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锅炉运行调节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浅谈锅炉运行调节措施

张鑫

河北大唐国际唐山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国内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带动了锅炉工业的发展,锅炉是一种能生产水蒸气和高温热水的设备,锅炉运行过程中不仅会受到高温高压的挑战,还会受到机制侵蚀和飞灰磨损的损害,锅炉的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具有爆炸好泄露等重大危险源的存在,锅炉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则会造成严重的破坏。锅炉运行往往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其运行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维持锅炉运行状态的相对稳定。要及时观察外界条件和负荷的变化情况,及时调节燃料的供给量、透风量和给水量的参数指标,保证锅炉的运行状态与外界负荷的变化相适应,维持锅炉内水位、压力和温度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促进锅炉安全运行。

关键词:锅炉运行;调节技术措施;蒸汽

1锅炉运行效率相关概述

锅炉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也是主要的耗能设备之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离不开热能设备,锅炉作为主要的耗能设备,在工业加工生产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只有提高锅炉运行的效率,才能在保障生产质量的同时也能兼顾节能环保的经济性要求。

其次,流化床锅炉作为一种承受高压、直接受火的特种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因煤渣、石灰石粉、水、蒸汽、烟气以及空气中各种有害物质的侵害,以及煤烟气冲刷,造成钢材被腐蚀、磨损甚至变质的情形。以上情况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便会出现钢材过热,局部裂纹或鼓泡、开裂变形的情形,因而加强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管理研究也显得尤为必要。

2锅炉运行中的调节技术措施

2.1水位调节与控制

水位调节和控制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和正常供汽的重要环节,在锅炉的日常运行过程中,锅炉管理人员要经常通过水位表观察锅炉内的水位情况,一般情况下,锅炉内的水位应保持在正常水位线位置,在实际工作中,锅炉内的水位要可以在正常水位线之上50mm范围内进行合理的控制。对锅炉内水位的控制工作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运行正常的锅炉内,其水量与蒸发量是相等的,在这种情况下锅炉内的水位就会保持相对的稳定,当在加水量低于蒸发量的时候,锅炉内水位便会下降,此时就要增加水量。在小型锅炉的安全运行过程中,其水位总是在发生变化的,如果突然不向锅炉内加水的话,则极易造成锅炉安全事故,因此要加强对锅炉运行过程中水位的监督和调节。正常运行的锅炉所受的负荷会经常发生变化,锅炉在负荷发生变化的时候会对锅炉的蒸发量产生影响作用,导致蒸发量和加水量不平衡情况分发生,从而使锅炉内水位出现明显的波动[3]。为了保证锅炉内水位能在正常水位线上下波动,当锅炉在低负荷状态下运行的时候,锅炉中的水位要稍微在正常水位之上,防止当负荷增加的时候水位下降的过低,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负荷的变动,为了防止在负荷变动时产生水位骤增的现象,锅炉内的水位要稍微低于正常水位线。负荷的变化会使锅炉内出现虚假水位的现象,对锅炉运行进行调节的时候不能忽视该问题,在突然增加负荷的时候要适当调低水位,负荷骤降的时候进行水位上涨操作,锅炉管理人员要定期清洗水位表,以便于能更容易观察水位。

2.2蒸汽压力调节

锅炉正常运行过程中锅炉内蒸汽压力要基本保持不变,锅炉内蒸汽压力的变化一般就是由于负荷变动引起的,当锅炉内负荷低于蒸汽压力的时候,锅炉内蒸汽压力就会上升,在负荷大于蒸汽压力的时候,锅炉内蒸汽压就会下降。因此调节锅炉内的蒸气压实质就是调节锅炉的蒸发量,通过调节燃烧和给水的过程来控制锅炉的蒸发量,锅炉负荷产生变化的时候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调节锅炉内蒸气压[4]。

(1)锅炉内负荷降低的时候会导致蒸汽压力升高,如果此时锅炉内水位比较低的话,可以增加适量的水使蒸汽压力不再上升,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燃料量和给风量,降低锅炉内的蒸发量,维持锅炉内蒸汽压力保持正常。

(2)锅炉内负荷降低的时候会导致蒸汽压力升高,如果此时锅炉内水位比较高的话,要先减少燃料量和给风量,降低锅炉内的蒸发量,且适当减少给水量,等到锅炉内蒸汽压水位恢复正常后,根据负荷情况调节燃烧和给水过程。

(3)锅炉负荷增加会使炉内蒸汽压下降,如果这时候锅炉内水位比较低,要先增加燃料量和给风量,加强锅炉的燃烧过程,再缓慢加大锅炉的给水量,促使蒸气压和水位恢复到正常状态;还可以先增加给水量,等到水位恢复到正常水位的时候,增加锅炉的燃烧过程,使蒸气压升高到正常值。

(4)锅炉负荷增加会使炉内蒸汽压下降,如果这时候锅炉内水位比较高,可以在减少给水量后加强锅炉的燃烧过程,增加锅炉内的蒸发量,使蒸汽压恢复到正常状态。

对于间断性给水的锅炉来说,给水速度要均匀,给水间隔不能过长,一次给水量不能太多,要在锅炉燃烧较弱的时候进行给水措施,从而保证锅炉蒸气压的稳定。

2.3汽压调整

作为锅炉运行监控的主要参数之一的蒸汽压力,是指过热器的出口压力。它的高低直接影响汽轮机设备的安全和经济,一般规定其数值与额定值的偏差范围不超过±0.05~0.1MPa。

汽压变化受外部和内部两个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主要指外界负荷的正常增减及事故情况的大幅度甩负荷。蒸汽压力的变化实际上是锅炉蒸发量与外界负荷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破坏的结果。负荷变化对于锅炉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蒸汽压力就是调节锅炉蒸发量的调节。由于蒸发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燃烧工况,所以蒸汽压力调节实际上就是燃料量与风量的调节。无论何种扰动使蒸汽压力变化,都应改变燃煤量及风量,同时兼顾汽泡水位及蒸汽温度的调节。

当负荷减少时,汽压升高。如果此时水位高,就应先减少燃料量和送风量,减弱燃烧,再适当减少给水量或暂停给水,使汽压和水位稳定在额定范围内,然后再按正常情况调整燃烧和给水量;如果此时水位低,应先加大给水量,待水位正常后,再根据汽压和负荷情况,适当调整燃烧和给水量。

当负荷增加时,汽压下降。如果此时水位高,就应先减少给水量或暂停给水,并增加燃料量和送风量,加强燃烧,提高蒸发量,满足负荷需要,使汽压和水位稳定在额定范围内,然后再按正常情况调节燃烧和给水量;如果水位低时,应先增加燃料量和送风量,在强化燃烧的同时,逐渐增加给水量,保持汽压和水位正常。

2.4锅炉燃烧的调节

燃烧调节主要是保证适当的燃料量,以适应外界负荷的需要,同时保证燃烧的稳定、经济。

燃烧调整主要包括燃料量的调整和风量的调整,即风煤比的调整。一次风的调整时由专业人员进行的,调好后一般不动,主要根据煤中挥发分的含量进行调整。挥发分高的煤,可用较高的一次风率和一次风速,对经济性有利;挥发分低的煤,应采用较低的一次风率和一次风速,首先保证着火时间。燃料量与空气量要保持合理配比,且充分混合;炉膛要尽量保持高温,要防止冷空气进入炉膛,减少热损失。监视排烟温度、CO2和O2的含量,及时调整燃烧状态;要保持炉排运转平稳,防止出现不均匀燃烧要保持炉膛负压操作,防止燃烧气体外泄而降低热效率。

燃烧调节各调节项目是密切相关的,需要通过燃烧调节使燃料燃烧供热适应负荷的要求,维持气压稳定;使燃烧完好正常,尽量减少未完全燃烧损失,减轻金属腐蚀和大气污染;对负压燃烧锅炉,维持引风和鼓风的均衡,保持炉膛一定的负压,以保证操作安全和减少排烟损失。

2.5排污和吹灰调节

为了保持锅炉受热面内部的清洁,蒸汽和水共沸、蒸汽品质恶化的发生,要对锅炉进行有效的排污工作,烟气在通过蒸发受热面、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时会沉积在受热面上,对锅炉的传热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对锅炉进行有效的吹灰措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要使蒸发量适应外界负荷的需求,保证输出蒸汽的品质,维持正常的气泡水位,调整燃烧并保证燃烧的稳定和经济,尽量减少燃烧系统的厂用电消耗,维持高效率的燃烧与传热,及时处理和消除各种障碍,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杰.浅谈锅炉运行调节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9):111-111.

[2]马卫涛.浅谈锅炉运行调节措施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9).

[3]王维东.浅谈锅炉运行中的调节技术措施[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