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变电工程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管控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浅谈输变电工程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管控要点

李利军

深圳市威彦达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基础在输变电工程中广泛应用。为了提高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质量,保证输变电工程结构安全,本文对输变电工程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详细阐述了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各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灌注桩基础;质量控制。

引言: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构筑物的工程质量,在输变电工程建设中会受到高度重视。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为地下隐蔽工程,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可能导致整个建、构筑物不均匀沉降、结构开裂,甚至导致整个建、构筑物倾倒,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因此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控,保证施工质量合格是至关重要的。

一、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顺序

    场地平整→桩位放线(检查桩位是否正确)→钻机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检查孔深)→清孔(检查泥浆比重、孔底沉渣厚度)→终孔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检查钢筋间距、钢筋连接)→灌筑水下混凝土(检查混凝土强度、塌落度)→成桩养护。

二、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主要桩位轴线偏差控制、成孔质量控制、钢筋笼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1、轴线偏差控制

桩位定位放线前,施工单位根据桩位平面图,计算各桩位坐标。根据变电站周围测量控制点及各桩位坐标,使用全站仪准确定位出桩位轴线。桩位轴线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当成孔直径小于1000mm时,桩位允许偏差小于等于70+0.01H,当成孔直径大于等于1000mm时,桩位允许偏差小于等于100+0.01H,其中H为桩基施工面至设计桩顶的距离。

2、成孔质量控制

持力层深度确认:成孔过程中,参照地质勘察报告,时刻关注孔底的地质条件,当达到设计要求持力层地质条件时,是否进入持力层需勘察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代表在现场确认,并按照设计要求冲孔或钻孔至持力层深度。

桩长检查:成孔完成后,现场监理采用绳测法测量桩长,桩长需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其中摩擦型灌注桩桩长不得小于设计图纸要求;端承桩的桩长以持力层深度控制,持力层深度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沉渣厚度检查:沉渣厚度采用测针测饼法进行检查,首先下放测针,读取测量深度,再下放测饼,读取测量深度,两次测量深度的差值为该桩的沉渣厚度。沉渣厚度需满足规范要求,其中端承桩的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摩擦桩的沉渣厚度不大于150mm。

3、钢筋笼质量控制

钢筋原材料验收:钢筋进场时,需同步提供钢筋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检查进场钢筋外观合格。并对进场钢筋进行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具体抽检数量按照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60t为一个批次,不足60t为一个批次。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要求,其中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钢筋笼制作质量:钢筋笼主筋型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用钢卷尺测量主筋间距和钢筋笼长度,其中主筋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钢筋笼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小于100mm;箍筋规格和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用钢卷尺测量箍筋间距,箍筋间距允许偏差为±20mmm;用钢卷尺测量钢筋笼直径,钢筋笼直径允许偏差为±10mm;为了保证钢筋笼保护层厚度,需在钢筋笼上安装定位钢筋。

4、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混凝土强度检查:在混凝土运到现场后,首先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确定混凝土强度和抗渗等级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一般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60-220mm之间;并对混凝土的出场时间进行检查,保证混凝土在初凝前完成浇筑。

混凝土浇筑质量: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0.8m;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并应控制提升导管速度,应由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混凝土灌注面的高差;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灌注时间应按照出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对灌注过程中的故障应记录;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超灌高度宜为0.8~1.0m,凿除泛浆后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等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同步检查混凝土坍落度,并同步留置混凝土标准养护和抗渗养护试块。

三、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检测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检测是对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验证,为桩基础验收提供了依据。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主要进行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检测。其中桩身完整性检测主要采用低应变法、超声波法、钻芯法,在输变电工程中,常用超声波法、钻芯法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承载力检测主要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前,监理单位应组织业主、设计、施工和检测单位召开桩基础检测专题会,确定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和选取检测桩位,超声波法、钻芯法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检测数量必须同时满足检测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检测单位按照审批的检测方案开展检测工作,检测完成后,检测单位需及时出具检测报告,并报业主和监理审核。检测结果不合格的,需进行扩大抽检,扩大抽检原则:当采用超声波法所发现的Ⅲ、Ⅳ类桩之和小于抽检桩数的20%时,应在未抽检桩中再取本工程总桩数的15%扩大抽检;当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或等于20%时,应在未检桩中再取总桩数的30%扩大抽检。若两次抽检中的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或等于抽检桩数的20%时,应在未检桩中再取本工程总桩数的30%扩大抽检;当静载法、钻芯法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扩大抽检,扩大抽检的数量不宜少于不满足设计要求桩数的2倍,当静载法、钻芯法检测的结果严重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增加扩大抽检的倍数。

四、结束语

虽然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成熟,但由于施工工序多,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发生质量缺陷,严重时还可能因为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为了控制好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必须对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最终质量合格。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