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复绿技术研究

/ 1

矿山复绿技术研究

文密,宋超,庞斌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1


引言

近年来,矿山开采技术不断发展,为社会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和材料,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极大的破坏。曾经苍松翠柏、错落有致的山体变得百孔千疮,面目全非,原本稳定的山体生态体系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岩层裸露,制备无法正常生长,使原本的青山变成了秃山。因此治理矿山生态、创造植被事宜生长的环境,是矿山绿起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矿山复绿的意义

进如21世纪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深化,生态治理制度日趋完善,矿山生态环境逐渐向好。但曾经粗放式的矿山开采造成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国矿山生态修复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传统的以工程措施为主的矿山修复方法已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发展对矿山生态治理的要求。

“矿山复绿”是指通过采用技术手段对由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使矿山地质环境达到稳定、生态环境得以恢复的过程。[1]研究矿山复绿技术方法,为矿山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指导,为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可延伸至公路、风电场等边坡的绿化。

2.主要复绿技术

当前国内外矿山复绿相关技术繁杂,主流的技术有以下5:覆土复绿技术、喷中复绿技术、开凿式复绿技术、生态袋复绿技术、复合复绿技术。

2.1覆土复绿技术

覆土复绿技术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矿山复绿技术。通过在裸露的矿山表面上覆盖土壤并种植植被来实现矿山绿化。该技术在坡度平缓的矿山适用,具有施工难度低,投入费用低、复绿效果好,植被选取范围广的特点。

2.2喷种复绿技术

喷种复绿技术是利用喷播设备将配置好的基质材料喷射到矿山边坡上的一种绿化技术。喷播复绿技术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具有见效快、植被覆盖率高的优点。该技术适用于坡度较缓的边坡,生产的植被多以低矮灌木为主。针对不同矿山性质和植被要求,喷播的机组配置不同。

2.3开凿式复绿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人工开凿平台、钻孔或利用等手段在边坡上创造可供植物生长的空间并覆土种植的方法。可适用于适用于稳定性较好的岩质边,施工效率高、植物选型丰富且成活率高。施工难度较高,安全风险高,绿化率低。按施工工艺又包括钻孔复绿法、鱼鳞坑蓄土复绿法、燕巢复绿法。

2.4生态袋复绿技术

生态袋复绿技术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矿山修复技术,该技术是用充填有土壤和植物的生态袋、生态布组成挡土结构,固定在裸露的矿山表面,构成矿山的软体边坡。该技术适用范围广,施工难度低,价格便宜,绿化效果见效快,可用于陡边坡的修复,但是养护难度大,成本较高。

2.5复合复绿技术

该方法是通过以上多种复绿方法嵌套结合使用的矿山复绿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应用在复杂地形,具有应用范围宽,复绿化效果好的特点,但是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运行维护费用高。

3. 主要复绿技术对比

技术类型

适用条件

复绿效果

覆土复绿技术

适用于坡度<25°的坡面。

植物类型丰富,绿化效果好,成活率高

喷种复绿技术

适用于坡度<60°的坡面。

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灌木类植被,但无法形成高低错落的绿化效果

开凿式复绿技术

适用于坡度<70°的坡面。

绿化覆盖率低,受地形制约大,见效较慢

生态袋复绿技术

适用于坡度>70°的坡面。

植物类型丰富,出苗率高,绿化效果好

复合复绿技术

适用于多种坡度的坡面

具有良好的生物多样性,植物类型丰富,绿化效果好

4.结论

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前景广阔,绝大多数的矿山修复项目都涉及不稳定边坡治理和复绿工程。矿山复绿工程一般涉及地质灾害、景观工程、水处理工程,比较综合,不能划定到某一特定的行业。矿山复绿技术的使用需要统筹考虑多因素的影响,从而选择出最适用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