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优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优化探究

潘丽平

中建二局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国家各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化发展,这才是立国的根本。针对建筑行业而言,必须大力倡导绿色建筑,要不断优化和创新建筑设计工作,其中建筑物门窗以及墙面结构使用环保措施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降低环境污染,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另一方面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使其可以生活在健康的环境中。另外还可以提升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优化板块展开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方案;优化;可持续发展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需要大力发展经济来进行经济的建设,就必然需要能源的支持。如今,世界各种能源比较匮乏,各国为了争夺有限的能源而产生源源不断的纷争;针对我国的国情分析,虽然我国是能源产出大国,但是仍然需要进口能源来支持国家的经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的发展战略目标。因此,建筑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力倡导绿色建筑,节约有限的资源至关重要。

一、绿色建筑技术概述

绿色建筑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建筑技术,它的关键是“环保”,通过“环保”的概念,对各部分进行最优的设计,既可以确保工程和工程的质量,又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同时还能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污染,从而推动建设项目的各个方面的工作向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这种技术从出现到现在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几年的发展,它的技术日趋完善,它的特殊性也更加突出,它能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其总体特征为:①具有较高的适应性。由于中国地域多,且各地的建筑结构差异较大,因此本技术能使工程快速适应工程的需要;二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采用此技术可以回收多种资源,并在某种意义上降低了投资;③它与其它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可以将两者的组合运用到一起,从而达到最佳的结果。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目标

如今,我国各行业都在大力倡导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行业,更要积极响应号召实现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从整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分析,设计工作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那么对于绿色建筑而言,绿色建筑的设计工作也同样至关重要。在开展设计工作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当前绿色建筑是一种比较新兴的产物,大部分客户对这一产物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所以就无法充分认识到新兴产物的优势,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到新兴产物的投资成本等因素,关于绿色建筑方面的投资成本较大,再加上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在绿色建筑设计工作中就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出其作用。

三、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如今,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节能损耗的重要性,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愈加重视保护环境工作,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通过分析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建筑行业中工程项目消耗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建筑行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节能减排,绿色建筑成为发展的趋势。

(一)能源节约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项能源日渐紧缺,如何节约能源成为各企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因此,就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各项能源利用率极低,二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逐年提升,所以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通过提升能源利用率来实现降低能耗。近几年我国一直在倡导节能减排,那么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运用节能能源理念开展工作势在必行。

因此,为了更好地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用节约能源理念,使其可以充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可以借助自然能源去设计整个建筑的结构,在采暖和空调设计板块,需要充分运用自然条件来减少空调等设备的使用频率。比如:在寒冷的冬季,可以充分而记住自然能源来提高室内温度,从而满足日常采暖的需求。在炎热的夏季,可以运用自然风来降低室内温度。

(二)资源节约理念

针对建筑工程而言,整个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各部门,属于一个资源重组的过程,由此可见工程施工会耗费大量的资源,再加上设计环节存在一定的缺陷,施工环节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资源节约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阶段,必须从选择建筑材料、使用的施工工艺等环节去科学利用资源,尽全力降低资源的浪费。另外,还应该多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有效节约水资源,可以通过科学回收雨水、绿化用水来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三)回归自然理念

建筑工程在施工环节要尽可能将建筑物与当地环境、景观进行有效的融合,一方面可以确保建筑与自然环境共存,另一方面可以运用自然景观来美化建筑,提升建筑物的美观性。然后为了更好地运用回归自然理念,就要尽可能选择少使用对人体健康伤害性大的有害物质,同时要全面检测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其中主要包含石灰、地板、等材料,通过科学、严格的检测来保证材料的安全性,从而更好地为人们创造一个更为健康的生存环境。

四、绿色建筑方案的设计优化

(一)强化节约用地理念

虽然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但是我国人均国土面积比较少,城市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支持,那么节约土地资源工作就变得异常重要。因此,运用节约用地理念来开展设计工作,不仅符合行业发展的需求,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为了全面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实现。

第一,当建筑工程开始施工之前,要科学的科学建筑的具体位置,一定要综合考虑规避存在的风险,全面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第二,要充分考虑建筑的通风和采暖等条件,全面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从而获取高质量的生活水平。

第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预留出绿化面积,可以结合建筑的施工环境、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因素去选择适合的植被,确保绿色植被可以保持充足的生命力。

第四,还要考虑整个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度,确保建筑与周围环境可以实现统一[1]

(二)强化节材理念

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施工过程中离不开建筑材料的支持,那么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要强调强化节材的理念,建筑材料的成本占据整个项目施工成本的百分之六十。但是在实际设计工作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不重视建筑材料的选择,就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材料浪费情况。因此,在开展设计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优先选择降低能耗的材料和设备,然后依据整个工程量科学的确定材料数量等内容,尽可能保证建筑材料的合理性。对于比较大型的建筑而言,设计人员要提前做好分期规划工作,确保可以对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实现物尽其用[2]

第二,在选择建筑材料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材料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优先选择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对人体没有伤害的材料,真正落实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三)强化节能理念

当前,我国整体能源总量不足,所以节能工作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所以必须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充分落实强化节能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照明设备使用方面,除了要满足人们日常居住的照明需求以外,还应该通过运用节能理念进行设计,确保照明设备可以起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这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一方面要全面考虑整个空间的采光性等功能,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减少电能[3]

第二,卫生洁具和供水系统方面,可以优先选择具有节水功能的卫生洁具,另外可以尽可能选择内壁光滑的供水管道以及器材,从而通过减少用水量来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第三,场地雨水回收方面,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水资源,可以通过科学回收雨水来进行地面冲洗以及地下灌溉[4]

第四,建筑屋面方面,一是可以运用室内外的温差来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二是在设计建筑屋面板块,可以从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出发,去科学的使用节约能源的措施,同时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全面保障节约能源的效果。三是可以使用保温层来调节室内温度,起到隔热等作用,另外保温层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美化性,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第五,建筑门窗方面,由于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门窗,设计人员可以针对建筑门窗进行节能设计,从而起到节约的目的。一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门窗开孔的大小,一旦开孔大小不合理,必然需要进行返工。二是要加强对门窗气密性,气密性好的门窗可以确保室内温度不受室外温度的影响,冬季可以减少采暖设备使用的频率,夏季可以减少电能的消耗。

第六,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合理设计楼间距,以及建筑的具体分布等内容,由于过于狭窄的楼间距必然会影响到建筑的采光和通风,那么到最后只能选择空调或者灯具来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这势必会增加能源消耗,违背了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而言,绿色建筑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也符合时代快速发展的潮流。因此,必须引起行业的高度重视,虽然绿色建筑设计经过一段的时间发展,已经略有成效,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去不断优化和创新,才能使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上主要从三个板块入手分析,分别从设计方案的目标、设计理念以及设计的优化方面进行论述,其中设计的优化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内容,旨在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符合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许翔.基于综合性能分析下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优化的思考[J].居舍,2018(01):90.

[2]林笑兰,彭彦.某绿色建筑裙楼的遮阳优化设计方案[J].绿色建筑,2017,9(04):57-59.

[3]朱行福.基于综合性能分析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优化[J].建材与装饰,2016(48):104-105.

[4]王鹏.基于综合性能分析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优化[J].建材与装饰,2016(0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