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慢性胃炎病的兽医治疗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猪慢性胃炎病的兽医治疗策略

薛艳飞

井研县千佛镇 四川井研 613102

摘要畜牧养殖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区域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生猪养殖业作为畜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的。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养殖管理过程中各类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疫病防治不到位的问题,已经成为很多养殖户普遍关注的内容。慢性胃炎是生猪养殖领域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由于该种疾病不具备传染性,经常被养殖户所忽视,导致症状逐渐加重,甚至会引发猪群死亡,严重影响到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本次研究从猪慢性胃炎病的发病原因入手,明确了该种疾病的临床特征,并提出了中兽医的治疗措施,希望对更好的提高疾病的防治成效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猪慢性胃炎病;发病原因;治疗策略

猪慢性胃炎病属于慢性胃肠道疾病的范畴,中兽医将其称为慢肠磺。临床上患病猪主要表现为长期的消化不良,临床症状时好时坏,食欲逐渐下降,精神萎靡不振,排出的粪便干硬。一般情况下猪慢性胃肠炎主要是因为消化系统紊乱而引发消化系统紊乱,主要与养殖场的不科学饲养管理密切相关。粗放式的养殖模式之下,养殖环境很容易恶化,再加上饲养管理不到位,冷热刺激营养不良,导致了猪群的胃肠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激病变,使得慢性胃炎病的发生流行率逐年升高,严重阻碍生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到经济效益,对生猪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做好该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1、发病原因

1.1饲料搭配不合理

部分中小规模养殖户和一些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在生猪养殖管理过程中盲目的考量猪群的生长速度,生长质量,想在短时间内收回养殖成本,不注重做好饲料的储存管理工作,饲料储存在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地带,很多饲料原料,尤其是精饲料,存在不同程度的发霉变质现象。养殖户不注重做好饲料的科学搭配,依然选择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投喂生猪,严重影响到猪群的胃肠道健康。进入严寒的冬季之后,不能够做到饲料的科学选择,科学应用,经常向猪群投喂冰冻饲料,带有霜冻的饲料,刺激猪群的胃肠道。猪群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饲料更换比较突然或者长期投喂单一的饲料,营养价值相对较差,营养不均衡,严重影响到猪群的身体素质,抗病能力下降,最终会诱发慢性胃肠炎。

1.2饮水因素

饮用水是生猪生长发育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成分,饮水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猪群的生长发育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如果饮用水出现问题将会对猪群的消化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部分养殖户盲目的扩大养殖规模,不注重做好水源质量的针对性检测,水体中的污染物、细菌以及重金属含量超标。冬季直接让猪群饮用,有毒有害物质和冷水会刺激猪群的胃肠道产生异常蠕动,导致肠黏膜出现损伤,不能够很好的消化利用饲料,从而引发慢性胃炎。

1.3养殖管理因素

在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时,养殖圈舍建造不合理,靠近污染源地势低洼,积水较为严重,养殖户不注重做好圈舍卫生调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大量病原微生物繁殖,再加上养殖密度较大,光照通风不良,养殖场阴暗潮湿,久而久之会对猪群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增加慢性胃炎病的发生流行几率。部分饲养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正确的用药意识,在开展胃肠炎疾病诊疗过程中,盲目大剂量超剂量的使用抗生素,尤其会应用一些强刺激性的药物,不断刺激胃肠道,进而引起慢性胃炎病。

2、临床症状

猪慢性胃炎主要是以胃肠道功能出现紊乱的肠道性疾病。猪群的年龄不同以及发病原因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一些患病猪在发病初期阶段表现为采食量逐渐下降,食欲不振,甚至会停止采食,并且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排便不顺畅的现象,这个时期是发病的初期阶段是临床治疗的最佳时期。当猪群进入发病周期之后,精神状态逐渐变差,喜欢呆立在圈舍或者长时间卧地不起,喜欢喝脏水凉水,眼结膜出现潮红的现象,粪便逐渐由干硬转变成细软,呈现糊状或者水样,在粪便当中会夹杂有没有消化的饲料,腥臭难闻。由于腹部疼痛很多患病猪在排泄过程中会发出嘶叫声。发病后期药物的治疗效果逐渐变差,死亡率显著升高。后期阶段患病猪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身体消瘦,很容易因为机体脱水严重虚脱死亡。

3、病理特征

通过对病死猪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处理,可以发现胃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尤其是胃黏膜潮红充血,大量胃黏膜脱落。胃内部会存在很多泡沫状的内容,胃部膨胀呈现灯泡大小,黏膜严重扩张变成半透明状。胃乳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现象,乳头的肌部和黏膜还会出现出血性的病变,病情加重之后胃乳头会出现融合现象,边界变得模糊,并且会出现严重的溃疡病灶和糜烂,角膜颜色逐渐加深,呈现深绿色或者深紫色。患病猪的十二指肠病变最为明显,十二指肠会出现严重肿胀的现象,内部充满了少量气体,黏膜表面出现大量的出血点,引发不同程度的炎症病变。

4、科学治疗

猪慢性胃炎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再加上发病周期较长,临床症状不是很严重,常规的进行抗生素治疗,往往不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对于猪慢性胃炎可以采用中药治疗手段,确保在短时间内缓解患病猪的临床特征。中医治疗猪慢性胃炎主要以清热解毒、温中健脾、疏肝利胆、行气和胃等方法进行。首先将13g的番泻叶水煎煮放凉之后投喂患病猪,加速胃肠道内容物的有效排出。选择使用龙胆草10克,白头翁10克,陈皮7克,厚朴10克,枳壳10克,大黄10克,大黄13克,秦皮13克,山楂14克,水煎煮,每天灌服一次,连续使用三天为一个疗程。按照上述中药治疗方案,一般连续用药3~5天之后,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使用中成药进行治疗不存在明显的毒副作用,药物残留量相对较低,并且用药更加对症,能够实现综合治疗,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成效。

5、预防措施

防控猪慢性胃炎需要从加强猪舍环境调控,强化养殖管理,科学养殖等几个方面入手,圈舍在规划建造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养殖规模和养殖地区的环境规划情况,科学的选址,保证地势相对较高,干燥整洁。猪在圈舍时期应该采用合理的措施,为生猪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每一头猪都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实际养殖管理期限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不同年龄、不同来源的猪群不能够在同一个圈舍当中混合,做到科学有效的分区。另外生猪生长阶段要做到科学搭配饲料,充分考量猪群的生产目的,保障饲料的营养价值能够和猪群的生理特点相吻合,进一步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和适口性。严禁向猪群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做好饲料原料的储存工作,当发现饲料发霉变质之后,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处置。日常养殖期间要控制合理的养殖管理力度,注重做好圈舍的通风换气工作,要保证地面整洁,减少环境突变对猪群造成的应激刺激,同时在饲料当中可以定期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增强胃肠道消化功能,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生猪养殖业发展壮大背景之下,慢性胃肠炎发病率显著升高,会对整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技术人员在进行生猪管理期间,要充分认识到慢性胃炎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明确疾病的发病原因,提前采取措施,构建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和诊疗方案,确保猪群的消化功能完善,患病猪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避免反复流行该种疾病,影响到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彩霞.猪慢性胃炎的诊断与中药治疗[J].中兽医学杂志,2018,0(8):32-32.

[2]张志军.猪慢性胃炎的治疗研究[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9,39(11):28-28.

[3]鲁国珍.猪慢性胃炎的中草药治疗[J].中兽医学杂志,2018,0(7):34-34.

[4]蒋勇.猪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5):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