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反哺城市发展新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城市更新反哺城市发展新模式探讨

周文宇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1

摘要: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我国下一阶段的城市建设作出重要指引和战略部署。实际上,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城市发展转型态势来看,挖掘城市更新中可能存在、正在面对或必然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限制,深入理解城市更新的相关概念,进而从制度建设方面探索推进城市更新稳步发展,全面带动老旧小区、历史街区、老旧厂房、老旧商办楼宇、城中村等的更新改造行动。基于此,本文章对城市更新反哺城市发展新模式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城市更新反哺城市发展新模式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行到盘活存量阶段,城市更新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将城市更新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各地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陆续推动了城市更新建设,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

一、城市更新概述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城市更新作为一种不断完善城市发展的机制,从城市诞生之初就存在,并且伴随着城市发展的始终。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城市更新更多的处于一种缓慢的状态,而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城市化中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这也就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在工业革命的发展下,城市结构与功能出现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在城市盲目扩张的情况下,出现了中心城市衰败、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城市的产业结构、物质环境、交通系统以及人文环境出现了显著变化,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更为复杂。这就需要加深对城市更新的认知,做到与时俱进。

二、城市更新的现状

(一)短期投入与长效机制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国内各城市多轮次实施城市形象提升计划,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老旧小区、开放楼院的整治却一直是个顽疾,失养失修失管严重,反复改造、修复、美化、亮化、绿化投入居高不下,但长期效果并不理想,投入产出比低。特别是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工程,小区改造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后续管理责任不清、主体不明,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先改后乱”、“边改边乱”等情况,长效管理机制难以落地,降低了城市更新改造成效和居民的改造意愿及其居住品质。如何从根源上解决资金问题并利用有限的资金将改造的效益最大化,并有效促进后期的可持续性运营,是目前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所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二)设计实施跟踪不到位

城市更新设计工作,往往与实际情况不完全契合,因此需要对设计过程进行反复论证,跟踪其实施过程,及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部分地区缺乏对设计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不能及时调整出现的问题,可能带来反复建设、重新设计工作方案等严重问题,会直接影响城市的更新效果。

三、城市更新反哺城市发展新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更新动力强劲的“增值型”城市更新

“增值型”城市更新主要见于将老旧城区改造为城市CBD或者是商住片区等,这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老旧城区的有机利用价值,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影响深远。另外,从性质上结合客观实践来看,这种更新动力强劲的“增值型”城市更新,为城市带来极其可观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故其在相关工作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对于其管控导向来说,政府和市场等主体参与此类更新项目的潜在动力大,并在此过程中获取相关收益。因此,如何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全面的制度体系,优化资源分配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增值收益是有关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产业空间的结构优化

城市更新的产业空间不再是单纯的生产空间,更是生活和社交等功能的多元空间。在过去较为明确的城市功能分区结构下,工作和生活娱乐是相对分离的,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空间资源低效,另一方面也给城市交通、环境等带来巨大压力。存量更新阶段存在土地地块小、功能复合等特征,空间结构方面一是要与周边土地利用相互支撑,确定合理功能配比和规模;二是结合自身资源价值特征,重塑产业空间结构;三是在完善基础设施水平的基础上,满足片区产业升级的空间联系。

(三)确定可行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主要牵涉到两个方面,即设计合理、资金准备充足。前一个方面多可得到满足,但资金方面的制约往往限制城市更新设计,要求在未来的工作中予以关注。建议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首先对设计工作进行分析,结合区域实际提供至少两份不同方案,其中一份为理论上的最优设计方案,即不考虑资金限制的设计方案,其余均为备选方案,备选方案需要从资金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简化。不同方案提出后通过专家反馈的形式进行讨论,选取若干位都市规划设计方面的专家,对不同方案进行论证,每一轮论证均对不同方案进行评分,给出优劣势,并做细节上的设计调整。每一轮论证过后,均淘汰一套方案,最后一轮论证后剩余方案,即作为最终方案草案。

(四)强化历史古迹、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

坚持划定底线,根据建设年代不同划分不同区域,经综合评估研判后,应留尽留,延续城市既有格局尺度,保护历史文化名胜等不被破坏,加强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建筑群的保护工作,统筹好历史文化保护和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统筹好重要文化、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代、保护与创新、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让历史古迹、历史文化成为增进历史自信的重要源泉,加强历史文化发展价值研究。实现城市空间利用率最大化最优化,科学合理安排建筑布局,塑造城市当代特征面貌。

(五)强化城市更新政策工具协同创新

城市更新政策协同方面仍需要完善,一是新旧政策衔接不畅;二是“九龙治水”,多个部门或者地方政府同时负责一个政策对象导致政策矛盾;三是审批各环节政策的不协调、不配套。随着我国机构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政策不协同的现象已经显著降低,但是由于历史问题、新政策遇到老问题、不协同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持续的动态过程,目的是调整旧城功能、布局、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政策工具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不断创新政策工具、扩大政策工具的选择范围的同时,不断加强各类政策工具的协同创新。

结束语

在我国城市更新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城市更新所存在的弊端日益显现,这就需要从现阶段城市发展的轨迹出发,以推动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传承场地历史文脉的同时,满足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的需求,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潘欣.城市更新视角下老街区的空间规划与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222-223.

[2]朱隆斌.城市更新如何传承文脉、留住记忆[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06):135-140.

[3]胡宁宇.从旧城改造到城市更新[N].甘肃日报,2020-12-25(010).

[4]王蒙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12):5-7.