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3

浅谈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

甘雄

邓小平故里管理局   邮编:638003   四川省广安市协兴镇

摘要:当前对于博物馆而言,怎样能对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进行保护,并且最大限度发挥出馆藏品的价值,已成为我国博物馆馆藏工作人员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此,有关部门需要遵循法律规定,并且按照相应手册中的内容保证博物馆藏品保护,并且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在馆藏革命文物保护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保护物品,其次合理利用达成相应的目的。本文对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进行研究,主要从文物本身入手,其次对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出具体的保护利用方式。博物馆花费更多精力进行藏品管理,主要目的是保护文物,但是怎样提高文物的内在价值成为一大难题。对于博物馆而言,如果不能有效发挥出馆藏藏品的价值,博物馆自身教育作用就会被削减。

关键词: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保护利用

一、引言

革命文物是指1840年至今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革命战事、抗日战事、中国解放战争等革命过程中的物品印证。 他们是党精神价值物质印证,具有重要留念和教育价值,是中华关键而与众不同的文物网络资源。革命文物是发扬革命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的主要载体,是党和中国人民关键资本,是引导大家正确方向的中坚力量原动力。当今社会十分重视精神实质财富的积累。近些年,我国十分重视革命文物工作中,习总书记数次对革命文物工作中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及各部委也配套出台了一系列保护革命文物的政策性文件,进一步为革命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迎来从未有过的发展契机。博物馆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对革命文物保护开展科学布局,严苛保护,有效利用,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和红色发展趋势。

二、馆藏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研究意义

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过程中,有相当长一段时期是实行以农村包围城市独有特点,我国革命活动中心多位于“老、少、边、穷”地带,而且呈现出多点分散、集中连片的特点。随着革命文物保护工作重视程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革命文物被人们发现,进入公众视野,让更多的现代人通过革命文物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让各类文物走出大山,将分散较广的文物进行整合,进行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减少革命文物损毁的现象。有关部门也对革命文物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此分析出不同地区的革命文物保护情况,同时也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大量的宣传工作让人们重意识到革命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以此提高社会关注度。此过程更能促使革命历史和精神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革命文物价值和作用的发挥。

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也不难看出革命文物自身的重要性。当前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革命文物所处的环境或者位置都会对文物保护工作造成影响,因此对革命文物的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意识,再结合地区管理特性,不断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重视研究工作,调动文物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后续工作可以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在制定完相应计划后,严格落实计划内容,同时借助革命文物本身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渠道打造出宣传需求的红色文化产品,或者开发相应的旅游业态,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感人的革命故事,以此促进馆藏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最终形成良好的健康循环状态。

三、 目前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强烈的保护利用意识

红色革命博物馆展示了革命英雄的感动故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链越变越好,红色革命博物馆变成关键旅游景点之一。但博物馆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缺少对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积极观念。很多在红色革命博物馆工作的文物保护者,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只是以文物保护为工作,并不是充分挖掘革命文物其价值。

(二)保护不足,过度利用

现阶段,一些红色革命博物馆资金扶持不够,不能给革命文物保护给予良好条件,革命文物保护出现了很多难题。工作员没注意到维护的必要性,革命文物欠缺按时维护。与此同时,一部分红色革命博物馆文物保护条件及存放条件不符合我国对文物保护的需求。他们只是乱用革命文物,举行各种各样展会来发展旅游业。 减少了革命文物的实用价值,进而导致了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不稳定。

(三)缺乏专业人才,保护利用不科学

革命文物保护非常复杂,仅有权威专家才能实现。革命文物保护者不但要知道被照顾文物,并且需有过硬的技术专业文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需有使命感责任感。 但在我国红色革命博物馆的现况是,工作员理论知识和文物保护观念比较有限,而且往往一人兼数职,不能够很好地进行革命文物的维护。与此同时,一些红色革命博物馆对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科学研究偏少,不符合实际事情发生时间与发展历程对革命文物开展整体规划。并且,一些革命文物未能及时产生档案资料,未能及时产生完备的配套设施,能够降低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效率。

四、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对策

(一)秉持正确的保护理念实施严谨细致的保护

博物馆中的革命文物均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并且还具有研究价值,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首先要减少历史性原因而造成的破坏,认识到革命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对革命文物进行保护,站在客观因素面前,尽可能投入较大的资金以此满足革命文物的保护和管理需求。此项工作首先需要让博物馆馆藏工作提升保护力度,才可增加相应的人力物力资源。在当前我国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在一定基础之上还建立了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所以对于革命文物而言,需要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还要不断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在出台相应政策后,革命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得到了相应保障,此时则需解决博物馆的资金问题。此类问题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并且设立专项资金,为革命文物的保护工作打下基础,同时还应该定期开展革命文物的普查登记工作,及时掌握革命文物总体情况。随着我国革命文物的不断增多,博物馆需要设立保护与管理多元化机制,以此不断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的流投入。有关部门还需不断对革命文化进行宣传,吸引社会资金或者个人团体的支持,以此不断推进社会对文物的保护积极性。博物馆要尽可能减少对财政的依赖性。对于社会公开征集文物,从而丰富革命文物资源。

(二)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博物馆中的工作人员而言,随着文物保护工作任务的不断加重,文物的保护工作更需重视人员培训工作,让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意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可以选择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并且让员工不断了解我国革命文化,感受当前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严峻形势,以此从思想意识进行改变,从而更加重视自身工作责任。革命文物还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让越来越多的人群了解革命文物的重要性,同时还可合理改变课程,在进行计算机教学课程时可以与博物馆内部的管理人员共同学习,让管理人员不断充实自身,不断熟悉相关技术的操作,以此完善信息化设备的支持。当前我国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整体也属于一种系统性性较强的工程,其中涉及各类技术和法律法规内容,所以对于管理人员自身要求较高,因此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完善自身能力,以此改善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的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其后续工作进行铺垫。

(三)利用网络优势进行展览,促进资源共享

21个世纪至今伴随着科技进步的高速发展革命文物可以借助数字化资源开展资源整合共享推动更加好的储存伴随着各种各样网络媒体平台的高速发展,能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充分挖掘馆藏品革命文物相关信息。例如,长汀县博物馆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出“网上观展”活动,推送了“畅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长汀县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红色故事系列、“红色记忆”之长汀革命旧址、“红色记忆”之松毛岭战役遗址群、“红色记忆”之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观寿公祠、共和国闽籍开国将军展、“红色记忆”之罗汉岭的丰碑。通过将文物、展览搬上网络的方式,让人们在手机上即可观看,在任何地方都能了解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使博物馆的资源保存更加便携,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共享。

(四)探索红色革命博物馆宣教模式

红色革命博物馆应当明确自己企业社会责任。红色革命博物馆的出现就是为了保护与确保能够更好地利用革命文物。 红色革命博物馆必须逐步完善,确立本身教育价值,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扩张文化教育范畴。当代教学模式充足利用其网络资源。“流动性博物馆”能让红色革命博物馆在大范围内展现革命文物,拓展教育方式。开展“流动博物馆”活动,各校园内开展爱国主义精神专题教育,现场直播展览会,让红色革命博物馆融入生活,使人们零距离接触这其中的一节,提高荣誉感,打动革命英烈的故事,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五、结语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链迅猛发展。作为纪念这段历史的地点,博物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博物馆在发展中只关注个人利益,忽略了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与此同时,一些管理人员欠缺专业技能,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十分繁杂,业务能力强。针对该难题,政府部门做为领路人要教育引导文物维护,呼吁全员维护革命文物,持续推进。革命文物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是老一辈革命家和劳苦大众付出生命所换来的。革命文物维护工作人员要提高革命文物防范意识,高度重视塑造本身创新思维能力,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脚步,搞好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弘扬革命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才藏.浅谈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文化产业,2022,(23):124-126

[2]付世权.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12):210-213.

[3]马煜娟.试论文物保护利用政策下的博物馆教育[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01):84-86.

[4]孙忠敏.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J].收藏与投资,2021,12(11):58-60.

[5]李鸿.浅谈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