、正房等不同性格的建筑对庭院的不同要求;需要适应广阔国土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需要适应不同地段的基地面积和地形地貌。因此居住型庭院特别需要具备灵活的调节机能。它的适应性调节机制主要表现在控制庭院空间的形状和尺度,主体建筑、辅助、建筑的层数和开间,庭院围合界面的高低和虚实,以及庭院内含要素的聚会和转换等等。这种灵活的适应性带来了居住型庭院形态的多样性。

4.2 园

从规模上讲,园一般要比庭院大,而且在人工建筑环境中渗透入较多的自然生态要素,强调庭院空间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视觉联系和景观交融。多利用空廊、洞门、空窗等突破庭院空间的封闭,强化空间的扩大感,造就舒畅,幽深的空间境界。但它仍然保持人与物的适度感,仍然以人的基本尺度为参照来布局建筑、景物。

4.3 苑囿

苑囿,不仅规模大,占地广,而且一般多选择在地形富有变化和风景优美的地方。充分利用环境特点以人工方法建造众多的风景点、建筑群和园中园,这些风景点、建筑群和园中园,作为构成整体的基本要素应相互制约、呼应,自身的尺度受到其它部分的限定。例如,颐和园万寿山原规划建一座九层的“延寿塔”,建到第八层时因塔身出现严重倾斜而“遵旨停修”,全部拆除,改建为八角形的三层四檐大阁。后来的佛香阁就是“依原样重建”。这个阁耸立在高20米的方台上,自身高达41米,体量巨大硕壮,造型敦厚稳重,整个体形与前山、前湖的壮阔场面十分相称,以足够的分量突出了全园的构园中心。相形之下,

建的九层延寿塔的确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高塔耸立,周围缺乏相应体量的建筑响应,显得孤立、单调、唐突;二是万寿山自身不高,耸立九层高塔,难免反衬出山体不够高大,有损前山的整体比例;三是塔身细高的体量,作为前山、前湖的主体建筑如构图中心,显得分量不足;四是九层高塔,总高度已远远超出山脊,从后山能看到塔的上半部,既干扰了后山主体建筑组群的轴线,又破坏了后山“山包寺”的静幽境界,五是作为颐和园主要借景的玉泉山已有一座五峰塔,万寿山上再建一塔,必然导致主客不分。

又如承德离宫虽属大型皇家苑囿,由于设计指导思想不同,这里却没有采用以人工方法来筑高台、建重阁,以期造成巍峨壮观的气势。这类设计通常采用观景式布局,常常在山区若干制高点上设置风景点,及在某个建筑的开敞面可以看到和它相对的景点,人们也能从不同的距离观察到景点,成为游览的坐标点,如锤峰落照、南山积雪、四面云山等,以便利用其有利地势而居高临下地观赏自然风景。这种尺度和距离就接近我们现在的风景区和城市的尺度了。

5 总结

我们以前研究过的城市同今天城市的显著的区别就是人在空间中的运动中运用了机械的力量。这种方式的产生提出一种全然不同的设计思想。以前,无论是走路、骑马人们在空间中运行的速度是相当的,设计者研究的是同一层次上的问题。如果把城市作为整体来看,如今,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在规模上的巨大的变化就需要全新的尺度来度量。但是,整体的思维仍然是沿着运动的各个系统(车行、步行等)展开设计,这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把渝中区作为重庆市的形象代理,这个区域中水平方向的运动系统和垂直方向的建筑尺度就应该作为城市的整体考虑。至今,每种系统和尺度都分别加以考虑,就如同在每个建筑设计开始时,建筑总是和周围的群体分开加以构思。

古时的思想不能照般下来,我们却可以从中受到启示。尺度实质是建筑、城市与人的关系方面的一种性质,就此而言,它是第一重要的。因为只有当建筑物、城市和人类的身体以及内在感情之间建立起更加紧密和简洁的关系时,它们才会更加有用、更加美观。

参考文献

[1]侯幼彬. 中国建筑美学[M].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托伯特・哈姆林.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2.

[3]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4]埃德蒙·N·培根. 城市设计[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5]扬·盖尔. 交往与空间[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1 /共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